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類魚 怎么繁殖
紅綠燈魚的雌雄鑒別與繁殖:紅綠燈魚雌雄的主要鑒別方法為:發育成熟的紅綠燈魚雌魚腹部膨大,而雄魚體形較窄瘦。產卵期因雌魚腹內懷卵,魚腹呈肥圓狀,雄魚體形依舊。紅綠燈魚6月齡進入性成熟期,8-10月齡為最佳繁殖期。紅綠燈魚繁殖比較麻煩,繁殖缸內需鋪滿棕絲或塑料絲,水質要求pH5.6-6.5,硬度1-3.5的軟水。pH值調節應緩慢進行,使魚體有一適應過程;繁殖用水須經擱置數天,或用容氧充足的蒸餾水。種魚可以配對,也可以群體繁殖。晚間將配對的種魚放入繁殖缸,溫度保持在25-26攝氏度,一般第二天清晨即產卵,每次可產200粒左右。產卵后將種魚取出另養,數小時后,要把未***的白卵吸出。一般***經過36-48小時便可孵化出仔魚,4-5天仔魚開始游動此時只能喂蛋黃或體積小的水蚤。要特別注意不能有強光照射,只允許有較弱的散光,以讓仔魚能看見覓食即可。繁殖期間要注意給繁殖缸遮光,這是繁殖是否成功的關鍵。
頭尾燈魚的生活習性
在漆黑的海洋深處,時常出現游動的點點“燈火”,給寧靜的海底世界帶來了生命的氣息。在發出燈火的許多魚類中,燈籠。性情溫和,身體嬌小,喜群聚游動,可與其他品種魚混養。飼養水溫22~26℃,對水質要求不嚴。餌料以小型活食為主。喜在水族箱中層活動、覓食。常見的脂鯉科魚類繁殖有燈魚類,包括紅綠燈、檸檬燈、黑蓮燈等;旗魚類,包括玫瑰扯旗、玻璃扯旗、剛果扯旗等以及黑裙魚、紅裙魚、銀鰭等等。親魚性成熟年齡為9個月。雄魚體色較深,臀鰭中部有透明的橫條,雌魚則沒有;雌魚體比雄魚寬而肥大,腹部渾圓。繁殖水溫24~25℃,水質中性軟水。在30厘米×25厘米×25厘米的魚缸底部鋪放頭發絲草,傍晚時放入親魚一對,第二天黎明就可產卵。產卵結束后將親魚撈出,第二天傍晚就能看到孵化出的仔魚,三四天后仔魚游動覓食,25天后仔魚即發育為幼魚。雌魚每次產卵200~300粒,產卵間隔時間10天。在親魚培育的同時,要準備好繁殖用水族箱。如果發現雄魚在飼養水族箱中經常將各鰭舒展開向雌魚獻媚做挑逗動作,并且不斷追逐雌魚,雌魚的生殖乳突呈現外突下垂,這便是最好的繁殖時機,此時應將親魚移入繁殖用水族箱內。能否掌握好時機是繁殖成敗的關鍵。***不成熟,無法排卵;時機錯過,會將***排在飼養箱中,結果不是被其他魚吞食,就是長滿白色水霉;即使少數孵化為仔魚,也難逃脫被吞食的命運。本科魚屬于體外***,卵沉于水底,具有粘性。要求有特定的產卵條件及環境,產卵時必須有雄魚相伴,初產***,微小透明,24小時***卵孵化為仔魚,剛孵出的仔魚極小,是較難繁殖的魚種。脂鯉科魚的繁殖水族箱根據魚種大小而定,一般使用30一45厘米長的水族箱即可。準備移入親魚的前4一5天,調配好弱酸性繁殖用水。水溫調整到高于飼養水溫1℃一2℃,最好不要使用照明設備。脂鯉科魚的排卵方式可分兩類:一是雌魚在短時間之內一次性將卵排完,二是雌魚在數天內將卵分數次排完。由于不同的排卵方式,產床的布置亦有所不同。一次性排卵的脂鯉科魚,可以不鋪設底石,有些品種喜吞食魚卵,最好鋪些較粗的砂石。