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鳳頭鸚鵡有什么特性葵花鳳頭鸚鵡的特性介紹
葵花鳳頭鸚鵡
[地理分布]
葵花鳳頭鸚鵡CacatuagaleritaLathanm分布于新幾內亞,包括大多數近海島嶼、阿魯島;澳大利亞北部、東部;引進新西蘭的帕勞島,還有印度尼西亞的塞拉姆勞特和葛拉姆勞特。
[形態特征]
葵花鳳頭鸚鵡體長約50厘米,嘴蜂長40毫米左右,翅長約330毫米,尾長約210毫米,跗跖長約32毫米。成年的葵花鳳頭鸚鵡羽毛白色,耳羽和頰及喉羽根部蒼黃色;冠毛細而前卷呈黃色。在其興奮時,黃色的冠羽沿頭頂前豎,猶如葵花的花瓣,故常簡稱為“葵花鸚鵡″。其飛羽和尾羽的反面帶有較濃的黃色。***的眼圈呈藍白色,嘴深灰色。亞成年鳥接近成年鳥,較年幼的鳥頭頂、背和翅膀上略帶些灰色。
[生物學特性]
3.繁殖在澳大利亞,葵花鳳頭鸚鵡的繁殖李節是8月到次年的2月,在北部是從5月到9月。巢穴一般筑在空樹干或樹洞中,通常在靠近水源的樹的高處。此外,巢穴也有筑在巖洞和草垛頂的。一般毎年僅產卵一次,每巢產卵2~3枚,卵為白色,大小為46.5毫米x33.5毫米。
4.性成熟和壽命葵花鳳頭鸚鵡一般3年后達到性成熟,其壽命很長,飼養下有存活100年的記錄。
葵花鳳頭鸚鵡合法嗎
葵花鳳頭鸚鵡合法嗎葵花鳳頭鸚鵡飼養是不合法的,因為它屬于保護動物,而且已經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列表當中。
葵花鳳頭鸚鵡(學名:Cacatuagalerita)是攀禽,共有4個亞種。體羽無虹彩,主要為白色,頭頂有黃色冠羽,憤怒時頭冠呈扇狀豎立起來,就像一朵盛開的葵花。亞種中菲茨羅伊河亞種是藍眼圈,其他三種均是白眼圈。食物包括種子、殼類、漿果、堅果、水果、嫩芽、花朵、昆蟲等。語言能力一般。喙的力量強大,需要養在金屬籠子中。同許多鳳頭鸚鵡一樣,作為寵物飼養需要主***量時間陪伴。羽粉較多,需要定期沐浴。叫聲嘈雜。野外分布于澳洲的北部、東部與南部,塔斯馬尼亞和印尼的一些島嶼。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二類保護級別。
國內禁止飼養的鸚鵡:
短尾鸚鵡:分布于中國云南、印度、錫金、孟加拉、斯里蘭卡、中南半島。
灰頭鸚鵡:雌鳥頭部為藍灰色,小時候都長得像雌鳥一樣。
大紫胸鸚鵡:雄鳥的上喙部為紅色,雌鳥為黑色。在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及云南東北部。
想要飼養鸚鵡,需要注意鸚鵡的品種是否適合飼養。
葵花鳳頭鸚鵡合法嗎答疑,解決辦法!
粉紅鳳頭鸚鵡介紹
粉紅鳳頭鸚鵡外形特征
粉紅鳳頭鸚鵡共有3個亞種,體長35-36厘米,體重270-350克,鳥體為暗粉紅色,前額、頭冠以及頸部為帶點白色的淺粉紅,翅膀以及尾巴為灰色;下腹部、***附近、二級覆羽、臀部以及尾巴上方的內側羽毛均為淺灰白色,***飛羽中灰色和暗灰色,尾部的頂端是比較暗的淺灰色,尾巴的底面是均勻的棕色,喙角彩色,鳥喙為臘白色。雄鳥虹膜黑棕色,雌鳥虹膜則為紅色;腿灰色。
粉紅鳳頭鸚鵡棲息環境
粉紅鳳頭鸚鵡生活習性
粉紅鳳頭鸚鵡分布范圍
粉紅鳳頭鸚鵡是澳洲分布最廣的鸚鵡之一,分布于澳大利亞的東部、中部以及北部;澳大利亞周邊一些島嶼、曾經引進塔斯馬尼亞島。
粉紅鳳頭鸚鵡繁殖方式
粉紅鳳頭鸚鵡在澳大利亞南部的繁殖期是7-12月,北部則是2-6月,在澳大利亞中部則視降雨量而定。如果食物充足氣候適中,一年可以繁殖兩次。巢一般建在離地面2至20米以上的桉樹的樹洞里,巢的入口處周圍用樹皮掩飾。一次可產下2-6枚卵,孵化期間約25天,雛鳥7或8周周羽毛可以長成,在野外曾經有和米切氏鳳頭鸚鵡以及長嘴鳳頭鸚鵡雜交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