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家叫什么
蜜蜂的家叫蜂巢。蜂巢是蜜蜂生活和繁殖的地方。它是由蜂巢組成的。蜂窩體中每個蜂窩體的空間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地面懸掛。蜂窩之間的間距為7~10毫米,稱為蜂道。每個蜂巢由成千上萬個連接在一起的巢組成,由工蜂用蠟腺分泌的蜂蠟建造。大六邊形巢和小六邊形巢分別用于繁殖雄蜂和工蜂,底面設有三個菱形面。培育蜂王用的巢房,稱為王臺,形狀似下垂的花生,是蜂群在分蜂前臨時修筑的,多在巢脾下部和邊角上。在雄蜂房和工蜂房之間,以及巢脾與巢框的連接處,出現有不規則的過渡型巢房,用于貯存蜂蜜和加固巢脾。擴展資料:蜂巢的功效有:1、舊蜂窩對肝炎、鼻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治療作用。研究表明蜂窩制劑可以促進人體細胞免疫功能。2、蜂巢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新鮮干凈的蜂窩通常用于治療鼻炎。蜂房提取物不僅對乙肝表面抗原有滅活作用,而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和常見變形桿菌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還能抑制煙曲霉、黃曲霉、甘薯根腐病菌、明串珠菌等真菌。蜂窩的化學成分非常復雜,主要含有蜂蠟、樹脂、油脂、色素、單寧、糖、有機酸、脂肪酸、糖苷、酶、昆蟲激素等。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蜂巢
寵物蜜蜂的養殖方法
對于養殖蜜蜂,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方法和注意事項:一、春季如何養殖蜜蜂1.越冬蜂的適時排泄飛行。選擇晴暖無風、氣溫在10℃以上的天氣,取下箱外的保溫物及箱蓋,曬暖蜂巢,促使蜜蜂出巢飛翔,以排除越冬期間積聚在腸內的糞便,恢復其正常的代謝功能,延長壽命。如天氣晴好,可繼續讓其排泄,待氣溫適宜時,再撇去保溫設施。2.蜂巢保溫。早春外界氣溫比蜜蜂幼蟲所需要的適宜溫度要低得多,有時還會遭遇寒流的侵襲,對蜜蜂的繁殖非常不利:眾多的蜜蜂從事增溫工作,會導致飼料消耗量加大,蜜蜂壽命縮短。要使蜂群快速繁殖,必須采取保溫措施。可結合早春開箱檢查,整理蜂巢,抽出多余空巢脾,保持蜂多余脾,并將蜂路縮小到8毫米,對1-2脾蜂的小群,進行雙王同箱飼養,以利保溫;箱內其余空間用保溫物填充:箱外用禾草包裝,并覆蓋塑料薄膜,早晚應縮小巢門:不宜過頻開箱檢查,以防熱量散失。3.飼料補充。春季蜂群開始育蟲后,飼料消耗增加1倍多,在育蟲期外界尚無蜜源、粉源時,補充花粉尤其重要。經試驗,哺育一只蜜蜂幼蟲,需消耗120-145毫克花粉,培育1框蜂約需花粉150克。因此,在檢查之后,對于那些缺蜜缺粉的蜂群,應及時補充蜜、粉飼料。外界氣溫較低時,宜補充蜜、粉脾;外界氣溫達12℃以上時。則飼喂蜜水(或糖漿)和花粉餅。飼喂蜜水應在兩三天內喂足,爾后為了提高蜂群的產育力可另行獎勵飼喂,直到外界有輔助蜜粉源才停止。獎勵飼喂要適醋,防止飼料壓脾縮小卵圈,寒潮來臨時,要停止飼喂。