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鱷龜特征
體型簡介
大鱷龜體型巨大,成年龜甲長米,體重45-75公斤,最大的可達107公斤,身長在米,雄性比雌性大。這種大鱷龜看起來像是一只披甲恐龍。在它們的舌頭上,長有蠕蟲形狀的附屬肢體,可以用來吸引魚類自動游向它們的嘴中。
外表特征
真鱷龜保持了原始龜的特征,嘴巴、背甲盾片、紅舌都很奇特。嘴巴前端的上下頜呈鉤狀,似老鷹嘴一般,鋒利無比,可咬斷人的手指。真鱷龜體大,背甲長達約31英寸,體重可達200磅。背甲盾片呈棕褐色,13塊盾片就像13座小山連綿起伏,呈縱橫3行排列,背甲的邊緣有許多像鋸齒狀的突起,眼睛長在口的兩側,小而有神,頭和頸上有許多肉突。它的舌上長有一個鮮紅色且分叉的蠕蟲狀的肉突,通過中間的圓形肌肉與舌頭相連。兩端能夠自由伸縮活動。它的尾巴又細又長堅硬得像鋼鞭一般,與其它龜不同的是它的頭和腳不能縮入殼內。
生活習性
真鱷龜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及沼澤中,以魚類、水鳥、螺、蝦、水蛇等為食。喜伏于水中的泥沙、灌木、雜草中。鱷龜漂浮在水中時,借助其背甲上保護色——像一塊爛木頭漂浮在水中,很不容易被發現。大鱷龜捕食本領十分出眾,他會在水下張開大嘴,嘴巴里有一條像紅蟲一樣紅色的舌頭,會不停的扭動,使小魚誤以為是食物游過去,這時候大鱷龜便一口把魚咬住,這種捕食方式稱之為釣魚。
分布范圍
繁殖習性
在野外,真鱷龜是水棲龜類,生活于淡水中,如湖、河、沼澤地及水潭,也可生活于含鹽較低的咸水中,如港灣、河口灣。很少到陸地上活動,只有有在繁殖季節,雌龜才會爬上岸邊,選擇適合的地方產卵,每次可產30-120枚卵,經過100天左右的時間,幼龜便可出殼,幼龜生長速度十分驚人,一年便可長到2公斤,3年后,幼龜開始性成熟。
飼養難度
鱷龜是龜類中最兇猛的一種。成體鱷龜性情暴躁、能主動攻擊人,20~40克的幼體較溫順,不主動傷人。極易飼養,大鱷龜的適應能力強,且不易生病,生長也比較迅速。
適合稍有飼養經驗的飼養者選購、飼養,最好從三厘米左右的幼體著手。
純種佛鱷龜的特征
佛鱷龜
1.兩個眼睛的距離要比其他鱷龜要近!
2.眼紋,佛的眼紋是十字或一字的,沒有雜紋(其他亞種眼紋很亂,有的是一個圓圓的眼珠,但是,有的好雜佛眼紋也清晰).
3.尾巴,佛尾巴有三道突起的甲,三道甲的高度相當。
4.背甲形狀,高品質普遍為鵝蛋形,這個切身的接觸長一段時間的鱷龜就能分辨.當然,其它形狀的也不能說不是純佛.
5.尾巴長度,佛的尾巴一般不會超過背甲的長度。
6.顏色,基本上佛腹部的顏色沒有成紅色或偏紅色(典型北美,如果遇見紅腹的鱷,價格又合適的話也不錯,長大的橘子北美也是十分漂亮的。另外還有人說殼的顏色,絕大部分玩家還是認為佛的顏色是偏黃的,頭發白的是好佛的品相,價格也是不菲的~所以又稱“黃金甲”。
7.爆刺,不一定純佛就一定爆刺,這個要看基因,如果只是追求爆刺的話雜佛也有非常爆刺的。
8.身形相對其它鱷龜厚,看起來飽滿.
9.胡須,佛的胡須最少的也有兩條,多為6--8條.要有須的感覺.最多有16條胡須的精品.
10.扇殼紋,背甲的扇殼紋路清晰,放射形排列,手感明顯。
南美擬鱷龜的外觀特征
南美擬鱷龜
南美擬鱷龜的身體很壯,尤其是成年后的龜,看上去就像是一只超重的胖子,南美擬鱷龜吃的多、運動少,遇到可能發生的危險便會發起攻擊,飼養起來很容易受傷。
幼體時之背甲部份可見放射紋或圓點。下頜有三對須狀突起,前一對大,后二對細小。頸部為突起之肉瘤。尾部三列突起明顯。側腹、四肢突起非常多。在產地北部的棲息地,有時擬鱷龜會有冬眠現象,并一直到隔年的春天氣溫回升后才出現。
佛州擬鱷龜的外貌特征
佛州擬鱷龜
佛州擬鱷龜的外觀很像一只遠古的小獸,威武且霸氣,當然這是一種外觀與內在相同的龜,因為他極其兇猛,作為寵物龜飼養的話,要盡量保護好自己,不要被咬到。
佛州擬鱷***頸部有眾多凸起的尖刺,為4個亞種中最發達,一舉成為該亞種的辨別標識。背甲多呈現為長橢圓形及長方圓型,且甲峰凸起,裙邊后緣呈齒狀。甲色多樣,一般常見為黃色或黃褐色及深褐色。腹甲前頁長度不超過其背甲長度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