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紋守宮白化類型的區別
基因,品系與花色Normal,High-Yellow
最早是指那些野生(Wild-type)的個體,但現在市場上真正野生的個體并不多見,多數是指未經過人工選擇性繁殖,仍保持原種體色的個體,通常以灰褐色為底色,或者以灰褐色和淺黃色呈橫帶狀相間,特點就是黑點遍部全身,才有的豹紋之稱。另外有些帶有隱性基因的個體如Albino Het(白化隱性基因),Patternless Het等,也會顯現出普通個體的外表.
High-Yellow(高黃)
我們所謂的高黃其實很多是從Normal里選擇性繁殖的(Selective breeding),灰褐色部分會被明黃色代替,全身大部分為黃色,同時伴有黑點(Black spotting)
Tangerine, Hypo-Tangerine ,super-hypo tangerine, Carrot Tail
這些帶有橘化基因的個體我們可以放到一起來說。Hypo 是“Hypo-melanistic”的簡稱,意思是缺少黑色素的意思,Tangerine就是指橙色。Carrot Tail就是我們所說的蘿卜尾,指尾巴帶有紅色的個體,從尾巴根部開始,紅色的部分有多有少,它可以出現在多種品系(Morph)上,如Albino, Patternless, Hypo-tangerine等.
我們可以根據個體表現色的不同來給他們命名,Tangerine spotting為全身橙色,并帶有黑點的個體;Hypo-tangerine 為全身橙色,頭部有黑點,但身上較少;Super-Hypo-Tangerine 是典型的選擇性繁殖的成果,全身為鮮橙色,身上沒有黑點,Baldy則頭上也沒有黑點,是很完美的個體。
這里要說明的是,剛剛孵化出Hypo-tangerine幼體,變化很大,Hypo也是在逐漸生長中顯現出來的,黑點會隨著成長逐漸退去。Carrot Tail有的時候在亞成體才會顯現,只有在成體之后個體才會穩定,亞成體的外觀變化系數也是很大的,這和飼養的環境和本身的基因都有關系。另外Tangerine由于攜帶橘色基因的差異,表現出來的顏色也有深有淺,有明有暗,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判斷一只個體的品質也不能光靠品系一點來看。
Albino Strains (Tremper, Rainwater, Bell)
三種白化豹紋守宮分別是由三位私人爬蟲繁殖家(Private Breeder)繁殖出來的,并由他們的名字來命名。Tremper, Rainwater(Las Vegas), Bell.三種基因均為隱性,并且相互獨立,.白化豹紋守宮對光線比較敏感,在飼養時要特別注意,應避免強光的照射。Tremper Strain:
Tremper Albino是市場上出現的第一種白化豹紋守宮,現在已經很普遍,其特點是顏色較深,花紋接近于淺咖啡色,也有人稱為巧克力白化,但現在Tremper Albino個體的顏色也是有深有淺,也有呈亮白色的個體,其原因主要是由孵化時的溫度所決定的。同樣眼睛的不同顏色也會出現在Tremper Albino上,淺色,褐色,紅色,也是由于孵化期溫度所決定的,有的個體在幼體時是紅色的,隨著成長也會轉變成普通的顏色。
Rainwater Strain:
Rainwater Albino 是繼Tremper Albino只后第二個被繁殖出來的白化基因,顏色要淺的多,身上的花紋不太規則,有的時候光從外表來看幼體很難判斷是哪個品系,由于選擇性繁殖的成果,很多白化都帶有橘化的基因,品像日趨完善。但有一點要注意,目前在中國市場上Rainwater Albino還是很少見,我們見到的白化幾乎都是Tremper Albino.