4.加脾擴巢。蜂多于巢的蜂群,當子脾上有2/3封蓋時,加第1框脾。其中,強群,當子脾面積達巢脾總面積的七八成時加脾;弱群,待新蜂大量出房時加脾。加第2、3框脾時要在天氣正常,蜜源初花,蜂脾相當,蜂王健產,子脾7成以上,溫度不斷上升和飼料充足的條件下進行,否則可緩加脾。加脾應選用有蜜有粉的平整巢脾,用快刀削平1-2厘米,以便于蜂王產卵。5.育王分蜂繁殖。春季蜂群里的蜂王多數是頭年秋天培育的,經過秋季和早春兩個產育季節,產卵高峰期即將結束,產卵力也開始逐漸下降,尤其是那些質量不很理想的蜂王,維持強大的群勢已無能力,因此,提早育王分蜂,對提高蜂王產卵率,培養和維持強勢,增加蜂群數量,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經濟效益,有重要意義。二、夏季如何養殖蜜蜂1、做好遮陰、通風、供水。蜂箱應擺放在蔽陰和有水源的地方,或是搭涼棚,在巢門附近擺放飲水器。炎熱的中午注意向蜂箱和場地噴灑適量水,增加濕度降低巢溫。放大蜂路和巢門,加強通風、散熱。同時也要做好防雨工作。2、組織采蜜群。一般在進入主要采蜜期時要求強群蜜蜂達到20框以上。可以采取合并弱群和以弱補強等辦法,靈活機動地組織采蜜強群。3、做好采蜜群的管理。主要采蜜期的強群管理十分重要。此期為鼓勵蜜蜂采蜜,蜂巢必須不斷擴大,而且不要限制蜂王產卵。適時增加繼箱和空脾,使蜂群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有足夠的蜂蜜、產卵脾位,做到既能大量采蜜,生產蜂乳,又能發展一定的群勢。4、注意消除分蜂熱。此期管理不好極易發生分蜂。要經常對蜂巢進行檢查,發現封蓋王臺、蜂王腹部縮小或停止產卵就是分蜂先兆,要及時采取措施,消除分蜂,避免減弱群勢影響采蜜。5、注意防止盜蜂。取蜜和喂蜂時蜜汁一定不要灑在箱外,如灑在箱外一定要徹底清理干凈。巢門不可過大,蜂箱一定要嚴密,不可破損裂縫,蜜脾、蜂蠟、分蜜機等易引起盜蜂的器具一定要保存好。6、注意消滅敵害。主要是巢蟲、螞蟻、胡蜂等昆蟲及鳥類、鼠類、蟾蜍等等。要注意蜂群的衛生,經常清掃蜂箱和周圍環境。7、注意疫病。要注意經常觀察蜜蜂的行動狀況,發現異常立即進行分析,采取防治措施。對周圍五公里以內的主要蜜源花期要有所了解,特別對花蜜花粉有毒的植物的花期。對主要流蜜期的大宗植物要及時了解對它們的農藥防治情況,避開農藥使用期,以免發生農藥中毒。三、秋季如何養殖蜜蜂1、預防盜蜂秋冬之交最易發生盜蜂,稍不小心,便會引起蜜蜂互盜儲蜜,相互攻擊刺殺,給蜂群帶來很大危害,甚至全場覆滅。預防方法:縮小巢門,保護弱小蜂群。檢查蜂群,應在清晨或傍晚,即外勤蜂在巢時進行。補充飼料切不可將糖液滴至箱外,如已發生盜蜂,必須迅速采取隱蔽、移箱、禁閉、遷場等措施。2、淘汰老劣王進入秋季的最后一個盛花期,大部分老蜂王的產卵期已過,隨著氣溫下降,產卵越來越少。因此,要抓住適宜時機,培育優新蜂王,以更換產卵少繁殖力差的老劣蜂王。3、培育適齡越冬蜂現有工蜂因擔負哺育、采集任務,耗力很大,壽命很難延至明春。所以,必須培育一大批新蜂越冬。要檢查蜂群,防病治螨。深秋晝夜溫差大,巢內也會出現溫度失常,因此要注意保溫。秋末要加強飼料供給,以調動蜂王產卵和工蜂哺育積極性。4、防驟冷凍蜂秋末冬初,常常冷風驟起,外出蜜蜂,很容易凍死在外。因此,蜂場要遠離蜜粉源,以免貪小失大。