什么是虎皮鸚鵡禁止吃的食物
鸚鵡是一種從外貌上看起來色彩斑斕的鳥類,它可以作為寵物飼養,但在中國只有幾個品種可以私人飼養,但這也足夠了。很多人對鸚鵡的印象是海盜肩膀上的波莉,以及它們會模仿人說話,發出幾乎和人一樣的字正腔圓的話語。虎皮鸚鵡就是一種可以養的鸚鵡品種,在飼養它們時一定要注意飲食規律,了解它們的忌口。
虎皮鸚鵡禁止吃的食物有以下幾種:
第一、乳制品;
第二、肉類;
第三、水果。
虎皮鸚鵡不能吃的食物種類有很多,這些食物要么會阻礙它們對一些營養成分的吸收,要么是食物本身不會被消化,或者會直接對它們自身造成傷害。所以在給虎皮鸚鵡喂食時,一定要注意飲食禁忌。
在給虎皮鸚鵡喂食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其次,虎皮鸚鵡是無法消化動物蛋白的,所以不能吃肉,而且會增加染病幾率。
最后,水果是它們不易消化的食物,會導致其消化不良。
總而言之,掌握了虎皮鸚鵡的忌口規律,才能更好地養它們。
教你如何訓練虎皮鸚鵡特技表演
鳥類是很聰明的,尤其是鸚鵡類的,經過特別的訓練可以掌握一些特別的表演才能,有些鸚鵡會說話,有些會做各種特技,總之,不管是哪一種,都是讓人高興的,但是鸚鵡的訓練也是需要技巧的,今天就來介紹下如何正確訓練虎皮鸚鵡。
虎皮鸚鵡
保持間隔時段穩定的接觸訓練
剛開始訓練,要保持時間間隔有序,要循序漸進,初次訓練時間要短,再逐漸拉長時間,不要著急,要有耐心,這樣你將會看到一只對你服服帖帖的虎皮鸚鵡。剪羽,是一種讓虎皮鸚鵡乖乖馴服的方法之一,如果配合這種方法,虎皮鸚鵡會更容易聽話,但是一定要注意剪對地方,要有技巧。
使用這個辦法,要記得“保持通話”哦,你要學會自言自語,死皮賴臉,就算它不睬你,你也要經常和它說話,語氣要溫柔,這樣它才不會害怕。然后慢慢地將自己的手指頭籠子里,靠近它。剛開始,它可能會一直擺脫你,你一定要堅持一下,到它不亂跑為之。前幾次,只是讓它習慣你的手伸進去這個動作。久而久之,當它習慣了,你就輕輕的靠近它的腹部,把手指姿勢調整得像棲木一般,如果它站起來,你最好使用暗示性的語言“起來”,想要它離開手指,應該說“下去”。使用暗示性語言是要它記住你說的話,這樣更容易形成慣性,以后訓練一定要重復這些話語。當它形成神經反射,以后就容易了。
剛開始時,要盡量給予它獨處的時間
剛到家的鳥兒,對于陌生的環境會害怕,會產生不信任感,這時候情緒很敏感,給它獨處的時間,讓它能夠掌握環境。至于如何使得它降低心理防線,就是主人的責任,主人最初時候不要試著用手去觸碰他們,這樣會使得它們反感,而防備你。你最好還是像個傻瓜一樣地自言自語,雖然它不會回應你,但是它會記在心里的,條件反射反復記住成為記憶。
當然,你也可以采取點奸詐的小措施。例如,你可以在籠外,弄點小零食引誘它,最開始忽悠它一下,然后再送到它嘴里,讓鳥兒感受到你對它的好意。另外,換水跟給與新鮮的水果是一定要的。
重復地抓和放
這個方法在進行之前,最好是先剪羽、剪羽,一定要在虎皮鸚鵡懂得掌握平衡跟飛行技巧時才能剪。否則,它會喪失自信跟正確的飛行能力。剪得好的話,虎皮鸚鵡還能飛行一小段,能夠控制飛行和降落,剪得不好,甚至疼痛、受傷,都會影響虎皮鸚鵡之后對你的信任感。
把剪羽后的鸚鵡放到沒人的房間,然后抓住它再放開它,重復這個動作,大概訓練半個鐘到一個鐘。然后,把它放回籠子里,并和它說一會話。這個過程主要培養你們之間的信任感,但你屢次抓住它,剛開始它可能害怕,認為生命受到威脅,但是次數久了,它知道你并不是想傷害它,自然就放下心里防線了。
學會了基本的訓練技巧和原則,接下來再學習下如何訓練虎皮鸚鵡做特技吧。
虎皮鸚鵡由于有攀爬的***和能掌握平衡的習性,所以經過特別馴練,能做出一些驚人之舉,如表演一些***、攀繩子、蕩秋千、踏蹺板、翻跟斗、跳交誼舞、打籃球、騎微型自行車和在鋼絲上騎自行車等技藝。表現了其掌握平衡的本領它還能表演上手、握手、接食、接物、拉車、推磨、叼***、銜小旗、戴面具等一些小雜技有的還會升旗、開車、投籃、走鋼絲、遞煙、送糖、人鳥對話等多種表演。因而特別受人喜愛。
