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蝌蚪到變態小四腳要多少天
蝌蚪的習性牛蛙蝌蚪的成長過程,不僅是體重的增加過程,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內部器官發生了一系列變化,最后達到能夠適應水陸兩棲的生活習性。剛孵化出來的蝌蚪,全長5~6.3毫米。鼻位于頭之前端,頭部腹面有一對馬蹄形的吸盤,口位于盤的上方,頭部的兩側各有3對羽狀外鰓,體腹部有長形卵黃。此時的蝌蚪游泳能力弱,要靠吸盤吸著附著物休息。其營養來源于卵黃。孵出后3~4天,卵黃逐漸消失,右外鰓退化,右邊鰓孔被皮質鰓蓋封閉。1天之后左鰓退化,但在左側留出一小噴水孔,此孔一直延續到前肢伸出后才閉塞。腸道及***形成,可以攝食一些微食的是浮游植物,如黃藻門、藍藻門、裸藻門的一些藻類,大量攝食的是綠藻門及硅藻門的浮游植物。當全長達1.5厘米時,可攝食輪蟲,達4.0厘米時,可攝食枝角類和橈足類。飼養25~27天后,蝌蚪全長4厘米左右,此時尾鰭基部兩側開始出現白色突起,以后逐漸伸長,出現關節,末端形成趾,發育成完整的后肢。此時,蝌蚪的覓食器官和消化系統都在發生變化,上、下頜骨的增長使口顯著增大,消化道縮短,開始適應由水生到水陸兩棲的生活。
牛蛙蝌蚪要怎樣才能變得快
牛蛙蝌蚪苗變得快是指蝌蚪變小蛙這個階段嗎?牛蛙蝌蚪在養殖過程中會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水質、溫度、飼養量來掌握變態的速度。另外牛蛙蝌蚪是不可能可以用藥物來進行加快變態速度的。我國目前最大的美國牛蛙養殖基地(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我們幾十年的養殖積累了豐富的養殖技術經驗,從種蛙的培育,牛蛙蝌蚪的繁殖技術都是可以肯定的。我們是“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超群牛蛙養殖場”專業從事牛蛙苗、牛蛙蝌蚪苗、美蛙苗的繁殖及銷售,***量大、成活率高、適應性強,養殖中牛蛙蝌蚪要變態速度加快應該是從養殖管理、放養密度、加上養殖場地的設施這些方面去做。我是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超群牛蛙養殖場:陳超群,希望我的意見能對你有所幫助。
蝌蚪不會變成牛蛙的原因
請問下你是哪里人哦?在哪養牛蛙呢?卵孵化后,蝌蚪變態成蝌蚪需要約75天,50天左右長后腿;65天左右長前腿,75天左右尾巴消失,爬到水面成幼蛙!這個與積溫有關,75天是個概數!你們家那個蝌蚪有多長時間了呢?蝌蚪太肥也不是好事啊,會影響變態存活率的!
牛蛙蝌蚪投喂總重量為3%~4%是什么意思?
牛蛙是變態動物,它的食性隨著生長發育階段的不同逐漸發生變化,主要過程為:5-20天內的小蝌蚪期以植物(藻類)為主食,30-50天的中蝌蚪期為雜食性,以浮游動、植物餌料為食,60-90天的大蝌蚪期以浮游動物餌料為食,變態后的牛蛙以動物性昆蟲餌料為主食,只捕食活動的動物性飼料,如蝗蟲、螻蛄、螟蛾、水蚤、昆蟲、蠅蛆、小魚蝦及其它一些甲殼類動物,個體大的牛蛙有時也能捕食蛇、鼠等較大的動物。
牛蛙蝌蚪會出現斷尾,腹部發紅是什么病?