5、喂足越冬飼料越冬飼料必須優質而不結晶,同時輔以防病藥物。理想的飼料配方為:白糖、蜂蜜、水各1份,加總量0.1%的食鹽,煮開冷卻后,在每10千克飼料中加磺胺類藥物0.5克,大黃、蘇打各1克。四、冬季如何養殖蜜蜂1.育蜂王、繁冬蜂。抓緊蜂群的繁殖,要把蜂巢內的全封蓋蜜脾和空脾及時提出去,或者貯放在繼箱內,逐漸把子脾集中在巢箱中,面積小的放在兩側,面積大的放在中間,每張子脾上應保持500克左右的邊角蜜。蜂巢內不加空脾,不造新脾,不實行擴大蜂巢的措施,保持蜂路9~10毫米,使蜂箱密集護脾,在現有子脾的基礎上繼續繁殖越冬蜂。2.適時斷子整蜂巢。當最后一個蜜源終止后,蜂王即使再繼續產卵也不能發育為越冬蜂,為此,要適時斷子,可采取加大蜂路、降低巢溫的方法。適時斷子要在無子脾時進行,以免損傷蜂兒。還可利用帶有蜂王隔離棚的王籠,把蜂王幽閉在王籠里。工蜂通過隔離棚自由進出,同蜂王直接接觸,可避免出籠蜂王被圍,蜂巢溫度升高。封蓋蜜脾布置蜂巢,以蜜蜂略多于脾為宜。若無封蓋脾,以空脾或半空脾布置蜂巢,換掉未封蓋脾或花粉脾,待早春排泄后再加給蜂群。3.補冬料、增群勢。一般以成熟蜜或純凈白糖做冬料,4~5框蜂群補蜜10~13公斤,弱群多補,以增群勢。以蜜作冬料時,50公斤蜜要加3~4公斤水,放入鍋內加溫至70℃,持續半小時,溶解結晶。冬料蜜要保持干凈,嚴防油類等物質混入。以白糖做冬料,用50公斤白糖加28~33公斤水,先將水加熱至100℃再放糖。待糖全部溶化,再加熱到100℃,取出冷卻后補喂。補喂時要在短時間內接連喂足,不可延長喂蜜時間,防止蜂王產卵。4.管巢脾好越冬。對越冬蜂群要保持蜂脾相稱或蜂略多于脾,不要蜂脾相差懸殊,因脾多了蜂結團不集中,蜂過多熱量大,耗飼快。室外越冬蜂群可略多于脾數,4.5~5框蜂放4張脾,以適應氣候條件。封好蓋的蜜脾放兩側,封蓋較差的放中間,空巢房的放中間,這樣有利于蜂群結團,減少未封蓋蜜發酵。布置好的蜂巢外側加上隔板,蓋上覆布,在覆布上再蓋幾張紙,防止冷風直吹蜂巢。晚秋時,要減少蜜蜂的活動,以免消耗蜜蜂的體力,削弱越冬蜂群勢。
寫一寫蜜蜂的家和生活
蜜蜂的家叫蜂巢。蜂巢,(fengchao),英語詞譯"Comb"。蜂群生活和繁殖后代的處所,由巢脾構成。各巢脾在蜂巢內的空間相互平行懸掛,并與地面垂直,巢脾間距為7~10毫米,稱為蜂路。每張巢脾由數千個巢房連結在一起組成,是工蜂用自身的蠟腺所分泌的蜂蠟修筑的。大、小六角形的巢房,分別為培育雄蜂和工蜂的,底面為3個菱形面。培育蜂王用的巢房,稱為王臺,形狀似下垂的花生,是蜂群在分蜂前臨時修筑的,多在巢脾下部和邊角上。在雄蜂房和工蜂房之間,以及巢脾與巢框的連接處,出現有不規則的過渡型巢房,用于貯存蜂蜜和加固巢脾。蜂巢是蜜蜂家園必要的“家具”和“食品室”。養蜂家會拆掉整個蜂巢去獲取蜂蜜。蜂蜜的提取可以透過打開蜂巢取出巢板,然后把它放進分離蜂蜜的離心機里旋轉。另外,有時候新的蜂巢會以不加人工的蜂巢蜂蜜形式售賣,尤其是用來涂面包的蜂蜜,而非烹調或加入茶調味的蜂蜜。孵化蜜蜂幼蟲的蜂巢經過一段時間后,會漸漸變得昏暗,因為繭會嵌進巢室,并留下很多足跡,當看見這些在蜂巢蜂蜜框上,養蜂家稱為“活動污跡”(Tr***elStain)。“巢板”(HoneySuper)上的蜂巢因為不能用來孵化蜜蜂幼蟲,所以便會保持光亮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