Bell Strain:
Bell Albino在豹紋守宮世界還是最少有的,他的顏色也是較其他兩種最深的,并且身上伴有點狀花紋。眼睛的顏色也是最紅的,甚至在成體中也有保持紅眼白子。
Patternless
Patternless是豹紋守宮界第一個被繁殖出的隱性基因,當時在初入市場時曾用過Leucistic(白化的)來命名,盡管暴風雪Blizzard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白化,當暴風雪被繁殖出來之后,Leucistic被更名為Patternless(無花紋的),也就是國內所稱的青白化。 Patternless在幼體時,身上呈現明黃色,并伴有雨點狀的不規則花紋,全身沒有黑點,隨著個體長大,點狀花紋會逐漸退去,但也有保持住的,成體身上顏色也有不同,同樣根據個體差異有深有淺,基本上呈淡青色或淺黃色。同樣由于選擇性繁殖的結果,會出現表現色為Tangerine和Carrot Tail的高品質個體。
Patternless Albino(rainwater)
Patternless Albino是新培育出來的品系之一,它是結合兩種隱性基因Patternless和Albino為一身的個體,身體用明黃色取代了Normal Patternless顏色暗的不足,有的個體還出現了Carrot tail。Patternless Albino多數是有Rainwater Albino培育出來的,要比Tremper Albino穩定,其原因還不太清楚,如果有耐心的朋友感興趣,不如自己嘗試繁殖一下。
暴風雪(Blizzard , Banana Blizzard)
暴風雪是一種隱性基因,可以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白化體,通體白色,毫無瑕疵。香蕉暴風雪(Banana Blizzard)是用暴風雪和Paternless相配,再用 子代回配,產生的1/16可能性的個體。身上成淺黃色,其他部位為白色。我們可以從幼體來看出它和Patternless的區別。還有一種Blazing blizzard,則是由Tremper albino和暴風雪相配,再用子代回配,產生的1/16可能性的個體。
森林,直紋(Jungle, Stripe)
傳統的豹紋守宮身上的花紋是呈橫向的帶狀條紋(Normal Banded),Jungle的花紋則呈縱向或不規則的花紋。同樣會出現很多品系(Morph)身上,像 High-Yellow, Tangerine ,Albino等。
直紋(Stripe)
直紋其實是森林的一個變種,它是從頸部開始一直到尾巴有兩條縱向的帶狀深色花紋,通常為黑色,有些高品質的個體還會出現橘色的條紋。
陽光(Sunglow)
Sunglow 絕對可以稱的上豹紋守宮里的貴族了,其實也很好理解,Hypo-Tangerine 的白化體是Hybino,那么Super-hypo-tangerine的白化體就是Sunglow了。在國外的價格,幼體都會在650-850美金左右。
A.P.T.O.R
Tremper先生的又一力作,A。P。T。O。R分別代表Abino,Patternless,Tremper,Orange,他結合了多種基因和表現色為一體,包括:白化,無紋,巨人,橘化,蘿卜頭,蘿卜尾。另外Tremper先生提到這里的Patternless是一種新的Patternless基因,和最初的是有所不同的。目前又新培育出了紅眼睛的A.P.T.O.R被命名為R.A.P.T.O.R,剛好組成了暴龍(Raptor) 這個英文單詞,可能Tremper先生一開始就有此用意吧,所以才用兩個字母O,R來代表橘化。同樣A.P.T.O.R.的價格也是居高不下。
豹紋守宮幫忙介紹一下
豹紋守宮(Leopard gecko)學名為Eublepharis macularius, 原產地分布在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印度等地。因其性格溫順,飼養簡單,加上人工繁殖后產生了多種鮮艷體色,引起了廣大爬蟲愛好者的興趣,尤其近兩年來在我國爬蟲市場迅速升溫,更是本人最喜愛的 .