產卵床的材料最好使用生長良好的爪哇莫絲,如果沒有可用棕衣代用,只是棕衣必須充分用水煮后,去除異味才可使用。多次產卵的脂鯉科魚的產床,則用平時飼養時的布置方式,鋪一些較粗的底砂,再多放一些鹿角苔、莫絲之類的水草,就可以準備將配對好的親魚移進來了。一切準備就緒后,便可將配對好的親魚移入繁殖箱。早晨先放入雄魚讓它適應環境,中午以后再放入雌魚,通常1尾雌魚可配對2尾強壯的雄魚,使雄魚有所競爭,爭先***,提高***率。***時機掌握良好的話,在隔天上午或傍晚雌魚就開始排卵,若經3一4天仍未見排卵,可以試著改變水質、水溫、光照的條件,以刺激雌魚排卵;或者將雌雄魚隔離一段時間,等它們再相遇后就會馬上排卵,并反復***,直至將魚卵全部排完為止。***行為是在雌雄魚相互依偎,急劇震動的一瞬間完成,有些雄魚的背鰭、尾鰭完全舒展開,就像懷抱雌魚一樣,等雌魚產完卵后再進行***。產下的魚卵會粘附在準備好的產卵床上。由于種類不同,有些魚有吃卵行為。因此,產卵完畢后,就必須將親魚單獨飼養。對于多次排卵的品種,親魚必須留在繁殖箱內,等到卵粒積累到一定數量時,親魚才可移出。這期間有的品種會持續3一5天,親魚還在繁殖期間,一些仔魚可能已孵化出來,為了防止親魚吞食***卵或仔魚,務必將親魚喂飽。在正常水溫條件下,***卵經24一48小時孵化為仔魚。剛孵化的仔魚非常小,藏于卵囊中就像穿了線的針頭,尾巴與卵囊相連,初時橫躺于箱底好像死了一樣,若輕敲水族箱,它們便會有反應;不久,它們開始會擺動,3一4天后,眼睛、開始產生色素,卵黃囊也完全吸收,就開始游動了。在***卵孵化期間,未***卵及死卵須用吸管清除。魚卵孵化后,繁殖箱內的水會變得非常污濁,必須換上飼養箱的水,否則會因水質惡化而發生仔魚大批暴死。當仔魚開始游動后,就必須開始喂餌。這個時期的餌料可用輪蟲、豐年蟲幼體及稚魚專用人工餌料。每天至少喂2次以上,以少喂多餐為原則,大約2個月后,品種的特征就逐漸表現出來。
頭尾燈魚的人工養育
親魚品質的優劣,是繁殖成敗的關鍵。脂鯉科魚中有些雄魚沒有釋精能力,同時有些雌魚也不會排卵,所以一般不要直接購買成魚做親魚。最好1次購買10條以上的幼魚或3一4月齡的青年魚,自己培養。一方面可避免親魚對新環境不適應而產生繁殖障礙;另一方面,有些品種即使在繁殖前期性別差異仍不明顯,魚的尾數較多,雌雄搭配的幾率較高。選擇親魚時,要特別注意魚的體型,例如:玫瑰扯旗、紅綠燈魚等經常見到脊椎骨呈“八”字形彎曲的個體,這種魚決不能選做親魚,容易導致產生畸型后代。脂鯉科魚大多喜歡弱酸性軟水(pH值5一6.5,5°dH),如果使用pH值和硬度較高的水飼養親魚,有時會根本無法繁殖。親魚培育宜用裸缸,可用水質調整劑調整pH值和硬度,但對水草生長有抑制作用。親魚的合理喂養是培育的關鍵。餌料的投喂以八分飽為宜,餌料不足會導致發育不良,投喂過多又會導致體脂肪過多,都會影響親魚的正常發情和產卵、排精。餌料的種類要多樣化,尤其是脂鯉科魚中喜食水草的種類,可為其多投喂些富含植物纖維的人工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