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鸚鵡魚吃什么飼料好?
紅鸚鵡魚屬于肉du食動物zhi,可以喂養小魚小dao蝦之類的。
中 文 名內紅鸚鵡
英 文 名 Multicolor Lubbock's Wrasse
拉丁學名 Cirrhilabrus lubbocki
地理分布印度洋
繁殖方式 卵生容。
習 性 性情溫和
體形特征 長達7.5(厘米)。雄魚是亮黃色及紅色身體,藍色,褐色及白色顏色搭配。雌魚不像雄魚那樣有粗斑紋。當求偶時,雄魚的顏色將更加艷麗。
食 性 肉食
護 理 水溫: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150升以上裸缸或珊瑚缸飼養,躲藏的地方是需要的。紅鸚鵡不會騷擾其他魚和珊瑚,是一種適合放入珊瑚缸的魚。這種魚喜歡跳躍,因此加一個密封蓋是必需的。當剛入缸時,可以用活的鹽水蝦誘其開口。食物包括各種飼料蝦,及其他動物性餌料。
血鸚鵡應來該喂食專用的增紅飼料源。飼料的好壞除了品牌之外,也可以從氣味上辨別。好的飼料不僅色澤紅艷,而且聞上去會有一股濃郁的魚蝦鮮味。血鸚鵡發白一般是飼料喂食不當造成。但也不排除患病的可能,在水中適當加入“黃粉”(殺菌劑),可以有效避免細菌感染、寄生蟲等問題。如果魚缸中只是飼養血鸚鵡,那么可以把照明燈換成紅色光,觀賞效果會更好。如果沒有紅色燈管,可以用紅色的塑料袋纏在白熾燈管上。
喂鸚鵡魚什么飼料長的快
鸚鵡魚壽命可達4~5年
生物學特性;原產臺灣,是由紅魔鬼和紫紅火口魚雜交而成。鸚鵡魚的來歷原來是商業機密。據說是臺灣的蔡建發偶然將紅魔鬼和紫紅火口雜交得到。但由于鸚鵡魚是不同品種間的雜交種,所以雄性血鸚鵡是不具備生殖能力的。魚卵的染色體也就無法整齊配對,所以胚胎不能發育成為仔魚。用雄性的火口、紅魔鬼為鸚鵡卵***,理論上是應該可以的。有些雌鸚鵡還能和羅漢雜交。鸚鵡魚在仔魚時期并不具有成年鸚鵡的形態,三周后仔魚的外型才會逐漸變化:頭部隆起,身體變圓,體色也由黑變灰再慢慢變紅。壽命可達4~5年,但3年以后的鸚鵡魚生理機能就會出現衰老癥狀,失去觀賞和商品價值。
品種:(1)血鸚鵡:體色血紅,體幅寬厚尾柄短。嘴臉象鸚鵡:大眼,嘴巴小巧,最大體長20厘米(2)金剛鸚鵡:血鸚鵡的變種,頭頂有肉瘤隆起,大紅色、體長可達30厘米以上,壽命8年左右。(3)紫鸚鵡:選擇強健的血鸚鵡個體,喂給特殊飼料進行人工增色的血鸚鵡。(4)一顆心鸚鵡:利用手術的方法剪掉仔魚尾巴的血鸚鵡,倒立時看象心的形狀。(5)獨角仙鸚鵡:采用手術的方法,把仔魚背鰭的前端修剪成犀牛角的樣子的血鸚鵡。(6)糖果鸚鵡:用注射的手法使血鸚鵡變紫、藍、黃、橙顏色。但顏色不耐久。此外還有激光染色的吉、福、財、壽等字樣血鸚鵡魚,。
養殖方法:水溫21度~35度,以25~30℃最好。鸚鵡魚比較喜歡新水,每天應該盡可能換1/5的新水。如果水質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經常換水。由于遺傳基因的因素,血鸚鵡的呼吸系統是不夠完備的,其功效也只有其他魚類的一半,所以鸚鵡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性情溫和。食量很大,雜食性,紅蟲、豐年蝦、面包蟲、小魚、水蚤、蚯蚓、顆粒等相當多的飼料都可以喂給。每天可以喂兩到三次。為保證體色的鮮艷,應該經常投喂“寶增紅”之類的飼料。新魚入缸因為水質的突然改變會有變色,適應環境和調整水質以后會逐漸好起來的。最好先不要在血鸚鵡的缸里混養其他品種的魚。水族箱中最好設大型水草、陶罐、沉木用來讓鸚鵡藏身。但是經過人工訓練的鸚鵡魚可以改變膽小的習性:經常敲擊水族箱,使鸚鵡魚形成習慣;可以只投喂一半的食物,逼迫他們出來覓食;和膽量大些的魚混養,帶動它們活動。鸚鵡魚的領地意識很強,經常會看到它們同類之間在打架,增加飼養的數量就會減少打架的現象。由于性情活潑好動,鸚鵡還喜歡搬弄底沙。
可與瑪麗、珍珠、劍尾、麗麗。神仙魚混養;可以和溫和的大型魚一起飼養。也可以從小就和體形小一些的羅漢混養,這是因為他們領地意識很強的緣故。加入青霉素、甲基藍后也會使鸚鵡魚體色變淺。增加光照、加強過濾、加厚濾材、加溫到28度都是保持體色的切實可行的方法。新換水時要注意保持水質。發現鸚鵡魚退色時可以喂增色飼料或蝦肉但經過人工染色的鸚鵡魚在養殖一段時間后肯定都會退色,而且是不可逆轉的。#換成紅色燈管也能從視覺是彌補缺憾。但金剛鸚鵡長期在強光下飼養反而會退色。
可以用拉瑪紅,鸚鵡專用飼料市場上的拉瑪紅品派效果不錯。
喂蝦當然是活的好,這樣營養更加豐富。
另外水溫一定要恒溫保持在30度左右,所以使用加溫棒效果較好,可以使鸚鵡魚繼續增紅,就不要再喂寶增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