基本概況
豹紋守宮(Leopard gecko)學名為Eublepharis macularius, 原產地分布在巴基斯坦,伊朗,阿富汗,印度等地。因其性格溫順,飼養簡單,加上人工繁殖后產生了多種鮮艷體色,引起了廣大爬蟲愛好者的興趣,尤其近兩年來在我國爬蟲市場迅速升溫,更是本人最喜愛的守宮品種之一,下面就我個人對豹紋守宮的認識及飼養經驗與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給需要的朋友一些幫助。
飼養前的準備
當您準備飼養某一種類爬蟲之前,都應該去詳細了解它的基本信息,如飼養方法,飼養難度,及照顧重點。當一切充分準備好后,再去購入,這樣才會減少在飼養中所遇到的問題。豹紋守宮和大多數守宮一樣,屬于夜行性,白天的大部分時間都躲在洞穴里睡覺,到了晚上才開始活躍起來,進行覓食。它們活動的區域不是很大,所以飼養箱可以選擇長度在40-60CM之間,高度要求也不大,因為是地棲性的緣故,他們不是很愛攀爬到高處。相反,如果空間過大,或空闊,他們反而會感到緊張不安。底材方面,對成體來說,進口的無菌爬蟲沙是個不錯的選擇,干凈衛生,顆粒小,可以幫助他們消化,有的鈣沙還可以幫助補充營養,豹紋守宮雖然有舔食沙子的習慣,但成體可以很容易的將它排除體外。另外樹皮墊材報濕效果好,也是選擇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幼體的飼養不提倡用爬蟲沙,一般家用的餐巾紙就可以,收拾起來也方便。躲藏山洞是必要的,因為白天大部分時間它們都在里面呼呼大睡,我們可以選擇那種半開式的以增加觀賞效果,可以經常觀察你的守宮身體狀況。放置一個水盆供它們飲用,也可再加一個營養粉或鈣粉小盆,一般情況它們會自行舔食,但要根據個體而言。喜歡造景的朋友可以再增添一些沉木或者沉積巖作為裝飾。豹紋守宮是很愛干凈的,健康的個體會在離它們洞穴較遠的地方排泄,我們掌握它們的習慣后,就可以在那個地方放上個塑料盒或鋪上餐巾紙,這樣清理起來很方便,又不會把環境弄臟,大家不妨可以試一下。
溫度保持在20-32度之間,早晚要有溫差,在冬天加溫的情況下,也要保持飼養箱內的溫差。加溫裝置可以用加熱墊進行底部加熱,這樣對它的消化會有幫助,但要注意加熱墊不要直接接觸到它們的皮膚。對濕度要求不大,早晚在四壁噴一下水即可。但蛻皮的時候要加大濕度。當我們了解它們的基本飼養情況后就可以選擇購入了。
豹紋守宮的選擇
豹紋守宮雖然體格健壯,不宜生病,但一旦有了腸胃問題,或是不吃東西,治療起來非常麻煩,有的即使好轉,在以后的發育過程也不是很好,所以在開始選擇購入時,個體的狀態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通過外觀來判斷它的狀況,豹紋守宮會把營養儲存在他的尾部,健康狀況良好的個體,尾巴肥碩,四肢粗壯,眼睛有神,看到動的食物會有反應;相反,一些長期不進食的個體,尾巴細的像牙簽,四肢,軀干也是瘦的皮包骨頭,經常會閉著眼睛,很沒精神,其實它們是很痛苦的,如果您剛剛接觸守宮最好不要選擇這樣的個體,要幫它們回復真的不容易,這些都是我們在運輸過程中條件差,或是照顧不周造成的后果。
喂食管理
我們喂食豹紋守宮時和大多數爬蟲一樣,一定要有規律,并掌握適當的量,切記不要想起來就喂很多,想不起來喂就一連餓很長時間,這樣對它們的生長很不好。食物我們可以用去了 大腿的蟋蟀,大小要和豹紋的大小成比例,一般是頭部1/3大小,利于它們吞咽,一次不要喂很多,一般成體每次3-4只,每隔兩天喂一次就可以。亞成體每隔一天喂一次,2-3只蟋蟀。幼體生長較快,每天喂1-2只很小的就好。另外人工孵化的玉米蟲也是不錯的選擇,食量由主人自己掌握,切記不要喂的過飽。我們不提倡喂面包蟲,僅僅在食物來源缺乏的時候,因為長期喂面包蟲會引起營養不良,并有依賴性,以至于不愛吃別的食物。飼養蟋蟀同樣要注意喂食的多樣化,添些營養粉之類的,從而把蟋蟀作為一個載體,間接給豹紋守宮補充營養。此外,幼體由于生長速度快,對鈣的需求更是大,最好每隔一天要在食物中添加鈣粉,結合D3水,使它們更容易吸收,相反,如果一味的喂食而營養跟不上,幼體很容易得上佝僂病,俗稱軟骨病,尤其是先從后腿開始,而一旦發現癥狀已經為時太晚,有的個體可以通過及時補鈣來恢復,有的個體將造成終生殘疾。所以我們在飼養中要注意這一點。
