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掉鱗該怎么辦
主要是水質不好引發的細菌性疾病,馬上急救:1.堅決停止喂食,不要擔心--魚只有撐死的沒有餓死的,待癥狀緩解瘡口愈合后慢慢恢復喂食 2.大量換水(換1/4 同溫晾曬過的干凈的自來水就行),3天換一次 3.加千分之三大鹽(超市里買的腌制咸菜的那種就行) 4.加暴氧 5.如有條件,將魚轉移出來,用高錳酸鉀溶液對魚缸消毒后洗凈(移魚的時候要用老水) 你的魚兒會慢慢好起來的,掉的鱗片會慢慢長上的:) 防治方法:可選用慶大霉素3-5支,溶于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0-15分鐘。或選用濃度2%的食鹽水、濃度3%的碳酸氫鈉溶液,浸洗病魚10-15分鐘。也可選用1克呋喃西林,溶于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20-30分鐘。
判斷具體原因進行治療。
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打架或大魚欺負小魚,使魚鱗掉了,對于這種情況,最好能把它們隔開,受傷的魚用0.1%的鹽,鱗片以后會長出來的。
2. 撈魚時不小心,使魚掉鱗了,方法同上。
3.魚缸中有尖銳的物品,魚不小心或受驚撞到,所以會掉鱗。建議不要在魚缸使用尖銳物品,如有尖角石頭等。魚受傷后也要消毒,方法同上。
4.魚有病,比如:赤皮病、豎鱗病、打印病等,都會使魚掉鱗。 也可以用0.1%鹽,或1g呋喃唑酮,或(2ppm)的高錳酸鉀藥浴。
參考資料
百度知道:
魚為什么掉鱗
1。打架或大魚欺負小魚,使小魚掉了。對于這種情況,最好能把它們隔開,受傷的魚用1%的鹽水給魚消毒。鱗片以后會長出來的。
2 你撈魚時不小心,使魚魚掉鱗了,消毒方法與上面相同。
3 你魚缸中有尖銳的物品,魚魚不小心或受驚撞到,所以會掉鱗,建議不要在魚缸使用尖銳物品,如有尖角石頭等。魚受傷后也要消毒,消毒方法與上面相同
4 魚魚得了魚病,比如:赤皮病、豎鱗病、打印病等,都會使魚掉鱗,有的會出現爛肉。 可用1%食鹽水,或百萬分之五(5ppm)的呋喃唑酮,或百萬分之二(2ppm)的高錳酸鉀,或百萬分之二(2ppm)的漂***浸浴。 魚病是會傳染的,請把有病的魚隔離。
金魚(詳情介紹)
在飼養金魚的過程中,可能飼養不當會造成金魚掉鱗,金魚掉鱗其實是一種疾病,俗稱豎鱗病,而導致金魚感染豎鱗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在發現金魚得了豎鱗病以后,應及時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一、金魚掉鱗的原因
1、這金魚掉鱗有兩種情況,一種生病,身體上有明顯病變部分;再一個就是受到外部撞擊。
2、病魚體表腫脹,部分鱗片向外張開似松球,鱗片基部水腫,其內部積聚著半透明或含血的滲出液,致使鱗片豎起。在鱗片上稍加壓力就會有許多水狀液體從鱗片基部噴射出來,鱗片也隨著脫落。有時伴有鰭基、皮膚輕微出血、腹部膨脹等癥狀。熱帶魚患病多因頻繁換水所致。
3、豎鱗病主要是由點狀極毛桿菌感染引起,常出現在冬季水溫比較低,或者是換水是巨大的水溫差異引起的。患病的魚兒體表會變得粗糙,鱗片也會脫落,在鱗囊中還會含有半透明或帶血液體。
二、如何治療金魚掉鱗
1、金魚掉鱗以后很容易感染細菌,分開飼養以后建議在水中加入少量食鹽,或者20萬單位青霉素(一小瓶為80萬單位),并且多曬太陽,減少喂食量。
2、換水是不可以因魚有病而天天換,除了要控制好水質也要控制好魚糧的份量和溫度,換水時放一些除淥水、消化細菌、海鹽、青霉素,這些都是消毒新水里的有害元素,過濾兩個小時,然后在濾槽內放活性碳或陶瓷環這可以凈化水質和除腥味。注意新水加藥物后最后隔一個晚上在倒入魚缸。一個星期內有無好轉。
