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鶴頂紅金魚為什么總倒立著呀?
很多金魚特別是發頭類、蝶尾類,在新買來的時候都會發生載頭、翻身的情況,越是那些頭瘤碩大、尾型漂亮的魚越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那些頭瘤大的魚,和尾型特別平的蝶尾平衡能力確實差一些。魚友們先要搞清楚載頭和魚鰾病的區別,載頭只是魚的平衡能力差,不能調整正常的姿態,這個是有希望治好的;魚鰾病卻是魚兒無法調節魚鰾的大小,也就無法調節自身的比重,魚兒只能浮在水面或沉在缸底,這個基本沒治。下面只說載頭的情況:通常金魚在新買來時,幾經折騰,就算沒生病,身體都很虛弱了。這時魚的平衡能力也會變得很差,往往表現出載頭、翻身的癥狀。因此最好的治療手段就是讓魚充分的休息、適應新環境、恢復體力。通常魚兒就會不治自愈,恢復漂亮的身姿。所以下面說得其實就是魚在買來初期的養護。新魚最好盡量放在靜水中,有點水流也行,但不能影響魚的休息。水質要保持好,最好有過濾,水質盡量穩定,讓魚在2天后盡快開口吃東西,保證恢復體力,2周后魚的狀態就好了,平衡能力會好很多。魚的平衡能力恢復和健康的恢復是互相促進的,平衡能力好了,魚就比較從容,體力恢復的快,平衡也會越好;反之則很糟糕,平衡能力不行,魚就掙扎著費力保持游姿,體力透支,無法恢復。初期養載頭魚的容器也很重要,最好不用臉盆,一是只能從上面看,無法及時完全看清魚的狀態;二是不透明,看不清水質的情況,對魚的恢復不利。還是用玻璃方缸好,最好有過濾,但水流一定要控制,實在不行通過每天部分換水的辦法也行。水深要淺些,沒過魚身(背鰭)再加點就好,讓魚通過尾巴在水面的張力幫助平衡,總之達到魚在不動的情況下也能保持正常的姿態就好,這有助于魚積攢體力盡早恢復。但也不可過淺,否則會引起魚兒恐慌、掙扎。然后就是靜養了,最好提供活食,注意保持水質。
以上是給你的建議,祝你養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