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黃頭亞馬遜鸚鵡的飼養知識
雙黃頭亞馬遜鸚鵡(詳情介紹)
雙黃頭亞馬遜鸚鵡繁殖的最佳時期應在每年的春天,但在北部的族群約在每年的7月份左右開始***,在繁殖的季節,該鳥一天有可能***很多次。人工繁殖的雙黃頭亞馬遜鸚鵡一般不怕人,但適應環境后的雙黃鳥會變的很強壯,有可能會產生攻擊性。公鳥會在巢箱外守衛,有人接近時會揚起頸部的羽毛欲作攻擊狀,孵化期間不要時常開翻巢箱,繁殖期時多補充各種營養的食物給親鳥,一窩約產2-4顆卵,孵化期28-30天,羽毛長成需2個月,通常野生亞馬遜沒有過10年是很難有機會繁殖的,而且還要在有一公一母的情況下。雙黃頭亞馬遜是非常受歡迎甚至搶手的鳥種,從一般區分的所謂大黃帽到麥格納與瑪莉亞都是受到市場高度歡迎的,也是許多亞馬遜喜好者的經典選擇代表,而若當寵物鳥,公鳥在性成熟時可能會對飼主有攻擊性以及侵略性(約在5-12歲時),但并不表示每只黃頭亞馬遜都會有相同情形;與黃頸亞馬遜情形類似,它們是相當受歡迎的寵物鳥。
雙黃頭亞馬遜鸚鵡的喂食要點
雙黃頭亞馬遜鸚鵡(詳情介紹)
隨著年齡的增長,雙黃頭亞馬遜鸚鵡對食物的要求都有所不同的,年幼的他們主要以健康低脂的食物為主,通常在野外的亞馬遜鸚鵡多數是以吃蜀黍、香蕉、芒果等農業作物來充饑的。很多雙黃頭亞馬遜鸚鵡都有缺乏維他命A的問題,但由于使用營養添加劑很容易會過量,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在日常飲食中加入含豐富維他命A的食物,例如深綠色的多葉蔬菜、含有黃色的蔬菜如紅蘿卜、玉米及南瓜。雙黃頭亞馬遜鸚鵡主要應該給予鳥糧、蔬菜、水果等,或者少量種子(紅花和向日葵種子除外)以及偶爾給予堅果作為零食。你亦可以與鳥兒分享你的低脂、低鹽食品。避免含有防腐劑、著色劑或其它添加劑的食物。不要給鳥吃鱷梨、巧克力或酒精。食物對于雙黃頭亞馬遜鸚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大多數亞馬遜很容易便會改變其飲食習慣。若你晚了給他們送餐,某些亞馬遜會以咬人表示不滿。若要訓練他們的話,以食物來當獎勵是最有效的,他們會為零食而竭盡所能。
雙黃頭亞馬遜鸚鵡的形態特征
雙黃頭亞馬遜鸚鵡(詳情介紹)
理想的雙黃頭亞馬遜鸚鵡(詳情介紹)的體長應在42-47cm之間,綠色的羽毛覆蓋整個身體,此鳥已經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尚未成熟的雙黃頭亞馬遜鸚鵡的頭部羽毛是黃色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變化。雙黃頭亞馬遜鸚鵡腳是灰色的,虹膜是橘色的,喙是灰白色的。要達到成鳥的體色需要約六年的時間。雙黃頭亞馬遜會在6、7歲后或更晚后頭部的黃羽才會長到整個頸部與胸部,但依年紀、血統等不同會有差異,一般的大黃帽其頭、胸、腹、肩等部位并不如麥格納與崔斯瑪莉亞雙黃頭亞馬遜有著大面積的黃羽分布,但年紀大的大黃帽也會有整個頭部甚至頸部都變成黃色的機會,會依每只個體而有不同。
雙黃頭亞馬遜鸚鵡對生活環境的要求
雙黃頭亞馬遜鸚鵡(詳情介紹)
作為鸚鵡的雙黃頭亞馬遜鳥來說,有很強的基本語言能力是必然的。因此鳥的外觀較吸引人,以及對人熱情的性格,一直是深受人們歡迎的寵物鳥。野外的雙黃頭亞馬遜棲息于熱帶稀樹草原、落葉林、太平洋沼澤森林等,大部分棲息在海拔500m以下的低地。價位上隨著數量的稀少與多為一級保育使得國外售價開始水漲船高情形下已慢慢越來越高,尤其麥格納與崔斯瑪莉亞這兩種亞種,但市面上還是有許多原為大黃帽為求高價暴利與合法***為由而謊稱為麥格納雙黃頭出售,鳥友宜多注意此種情形。在北亞特蘭大的低地它們偏好在半干燥的地區活動,往南方的族群就比較喜愛較潮濕的平原。在伯利茲的族群,主要的活動地區為松樹平原以及毗連的常綠林地。有時候缺乏食物以及遭受森林大火的時候,他們會漫游到其它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