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小爪水獺的生活習性
小爪水獺為穴居,通常會在河岸上挖穴筑巢。晝夜活動,在白天會不斷地保養自己的皮毛,保持皮毛干燥;在水中時,游泳的速度很快,潛水可達6~8分鐘。小爪水獺是社會化的動物,通常為大約12只組成一個群體,一起居住,一起嬉戲,當領地受到侵犯時,也會一同反擊,主要通過聲音和臭味來進行交流,用味道來劃分領地。小爪水獺的食物主要是無脊椎動物,如蟹和其他甲殼類軟體動物、兩棲動物,也吃昆蟲和小型魚類,如攀鱸,鯰魚等,偶爾也會捕捉老鼠。他們敏感的前爪可以感知到地下的昆蟲,大臼齒可以粉碎蟹等軟體動物的殼。
南美大水獺的生活習性
大水獺非常聰明,喜好交際,總是充滿好奇心,而且性情非常溫和。它們非常喜歡叫喚,彼此間用咕嚕咕嚕的聲音進行聯絡,每一只大水獺的聲音都不相同。由于它們不停地吠叫,人們又把它們叫做“水狗”。大水獺非常善于游泳,它那寬闊的腳爪和扁平的尾巴,使得它能以極大的靈活性在水以下活動。大水獺的水下游泳技巧可以與魚媲美。它在水中捉魚的本領是舉世無雙的。大水獺在清水中依靠視覺捕魚,而在泥水中則靠自己的觸須和眼睫毛。大水獺的胃口驚人,它們每天要吃大量的魚。亞馬遜大水獺身上長有一層短短的防水體毛,能夠很容易地把水抖落掉。它們一出水面就會在沙土地上打滾,以便用泥沙來吸掉它們毛皮上的水份和潮氣。它們總是要在仔細晾干皮毛之后才會休息。大水獺白天大部分時間在睡眠,而在清晨、下午和黃昏時分最為活躍。當湖水在旱季中徹底干涸時,大水獺也會在大白天穿越叢林長途跋涉,尋找另一處水面。尾下的***腺會排放麝香味的分泌物。游泳的時候,前肢緊貼著腹部,后肢劃水,尾巴打水活動并有舵的操縱方向作用,吻部的觸毛很發達,可感覺水流和水壓。晝行性,通常一只母獺帶著四、五只仔獺過著家族群的生活。
海貍、河貍、水獺各自的特點,生活習性有何不同
河貍別名海貍,屬于河貍科,學名為Castorfiber。河貍是我國最大的嚙齒動物,營半水棲生活,體長74~100厘米,體重25千克左右。頭小,眼小,頸、四肢和耳短,外耳殼能折起,以防水灌入。體毛棕黃至褐色,厚而多絨毛;后足趾間到爪有蹼,適于劃水;尾寬大扁平,長約40厘米,覆蓋角質鱗片,具有舵的作用。在肛腺前方有一對能分泌“河貍香”的麝腺海獺是肉食獸中唯一的海棲動物。成年雄海獺體長1.47米,體重45千克。雌海獺體形嬌小,體長約1.39米,體重約33千克。海獺的尾巴長約30~40厘米。它的頭很小,身軀肥胖,前肢短而***,后肢長而扁平,趾件間有蹼,成鰭狀,適于游泳和潛水。海獺主要生活在海中,僅休息和生育時上岸,甚至睡覺時也在海里漂浮。海獺是海獸中會利用工具捕食的動物。海獺具有一層厚密的體毛。它的皮毛是哺乳動物中的密度最高的。早在260年前,人們發現海獺的皮毛是御寒的珍品,于是大量捕獵。在阿拉斯加,據說當時有一個俄國人一次就捕獲上萬頭海獺,取皮去肉,高價出售,牟取暴利。到1911年,海獺的數量僅剩下1000頭。后來,經過保護,海獺的數量才有所回升。水獺流線型的身體,長約60~80厘米,體重可達5千克。頭部寬而略扁,吻短,下頦***有數根短而硬的須。眼略突出,耳短小而圓,鼻孔、耳道有防水灌入的瓣膜。尾細長,由基部至末端逐漸變細。四肢短,趾間具蹼。體毛較長而細密,呈棕黑色或咖啡色,具絲絹光澤;底絨豐厚柔軟。體背灰褐,胸腹顏色灰褐,喉部、頸下灰白色,毛色還呈季節性變化,夏季稍帶紅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