蛻皮
豹紋守宮和其他爬行動物一樣,經過自身的生長來蛻掉舊皮,一般來說,蛻皮的頻率和個體自身的生長速度有關,成體來講,成長比較穩定,健康的話,平均一個月蛻一次皮,幼體和亞成體根據喂食的情況生長速度較快,我的亞成體豹紋每個月會蛻2-3次,但前提是營養和鈣質要跟的上,這里值的要提的是,豹紋守宮在蛻皮的時候對空氣的濕度要求很大,我們可以用加濕山洞來彌補,只是在它們蛻皮的時候來用,因為平時它們并不喜歡待在里面。相反如果環境太干燥,會造成它們蛻皮困難,尤其是腳趾上的皮,它們有時會用嘴來咬,甚至把自己的腳趾也咬下來,然而斷趾后是很難再生的,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它們蛻皮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如果腳趾還有殘留的皮掉不下來,我們可以用水泡一下,幫助它們成功蛻皮,但不要用力撕身上的,因為開始階段和皮膚連接很緊。
性別
豹紋守宮雌雄的辨別比較容易,成體雄性的判定可以借由觀察泄殖孔上方的V字形排列的股孔和下方的兩個凸起來確認,雌性沒有這些特征。成體可以直接用肉眼分辨性別,但4個月以下的初生幼體就需要用放大鏡才能夠觀察到股孔。
豹紋守宮的繁殖
豹紋守宮8個月可達性成熟,成熟的雌性每年可產卵3-4次,每次兩枚。我們在選擇配種時,要選擇1年以上的種公,種母,尤其是雌性如果過于年輕會不發情,即使懷孕有時也只會產下一個卵,甚至在產卵時難產。所以要選擇身體健壯,成熟的雌性做為種母,公母分配比率可以是1:3或1:4,發情期從每年開春開始到秋天都可***,***時,雄性的尾巴會開始振動向雌性表示愛意,雌性如果欣然接受會同時把尾巴翹起來,如果雌性守宮撕咬或逃跑,則表示不發情,應馬上分開。如果***成功后,雌性的活動明顯減少,要單獨飼養,懷孕期為一個月左右。
孵化材料可選用蛭石和珍珠巖,孵化溫度為28-32之間。孵化期為50-60天左右。
任何爬寵的飼養經驗都是一種積累,許多具有學術性的爬文可能在細節上沒有詳細的介紹,以下是我在幾年中飼養豹紋守宮的一點心得,其中也碰到過養不好自己喜歡的個體而痛心,總結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給新手一點啟發或者借鑒!老手的話大家一起探討!
豹紋的進食和蛇有差不多的道理
野生的腸胃功能很強,但是幾代人工繁殖飼養以后退化成”掌中玩具型”適應能力不強,個人感覺普通色也就是原色比顯性的基因(高黃,橘化,蘿卜尾)強一點,而這些又比隱性的基因(白化,橘白化)強一點。
有個別的吃了過頭自己知道停止,并且從第二天開始不再有食欲
但是大多數他都會不自覺地不停的吃,而導致嘔吐和腹瀉
一般我們看到他迅猛的捕捉蟋蟀就一而再再而三的逗他給他吃,這樣就跟人一樣暴飲暴食導致腸胃受傷,所以幼體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個比頭部小的,亞成體每天一次2只跟頭部差不多的夠了!一般在他活動能力最強的傍晚(也就是你自己吃晚飯前)喂食比較好!并讓它形成規律。白化的眼神不好,可以用鑷子夾住蟋蟀送到他嘴邊,不然他就自己亂撞頭或者一直捉不準!
幼體的豹紋從出生開始一直吃小蟋蟀,但是如果突然更換成面包蟲或者其他小甲蟲即使是退了皮的也會因突然不適應而腹瀉!所以要權衡是否有勇氣冒險!