牛蛙蝌蚪會出現斷尾,腹部發紅是錨頭鳋病。病原體為錨頭鳋。主要寄生在蝌蚪***與尾交界處的略凹陷部分,蟲體頭部深深鉆人蝌蚪組織中,留在寄主體外部分占身體全長2/5-2/3。寄生部位的肌肉組織常發炎紅腫,并溢血而出現紅斑,嚴重時發生潰爛,組織壞死。蟲體吸取蝌蚪的血液和體液,1尾5-6厘米的蝌蚪身上寄生3-4個鯉錨頭鳋,會很快引起蝌蚪死亡;寄生1-2個時雖不立即死亡,但會使蝌蚪生長停滯。防治方法:蝌蚪放養前用生石灰清塘,可以殺滅水中錨頭鳋幼蟲。治療用濃度10-2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2-2.5小時,每天一次,連續2-3次,蟲體在2個星期后陸續死亡,蝌蚪在浸洗時會出現浮頭現象,應用清水洗掉鰓上的粘液和沉積的微量二氧化錳,以保證鰓的呼吸正常。也可用濃度為0.5毫克/升的90%***液全池潑灑,有較好療效。蝌蚪管理1.經常換注新水換水的目的是為了調節蝌蚪池水質,增加水中溶氧量,增強新陳代謝水平,促進生長。換注蝌蚪池水要選擇晴朗天氣,一般于太陽初升后的7一8時進行。此時換水水溫相差小,換水后蝌蚪受日照的時間長,易適應新的水體。換水量一般為蝌蚪池原水量的一半左右。春、夏、秋三季換水,注入新水水溫宜比原池水溫略低0.5一1.0℃。若溫差超過3℃,則應適當調溫,使溫差少于3℃后再換水或降慢換水速度。換水的次數因季節而異,春秋每周進行一次,夏季一周兩次,冬季2一3周換水一次,也可不換水。2.保持池水清潔及時撈除蝌蚪池水面的懸浮雜物和死亡的蝌蚪等;清除食臺上的殘余飼料,食臺最好天天洗刷清潔,并在1g/m3水濃度的漂***藥液中或石灰水中浸泡消毒5一10min再放回原處;經常消毒水體,最好每隔7一10天用0.5一1.0g/m3水濃度的漂***溶液或10一20g/m3水濃度的石灰水全池潑灑消毒一次,確保蝌蚪池池水清潔。3.及時解救浮頭蝌蚪浮頭大多有先兆,如無病的蝌蚪突然減少吃食量;蝌蚪池水突然變黑變混濁,水面、池邊氣泡和泡沫頻生;蝌蚪不再在池水中上下垂直活動或仰口在水面吞食浮性飼料,而是在水面漂浮露頭不吃食,焦躁不安不下沉等。蝌蚪浮頭輕重程度一般憑肉眼觀察可判斷。輕浮頭無須驚慌,也無須采取解救措施。若天氣悶熱,下雨,無風或風向山南轉北,往往溫度高、氣壓低、有機物耗氧增加,水質容易惡化,水中溶氧逐漸減少,極易發生牛蛙蝌蚪浮頭現象。有時在前半夜甚至在傍晚時分或雷陣雨后就出現浮頭,此浮頭則屬重浮頭,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解救,立即加注新水,水流最好水平沖撒在木板或蘆葦席上再流入蝌蚪池。暫時無法注入新水的蝌蚪池,每公頃可用225一625kg黃泥或7.5一15kg明礬溶液潑灑全池,將池內大量的有機物吸附沉淀于池底,減少有機物的耗氧來維持池中蝌蚪對氧氣的要求。4.及時促進登陸牛蛙蝌蚪在前肢長出以后,鰓的呼吸功能逐步退化,肺的結構和功能逐漸完善。此時牛蛙蝌蚪就無法長期生活在水中,而要經常露出水面,登上陸地呼吸空氣以維持其生命代謝所需的氧氣。在牛蛙蝌蚪這個生理大變態期間,管理上稍一疏忽,就會造成大批死亡。這是牛蛙蝌蚪飼養管理中的危險期,亦稱死亡高峰期。為此,在這個階段,要積極創造條件,及時給予登陸條件讓其登陸,一是降低蝌蚪池水位,將蝌蚪池的水深由70一80cm降至20~30cm,暴露一部分池邊灘地和池中土墩供其登陸:二是往蝌蚪池中放一些木板、塑料泡沫板等水上漂浮物,使變態的蝌蚪離水登上木板或泡沫板呼吸空氣,以便蝌蚪安全地變態為幼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