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不吃食是怎么回事
鸚鵡魚屬于熱帶魚,色彩絢麗,是十分有名的一種熱帶觀賞魚。由于其觀賞性強,性格活躍,加上飼養條件相對沒那么苛刻,所以是許多人喜愛的一種寵物。當如此好養活的鸚鵡魚出現不愛吃東西的情況時,應該怎么辦,請看下文分析。
鸚鵡魚不愛吃東西時,有可能是因為出現了這幾種情況:
第一、水溫變化引起鸚鵡魚不適應
第二、水質污染,鸚鵡魚食欲下降
鸚鵡魚雖然比較好養,但這并不代表著飼養者可以將其往魚缸里一丟,定時喂食就可以了,想養好鸚鵡魚,還需要多花些心思才可以。
首先,鸚鵡魚屬于熱帶魚,對于水溫的變化比較敏感,當缸內溫度下降,或者上升時,將會使得鸚鵡魚不適應從而不想進食。
其次,水質的污染也會導致鸚鵡魚的食欲下降。有養魚經驗的朋友都知道,魚缸內的水應該定時更換,鸚鵡魚的換水周期應該為每周更換三分之一,這樣可能更好的保證水質潔凈,同時不至于讓鸚鵡魚因為換水而出現不良反應。
除了上述兩點以外,鸚鵡魚若是出現疾病,也會出現食欲下降的情況,飼養者可以通過觀察鸚鵡魚的是否活躍,以及排泄物是否正常來判斷其健康狀態。
鸚鵡魚怎么養不會死
想要讓鸚鵡魚養好不容易死的情況下,那么在飼養鸚鵡魚的時候,要多多注意飼水質的問題。
1、新缸沒養好水,或者用沒曬過的水,而且大量的換(硝化菌沒培養好)。解決辦法:養魚老三樣,換水,增溫,下鹽(如果有清道夫不建議下鹽,如果下鹽,建議單獨把清道夫在容器內單養,因為皮實,但清道夫非常怕鹽)。需要注意的是,血鸚鵡喜歡弱酸性且硬度較低的軟水,飼養時注意水溫調節,如果飼養數量較多建議用充氧泵。
2、可能是魚多,過濾不行,氨中毒。解決辦法:減少密度,加強過濾,勤換水。
3、魚發白一般都是缺氧死的,鸚鵡魚最怕的是缺氧。但是,如果魚缸的溫度偏低,體質弱的魚可能會感冒。解決辦法:過濾和氧氣二十四小時全開,觀察魚平常是否浮頭。氧氣充足,鸚鵡會在低層休息,當然不排除領域性的長期在中上層懸浮。看進食是否活躍?顏色變淡也是體質和對新環境不適宜。
想要飼養好鸚鵡魚,需要提前防治魚病。
鸚鵡魚水霉病怎么治
鸚鵡魚水霉病怎么治,鸚鵡魚患水霉病是非常影響美觀的,而且對它們的健康也造成嚴重的危害,如果發現鸚鵡魚得水霉病一定要及時要及時的治療,那鸚鵡魚得水霉病應該怎么治呢?
鸚鵡魚水霉病又稱作膚霉病,白毛病,在其他熱帶觀賞魚中也較為常見,也是鸚鵡魚常見病之一,一年四季都會出現此病癥,通常在初春與晚冬最為常見。
鸚鵡魚水霉病癥狀:
受霉菌感染的鸚鵡魚,通常皮膚布滿白翳一層,尤其是黑色、紅色魚最為明顯,從而失去魚體應有的光澤。隨后活動遲鈍,常呈呆滯狀,浮于水面,若不及時治療,魚體霉菌蔓延,患處肌肉腐爛,食欲減退,最終導致死亡。
鸚鵡魚水霉病病原及感染原因:
由水霉菌引起。一般情況下,運輸、爭斗、碰撞等造成體表損傷都會引起霉菌感染。鸚鵡魚體表上有寄生蟲的部位尤其容易受到水霉的侵襲。
鸚鵡魚水霉病治療:
將鸚鵡魚輕輕托在手中直接用紅藥水等藥物抹在傷口上,然后放入一個盛有1ppm的高錳酸鉀溶液或2ppm呋喃西林溶液的容器中浸泡,每天20分鐘,堅持數天,效果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