如果有輕微傷到腸胃的話他自己靜養3天左右就好了
嚴重的話就會導致慢性或急性的腸胃炎 ,如果不用藥物治療就會越來越瘦,拒食而死 。
我還嘗試過在發現輕微腹瀉時將墊材更換成沒有肥料的山泥,在花市有賣得那種黑色的無黏性的土,放到光線暗的地方讓他自己調整,不要放水盤和噴水,因為加熱墊到30度左右山泥中有水分蒸發,原理就是野生的豹紋也會從中舔食到它需要的礦物質或者靠泥土的張力將腹中毒物帶出!我自己的2條豹紋就是這樣治好的,當然這樣只是針對輕微癥狀的辦法,嚴重的靠土辦法是不行的拉!
個人覺得有的豹文叢小養大都沒啥問題 ,甚至順利得到了成體,但是有一天突然因為吃到不干凈得水和昆蟲或者舔食了自己的排泄物,可能沾到大腸桿菌 或沙門氏桿菌等等細菌,就會突然拉水便,因為低等動物只有這類感染沒有像哺乳動物那么復雜的病,還有就是突然溫差太大或者受到過分的驚擾被顛來倒去的運輸等也會導致嘔吐或者腹瀉!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拉水便其實也都是一種自我保護,跟所有求得生存的動物一樣,生物都有自我修復的功能!想要把腸內有害細菌全部排掉!所以以開始發覺并不用特別緊張而用藥,只需要將他在洞穴中靜養幾天或者用報紙遮住飼養盒不讓他受到驚擾,保持恒溫30度左右!每天噴點水提高濕度!夏天也可以用加熱墊和溫控保持!
有的時候人無法立刻發覺情況,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單獨飼養 ,每天觀察大便 :
如果是干得黑色加上一點白色尿酸就正常,并且但中沒有蟋蟀的原型或零件(如果有也是消化不良得表現需要停食調整),如果黃色或者帶很多水分就是腹瀉了,有時也會像面糊一樣一灘,青色和綠色的話就是細菌感染了屬于嚴重急性的要用藥!水份越多問題越嚴重!
如果發現有整只蟋蟀或者包裹著粘液得蟋蟀,就是嘔吐出來的,說明蟋蟀可能太大只難以吞咽,也有可能是被蟋蟀刺到喉嚨!一般豹紋都是將昆蟲從頭部開始吞咽的,這樣便于消化的時候舒服點不會卡到喉嚨,但也有捕捉的時候從尾部開始倒吞!所以最好拔掉大腿和泄殖腔保險點!
鈣粉的添加應該從幼體就開始,可以先沾在蟋蟀上喂食,也可以用小點的瓶蓋薄薄少量的一層,讓他自己舔食。但是由于幼體的環境濕度要高一點經常噴水所以本人一直用沾在蟋蟀上的辦法!受潮的或者被大便污染的鈣粉就不好在舔食了!
就是因為人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可能現在人工飼養得爬爬都很嬌氣,呵呵!他們的后代更是如此! 一般情況的調整:要立刻停食靜養3天以上 (豹紋一陣子是餓不死的,只怕沒有排凈細菌又吃進東西而導致惡化,不停的腹瀉而虛脫)
3天以后,先用蟋蟀隔著玻璃逗引看他是不是有強烈的食欲在決定喂食 ,撲上來和跟著蟋蟀不停的追捕的話就說明恢復的差不多了,先喂一只沒有翅膀的小個的蟋蟀從而減輕腸胃的負擔,不要因為他要吃就多給他,而導致腸內細菌繁殖或重蹈覆轍加重病情!
還有防止嘔吐的處理就是,每當豹紋身體開始發白皮皺褶就是要退皮了,他會撕咬自己的皮并且吞下,因為爬蟲自我保護的***提醒他不能讓天敵發現自己的行蹤!他的皮像塑料紙似的并不能被完全消化掉,因此不久就要被排泄出來:白色的一團。因此,退皮前就不能再喂食,提高環境濕度或者用小盒子給他泡水幫助順利退皮,不至于將自己的腳趾咬掉!如果沒有觀察仔細而又喂食的話,加上他吃自己的皮就會太多而腸胃不舒服!
所以要定時,定量,勤換墊材和飲用水, 每天觀察,最好旁邊做好記錄對照!說是豹紋容易飼養,以上要堅持每天做到卻也真是精神可嘉!我也是這樣慢慢的淪為“爬奴”不過每天形成規律,養成習慣也好!從付出心血當中體驗樂趣,這樣飼育的爬蟲自己才會有成就感!
