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鸚鵡魚飼養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鸚鵡魚的飼養方法:
2、水溫:21度~35度,以25~30℃最好。鸚鵡魚比較喜歡新水,每天應該盡可能換1/5的新水。如果水質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經常換水。由于遺傳基因的因素,鸚鵡魚的呼吸系統是不夠完備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魚類的一半,所以鸚鵡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
3、充足的光照:所謂充足的光照可千萬別誤會了,一天有3到4個小時的光照就已經是充足的光照了,光照過多水會很容易變綠,變渾,而且鸚鵡魚的顏色會變白。
6、保證水溫的恒定:鸚鵡魚是熱帶魚,鸚鵡魚怎么養一定要注意適合它生長的溫度,所以冷天必須用恒溫棒給水加溫,通常冷天一直把水溫保持在22到24度左右就行了,太高了耗電,太低了對魚不好。
7、盡量給鸚鵡魚營造出一種深色調的環境,比如:背景紙盡量選深色的,如果是裸缸,就在魚缸下面墊一層紅色或是深色的東西,報紙也行塑料袋也行,如果想鋪點沙底,最好選火山巖,這樣可以促進鸚鵡魚的顏色變紅。
鸚鵡魚的飼養常識
鸚鵡能吃能拉,很容易渾水,所以魚缸的過濾系統一定要足夠強大,我的佳寶魚缸用了一個35瓦的上濾和一個24瓦的缸外桶濾,再用一個3瓦的氣泵帶雙頭水妖精。既能較好的保持水質,又能保證氧氣充足。另一個自制的1.6米魚缸用兩個佳寶24瓦的過濾泵,自己用玻璃設計了一個**的頂部大過濾槽,從上到下依次鋪過濾棉、生化棉、活性炭、玻璃環、生化球、生化棉,過濾效果非常好,再加一個氣泵帶水妖精,一缸養80條中等大小的鸚鵡水還是相當清澈。特別強調的是鸚鵡一定不能缺氧,因為它們的呼吸系統非常脆弱,一旦缺氧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死亡,如果長期處于比較缺氧的狀態,鸚鵡很容易翻鰓。有許多魚友的鸚鵡莫名其妙的死去,其實我想大部分是因為缺氧,而混養的情況下其它魚都沒事。
總之,要想養出一缸紅通通漂亮的血鸚鵡,預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有較大的魚缸、良好的生存環境、強大的過濾、充足的氧氣才行。
怎么養鸚鵡魚飼養鸚鵡魚的幾種基本方法
怎么養鸚鵡魚飼養鸚鵡魚的幾種基本方法
1.飼料上逐漸添加顆粒(能增色的),會使顏色變好,喂魚在習慣飼料之前,先給一點顆粒(能增色的),要少,讓魚適應,吃完再喂原來一直喂的飼料,逐漸調整到新飼料。這樣會調整過來。
2.如果魚缸必需保證4小時的光照。
3.換成紅燈管,普通熒光燈會使魚的顏色看上去發青。
二、鸚鵡膽子小,不進食怎么辦?
鸚鵡膽子小,可以喂之前先開燈,開燈10分鐘后,等所有魚都適應了,慢慢膽子大了,再喂食。時間長了,形成條件反射,一開燈鸚鵡就會自己過來。如果鸚鵡和大型魚混養,可以準備點顆粒飼料(當然干蝦更好),和其他餌料一起放。顆粒飼料比較小一時半會大魚吃不完,鸚鵡就能搶到了。而且顆粒飼料具有增色的作用,這樣一來可以使鸚鵡不褪色。當然最好是和龍等大型魚分缸養,鸚鵡吃起來就從容了。
不過,就算吃的少也沒關系,餓一些不會有問題,到是吃得多反而容易生病。你設想一下自然界,往往是弱肉強食,中小型魚吃的少是很自然的。
三、我發現換新水后鸚鵡很活躍,是不是應該勤換水?
對,加水前先擦缸,過濾幾個小時,水清亮了再換水,鸚鵡比較喜歡新水,換一點困好的水應該。每三天換1/4的水為好。這樣一來,飼料產生的水中的顏色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四、鸚鵡現在不紅了,它們好像不愛吃顆粒飼料,怎么辦?
魚剛到你的缸里會有一些褪色,因為不適應。隨著它們適應能力的增強,會逐漸好起來。飼料上逐漸添加顆粒(能增色的),也會使顏色變好。每天給四小時以上的光照。冰凍豐年蝦當然很好啦,可以增色,就是成本高些。吃慣了活餌的魚,會不太喜歡吃顆粒的。在喂魚兒愛吃的飼料之前,先少量喂食能增色的顆粒,要少,等魚兒適應后,逐漸加多顆粒,減少愛吃的飼料,慢慢就轉過來了。
五、鸚鵡老聚在缸的一角,人一過來就亂竄,怎么辦?
鸚鵡天生膽小、愛扎堆,注意5點:1/別喂太飽,半饑餓狀態時,他們就不得不出來找食物。晚上喂,白天餓了,就會出來了。別驚嚇,接近魚缸時,慢一點,魚在缸里,看到人影就跑,故靠近魚缸前別讓人影晃到魚缸。投喂食物時,在缸前呆一會兒,輕輕拍一拍缸,訓練一段時間,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