3、如魚只不幸發生立鱗癥時,則需開始對缸中進行換水、調整缸中的水質及更換舊濾材等工作,來減輕水中有害物質對魚只的二次傷害。從發現魚只的活動量降低及食量減少時就要特別注意了,因為初期時鱗片只會有稍微的掀翹,若能在初期發現便實時的給予治療,實為最有效的治療時期。 可以50升的水對1克的黃粉、慶大霉素來進行藥浴,然后再將溫度調升至30℃,請注意缸中藥色、水質的干凈度并提供充足的打氣量,如果24小時內水色變得混濁不清,便需立刻酌量換水,并以活性碳濾除,待水質清澈穩定再重新加藥治療。
4、藥浴3天后即會有明顯的改善,此時可用活性碳置于濾槽內將藥濾除,再重新下藥會有很好的療效。(濾除藥后的活性碳切記要移除拋棄),一星期后便可開始換水1/3及少量喂食。在魚的食量及鱗片狀態明顯平順正常后,即表示恢復健壯,雖然此時鱗框邊緣會有些許焦狀黑褐色中毒癥狀,但不受影響,約10天排毒即可回復原來的光澤。
在發現家中金魚有掉鱗的情況以后,應積極治療,按照以上方法操作,如果覺得自己可能應付不了,可以請教專業人士進行幫助治療。
魚掉鱗是怎么回事
金魚(詳情介紹)
在飼養金魚的過程中,可能飼養不當會造成金魚掉鱗,金魚掉鱗其實是一種疾病,俗稱豎鱗病,而導致金魚感染豎鱗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在發現金魚得了豎鱗病以后,應及時治療,以免耽誤病情。
一、金魚掉鱗的原因
1、這金魚掉鱗有兩種情況,一種生病,身體上有明顯病變部分;再一個就是受到外部撞擊。
2、病魚體表腫脹,部分鱗片向外張開似松球,鱗片基部水腫,其內部積聚著半透明或含血的滲出液,致使鱗片豎起。在鱗片上稍加壓力就會有許多水狀液體從鱗片基部噴射出來,鱗片也隨著脫落。有時伴有鰭基、皮膚輕微出血、腹部膨脹等癥狀。熱帶魚患病多因頻繁換水所致。
3、豎鱗病主要是由點狀極毛桿菌感染引起,常出現在冬季水溫比較低,或者是換水是巨大的水溫差異引起的。患病的魚兒體表會變得粗糙,鱗片也會脫落,在鱗囊中還會含有半透明或帶血液體。
二、如何治療金魚掉鱗
1、金魚掉鱗以后很容易感染細菌,分開飼養以后建議在水中加入少量食鹽,或者20萬單位青霉素(一小瓶為80萬單位),并且多曬太陽,減少喂食量。
2、換水是不可以因魚有病而天天換,除了要控制好水質也要控制好魚糧的份量和溫度,換水時放一些除淥水、消化細菌、海鹽、青霉素,這些都是消毒新水里的有害元素,過濾兩個小時,然后在濾槽內放活性碳或陶瓷環這可以凈化水質和除腥味。注意新水加藥物后最后隔一個晚上在倒入魚缸。一個星期內有無好轉。
3、如魚只不幸發生立鱗癥時,則需開始對缸中進行換水、調整缸中的水質及更換舊濾材等工作,來減輕水中有害物質對魚只的二次傷害。從發現魚只的活動量降低及食量減少時就要特別注意了,因為初期時鱗片只會有稍微的掀翹,若能在初期發現便實時的給予治療,實為最有效的治療時期。 可以50升的水對1克的黃粉、慶大霉素來進行藥浴,然后再將溫度調升至30℃,請注意缸中藥色、水質的干凈度并提供充足的打氣量,如果24小時內水色變得混濁不清,便需立刻酌量換水,并以活性碳濾除,待水質清澈穩定再重新加藥治療。
4、藥浴3天后即會有明顯的改善,此時可用活性碳置于濾槽內將藥濾除,再重新下藥會有很好的療效。(濾除藥后的活性碳切記要移除拋棄),一星期后便可開始換水1/3及少量喂食。在魚的食量及鱗片狀態明顯平順正常后,即表示恢復健壯,雖然此時鱗框邊緣會有些許焦狀黑褐色中毒癥狀,但不受影響,約10天排毒即可回復原來的光澤。
在發現家中金魚有掉鱗的情況以后,應積極治療,按照以上方法操作,如果覺得自己可能應付不了,可以請教專業人士進行幫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