豹紋守宮
學 名 Eublepharis macularius
原 產 地 巴基斯坦,印度,伊朗,阿富汗
棲息環境 沙漠邊緣地區
體 長全長18-25公分
適 溫 攝氏22-32度
有許多人想嘗試飼養蜥蜴,卻又無法習慣一般蜥蜴兇惡的外型,對他們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豹紋守宮.因為它們對于環境的要求不高,體型也不大,又容易飼養與繁殖,價格是中,性情也很溫馴,體色又有著豐富的變化,也不愧是最廣受歡迎的守宮類.
豹紋守宮屬于Eublepharis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一科的守宮都擁有一般守宮所沒有的眼 瞼,而它們的學名Eublepharis也正是眼皮的意思.美國的繁殖場經過多年的培育,早已培育出許多特殊的體色,以目前來說,最熱門的品種便是被稱為Tangerine的橘化Hypo無斑紋再加上大紅尾巴的蘿卜尾品種,由于產量稀少,供不應求,價格一直 居高不下,每只都是身價 美金300元以上.臺灣目前已經有少量引進這種最高級的個體.另外最新培育出的體色就是國外稱為‘Snow白雪’的個體,價格與橘化個體相當,比一般高黃個體要貴上許多.這是一種底色純白加上黑斑的體色另有一番風味.至于最高級品種,Sunglow,陽光,更是只能看看就好,每只要價高達1,500美金,相當驚人.
在人工飼養時,可以完全喂食蟋蟀與面包蟲.飼養缸的底材以矽砂或宜蘭石為底層,上面鋪上爬蟲專用細沙.準備飲水盆和放置鈣粉與維他命的小盤,供它們自行舔食.加上沉木或石塊供躲藏,再種上幾棵沙漠植物就能布置出一個十分自然的飼養環境.體格強健的豹紋守宮通常都會選擇離棲息處比較遠的固定角落排泄,所以飼養缸也很容易清理.也由于是夜行性,所以不需要特別的UVB燈光.雖然豹紋守宮腳趾上沒有吸盤,無法爬上光滑的玻璃表面,但是還是有細小的爪子可以很方便的游走于粗糙的表面上,所以飼養缸還是最好要加蓋以防脫逃.幼體時可以多只混養,但成體則雄性需要單獨飼養或與多只雌性共養.
豹紋守宮和其他爬蟲一樣,也常發生拒食的毛病,經常拖上2-3個月瘦到皮包骨才死亡,目前仍然無法確定造成的原因,也很難治療,根據國外的說法是由于濕度過低的緣故,可以試試將拒食的個體單獨飼養在濕度較高的環境中,有些個體還是可以恢復進食的.也可能是因為腸胃炎造成.在購買時最好先確認會進食的個體才買.
豹紋守宮的繁殖季節很長,大約有七八個月之久,由秋季到春季都可以***,雌雄的辨別可以觀察泄殖孔上側的股孔和下側的凸出而定.雌性都沒有這些特征.成體可以肉眼看出,幼體則需要借助十倍以上的放大鏡才能觀察到.只要初生滿一個月以上就可以看得出來.雌性每季可以產卵3-4次,每次產兩顆卵,由于是無黏性的卵,所以可以很容易的移到孵蛋器中孵化.約50-60天 可以孵化.未***的卵約一周左右就會變黃腐敗,***卵則保持白色并且會稍微漲大.最適宜的孵化溫度是攝氏28.9-30.6度,孵化的幼體雌雄數目相當,較高的溫度則 產生較多的雄性,溫度較低則產出多數的雌性.重要的是溫度最好不要超過32度,否則胚胎容易死亡.
孵化的幼體體色為白底黑棕色環狀花紋,隨著成長色環逐漸被斑點取代,到成年時則完全轉變為通體豹斑,這也就是豹紋守宮之名的由來.近年來因為豹紋守宮的培育已達成熟的階段,因此繁殖場將重心逐漸轉移到豹紋的近親肥尾守宮(Hemitheconyx caudicinctus)身上.目前也已經培育出多種變異體色和白化種,肥尾守宮產于非洲西部,但習性與豹紋相似,只是在飼養上和繁殖上比較困難,對老手來說,也算是一種具有挑戰性的守宮種類.