鸚鵡蕩秋千是種比較簡單的技藝,在鳥饑餓時,用飲料引誘它在秋千上站立,拿飼料的手要與鳥保持一定的距離,使鳥站在秋千架上不能吃到食物。每次喂飼料時,馴鳥者都要輕輕地搖晃秋千架。手拿著鳥喜愛的食物,引誘鳥前來啄食。
這時馴鳥者用手指向另一邊拿飼料的手。示意鳥啄食飼料,由于鳥正處于饑餓狀態,它必然會伸長脖子用力把頭伸向馴鳥者手指向的一邊,也就是有飼料吃的一邊來啄食飼料。這時就會帶動秋千搖晃起來,每當秋千搖動時,馴鳥人都要立即給鳥食物以作獎勵。
經過不斷地馴練,鳥就會習慣于這種搖晃。當秋千搖晃起來時,馴鳥者應把飼料置于鳥的另外一邊,按同樣的方法使鳥把頭伸向有飼料的一邊來啄食飼料。這樣交替把食物分別置于鳥的左右兩邊,鳥也會跟著把頭左右搖擺起來,同時帶動秋千左右晃動,看起來就好象鳥在蕩秋千。
蕩秋千的馴練,鳥會建立起一種蕩秋千條件反射:站在架上,并將頭部左右擺動,就會有喜愛吃的食物。當這種馴練熟練后,只要馴鳥者站在一邊發出一個信號,鳥頭部就會左右擺動,蕩起秋千來。
訓練小寵,都是要有耐心的,就像對待小孩,要輕生細語的。否則,會造成心理陰影的。而小寵的陰影,就是看到你就害怕,要躲開你。所以一定要語氣溫和。另外,不要傷害它了,訓練要有節制的,不能為了目的拼命訓練,不給小寵喘氣的機會,一定要循序漸進,切勿著急,耐心第一。
鸚鵡的“語言”往往在日常行為中表現出來
在此給大家簡單羅列一下說話能力較好的鸚鵡!
玄鳳鸚鵡
在鸚鵡種群中,說話能力比較強的有灰鸚鵡、亞馬遜鸚鵡、大紫胸鸚鵡,它們的學語能力非常強,基本的句子都可以能清晰地說出來。它們思維能力較強對于事物敏感,脾氣秉性相對穩重。像葵花鸚鵡,緋胸鸚鵡、金剛鸚鵡也會說一些比較簡單的語言,但是性格方面過于活潑,行為乖張。甚至很多沒養過鸚鵡的會認為虎皮、牡丹這類的小型鸚鵡也能教說話,確實出現個別案例,但是***挑一,可以選擇作為觀賞,不建議作為學說話的目的飼養。
牡丹鸚鵡
說到教它們說話,那就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能親昵地和你互動,做到和鳥順暢的互動,鳥能明白理解你所下達的指令,這樣的情況下學語也會事半功倍。但是問題來了,鸚鵡不會像人類一樣說話,所以無法和我們進行語言上的溝通,那我們怎么能知道鸚鵡想要表達什么意思呢?
虎皮鸚鵡
其實這也不難,每一種不會說話動物的喜怒哀樂都會通過自己的行為表達出來,我們可以稱它為肢體語言。看明白鸚鵡的肢體語言是我們每位飼養鸚鵡的朋友們必備技能。通過它們的行為我們能了解到它們想干什么,需要什么,然后我們投其所好這樣才不會使鸚鵡急躁,而且會更好地配合你完成你想要它完成的指令。
由于鸚鵡種類較多,生活習性也是略有不同,咱們就拿葵花鸚鵡舉例說明一下它們的肢體動作所表達的意思,其它種類可以作為參考。
鳳頭鸚鵡
警告:頭頂上的冠炸起,瞳孔縮小,身體一起一伏,精神集中,很少會發出聲音。
驅趕:頭上冠炸起,并且臉部的羽毛也相對蓬松,使自己的頭顯得更大,嘴巴會微微張開一些,并伴有大出氣的絲絲聲。
開心:昂頭挺胸,體型直立,身體左右有規律地擺動。
休息:嘴巴貼緊下頦,嘴藏進身體羽毛中,頸背羽略松弛,喜歡蹲在站架上面,閉目養神。
好奇:頭上的冠一松一緊,腦袋歪頭注視,嘴中常常發出咕嚕的聲音。
驚慌:身體羽毛緊,不停地觀察四周,精神高度集中,嘴巴張開,但不發出聲音。
鳳頭鸚鵡
不管哪類鸚鵡都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主要是我們學會細心觀察以及分析,然后你就能掌握它們想要表達的語言了。所以想教鸚鵡學說話的朋友們,在教之前先了解一下它們的肢體語言,會讓你在接下來的訓練中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