豹紋守宮種類
豹紋守宮品系
Normal,普通,最原始的野生豹紋守宮,顯性基因。
High-Yellow,高黃,體色呈現淺黃的品系,顯性基因。
Tangerine,橙化,體色呈現不同程度橙色的品系,顯性基因。
Hypo(Hypo-melanistic),黑點很少的個體,顯性基因。
Carrot-tail,蘿卜尾,尾巴帶有不同程度紅色的品系,顯性基因。
Carrot-head,蘿卜頭,頭部帶有橙紅色的品系,顯性基因。
Baldy,頭上無斑點的品系,顯性基因。
Albino,白化品系的統稱,隱性基因。
Tremper albino,美國老大爺川普爺爺發展出的白化品系,隱性基因。
Bell albino,繁殖者貝爾發展出的白化品系,隱性基因。
Rainwater albino,拉斯維加斯的繁殖者發展出的白化品系,隱性基因。
Patternless,無紋輕白化,體色呈黃色或青色,隱性基因。
Patternless albino,無紋白化,同時結合了無紋青白化和白化兩種隱性基因的品系,雙隱性基因。
Tangerine albino,橙白化,體色呈現橙色的白化品系,隱性基因。
Blizzard,暴風雪,通體白色的品系,隱性基因。
Banana Blizzard,香蕉暴風雪,特色微黃色的暴風雪豹紋守宮品系,隱性基因。
Blazing Blizzard,白化暴風雪,同時結合了暴風雪和白化兩種隱性基因的品系,雙隱性基因。
Hybino,無斑紋橙白化,Hypo-Tangerine albino,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
Super hypo tangerine carrottail,臺灣俗稱的蘿卜尾豹紋,顯性基因。
Sunglow,陽光,美國urban gecko出品的顏色極端橙紅的橙白化品系,隱性基因。
Gaint,巨人,體型巨大的品系,等位基因。
Super Gaint,超級巨人,含有2份gaint基因的巨人系豹紋守宮,等位顯性基因。
Snow,白雪,體色黑白分明的品系,等位基因。
Super Snow,超級白雪,含有2份snow基因的白雪系豹紋守宮,等位顯性基因。
Snake eye,蛇眼,眼睛為一半黑色一半白色的品系,隱性基因。
Eclipse,日蝕,眼睛為全部黑色或紅色的品系,隱性基因。
L***ender,薰衣草,新開發出的品系,體色呈淡紫色,隱性基因。
Enigma,英格瑪,體色是如同密碼般不可預測的復雜花紋,復合基因。
A.P.T.OR,暴龍,Albino Patternless termper orange,川普老大爺開發出的同時含有tremper albino,Tangerine,Patternless,Carrot head,Carrot Tail,Strip和Jungle等基因的超級基因工程創造出的怪獸級產品,復合基因)
R.A.P.T.OR,紅眼暴龍,比Aptor還多了紅寶石般的全紅眼睛,Ruby-eyed Albino Patternless termper orange,復合基因。
豹紋守宮,學名:“Eublepharis macularius” macularius意思是“有斑點的”,拉丁名為“Eubiepharinae”翻譯為“真的眼瞼”,屬于蜥蜴亞目動物,有可移動的眼皮,所以大部分爬蟲飼主稱它為“eyelid geckos”有眼瞼的守宮,沒有腳趾墊。棲息于平地至山地間,凡多巖荒地或草原區等均考見其蹤跡。地棲型,以一只雄性守宮為中心,采多妻制的生活形態。在繁殖期間,雄性會為爭奪配偶而展開激烈的爭斗。白晝多藏身于巖縫間,至入夜后才外出覓食。一季可產卵1-5次,每胎可產1-2顆卵,40-60天即可孵。
分類有:
Normal,普通,最原始的野生豹紋守宮,顯性基因。
High-Yellow,高黃,體色呈現淺黃的品系,顯性基因。
Tangerine,橙化,體色呈現不同程度橙色的品系,顯性基因。
Hypo(Hypo-melanistic),黑點很少的個體,顯性基因。
Carrot-tail,蘿卜尾,尾巴帶有不同程度紅色的品系,顯性基因。
Carrot-head,蘿卜頭,頭部帶有橙紅色的品系,顯性基因。
Baldy,頭上無斑點的品系,顯性基因。
Albino,白化品系的統稱,隱性基因。
Tremper albino,美國老大爺川普爺爺發展出的白化品系,隱性基因。
Bell albino,繁殖者貝爾發展出的白化品系,隱性基因。
Rainwater albino,拉斯維加斯的繁殖者發展出的白化品系,隱性基因。
Patternless,無紋輕白化,體色呈黃色或青色,隱性基因。
Patternless albino,無紋白化,同時結合了無紋青白化和白化兩種隱性基因的品系,雙隱性基因。
Tangerine albino,橙白化,體色呈現橙色的白化品系,隱性基因。
Blizzard,暴風雪,通體白色的品系,隱性基因。
Banana Blizzard,香蕉暴風雪,特色微黃色的暴風雪豹紋守宮品系,隱性基因。
Blazing Blizzard,白化暴風雪,同時結合了暴風雪和白化兩種隱性基因的品系,雙隱性基因。
Hybino,無斑紋橙白化,Hypo-Tangerine albino,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
Super hypo tangerine carrottail,臺灣俗稱的蘿卜尾豹紋,顯性基因。
Sunglow,陽光,美國urban gecko出品的顏色極端橙紅的橙白化品系,隱性基因。
Gaint,巨人,體型巨大的品系,等位基因。
Super Gaint,超級巨人,含有2份gaint基因的巨人系豹紋守宮,等位顯性基因。
Snow,白雪,體色黑白分明的品系,等位基因。
Super Snow,超級白雪,含有2份snow基因的白雪系豹紋守宮,等位顯性基因。
Snake eye,蛇眼,眼睛為一半黑色一半白色的品系,隱性基因。
Eclipse,日蝕,眼睛為全部黑色或紅色的品系,隱性基因。
L***ender,薰衣草,新開發出的品系,體色呈淡紫色,隱性基因。
Enigma,英格瑪,體色是如同密碼般不可預測的復雜花紋,復合基因。
A.P.T.OR,暴龍,Albino Patternless termper orange,川普老大爺開發出的同時含有tremper albino,Tangerine,Patternless,Carrot head,Carrot Tail,Strip和Jungle等基因的超級基因工程創造出的怪獸級產品,復合基因)
R.A.P.T.OR,紅眼暴龍,比Aptor還多了紅寶石般的全紅眼睛,Ruby-eyed Albino Patternless termper orange,復合基因。
選擇豹紋守宮需要注意什么地方?
通常的話,找一個靠譜的商家比如GOODSHOP,就解決了許多煩惱,其次要注意:
一、眼睛飽滿明亮,眼角沒有沉淀物,如果眼睛出現凹陷或污濁,眼睛不能睜開或不情愿睜開都是有問題。
二、嘴巴不能有腐爛,口鼻部沒有擦傷或是看似乾酪的***。
三、食欲良好,尾巴肥大,會餓死的守宮有瘦長的尾巴,通常可以看得見肋骨及脊椎,腿很瘦長,像這樣子已經在死亡邊緣。
四、檢查守宮身體是否有損傷,不可選擇有自割痕跡的守宮,有痂的守宮可能有傳染病。
五、檢查四肢有無缺少趾頭,這種現象常有,因為同類偶爾會互相打架,若手指及腳趾腫脹,那就可能有傳染病,細菌感染會導致腳趾頭掉落,長期的脫皮不完全,也會造成腳趾掉落。
六、檢查體外寄生蟲,一般寄生蟲大多出現於守宮腹部,且會在鱗片下挖刺并吸血,約為鹽巴顆粒大小。扁蝨稍大些,通常為紅色或褐色,它們會產生一些像粉刺的腫塊,以四肢基部最容易發現。
七、消化系統是否出了問題,通常在排泄口附近會看到乾掉的糞便或沾黏底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