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防止或治療金魚爛尾病
金魚是世界著名的觀賞魚類,色彩艷麗、體態優美,是觀賞魚類中佼佼者。尤其是金魚獨特的尾形,有的似孔雀開屏、有的似蝴蝶展翅…… ,是其它魚類無法比擬的,也是金魚諸多觀賞性狀中一大亮點,有“水中花卉”、“動態花卉”之稱。但在養殖過程中,金魚的尾鰭極易受到損傷。爛尾病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當水質不良、放養密度過大,或操作不當使魚體受傷、或因燙尾而繼發,均容易得此病。而且病程較長,如若不能及時、準確地對癥下藥,輕則影響金魚的生長發育,重則會使金魚降低或喪失觀賞價值,還會繼發感染水霉病,殃及群體,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現將本人對金魚爛尾病的治療方法介紹如下:
一、病原:溫和氣單胞菌。
二、病魚臨床癥狀:游動緩慢、食欲減退、有的廢食。魚體失去平衡。尾鰭及尾柄處充血、發炎,鰭條末端乳白色、蛀蝕,有的鰭條軟骨間的結締***裂開、呈破掃帚狀。嚴重個體的整個尾部爛掉、尾柄肌肉潰爛、骨骼外露。
三、治療方法:采用內服、外用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生產性治療。內服是每公斤濕料中拌入2克先鋒霉素或氯霉素投喂,連喂5~7天,停藥三天,再喂5~7天。外用是全池潑灑1ppm強力紅霉素(水產專用)、氟哌酸或環丙沙星亦可,每3天一次,連服三次。對于少量極為嚴重的爛尾金魚應實施手術治療:用剪刀剪去尾鰭潰爛部分,使鰭條平整,用1%利凡諾反復涂抹幾遍,再用上述藥物處理。
四、治療效果:病灶的愈合和再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5~7天潰爛的***慢慢脫落,病灶基本收斂,經15~20天破裂鰭條開始愈合,經40~80天(水溫在20℃以上)整個尾鰭重新長好只是再生出來的部分呈白色,失去了原來的顏色,遺留下疤痕,經治療,治愈率達91.7%。
五、預防措施:金魚爛尾病是一種慢性病,病程長,易并發其它潰爛性疾病和水霉病(水溫較低時)即使全愈也會遺留永久疤痕,降低了尾鰭的觀賞價值。因此更應以防為主,認真對待,有效地避免此病的發生。其措施如下:
1、金魚養殖的全過程中,始終要保持良好的水環境,尤其是地面水泥池養殖,其自身凈化能力差,更要經常注意水體消毒,以免水體中溫和氣單胞菌過多繁殖。
2、夏季應注意提高水體透明度,適當遮陽,防止金魚燙尾。
3、凡涉及到魚體的所有操作,都要小心謹慎,避免傷及魚體和魚粘膜。
4、及時驅除寄生蟲,以免寄生蟲叮咬傷及魚體。
金魚一旦發生了疾病,即使使用最好的藥物,治療起來也有相當的難度,特別是魚苗和幼魚極為嬌嫩,用藥更要慎重,治療魚病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金魚疾病的幾種治療方法:
(一)、內服法
內服法就是將藥物滲入飼料中投喂金魚,從而達到預防和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常常用于預防或魚病初期。因為病魚如果失去食欲,此法就不起作用了。混入飼料中的藥物要沒有毒性的,如痢特靈、大蒜素、呋喃西林、土霉素、磺胺類、維生素等。
(二)、浴洗法
將病魚放在按特定比例配制的藥液中浸浴一下,來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它適用于個別魚或小批量患病的金魚使用。
具體用法:
1.根據病魚數量 根據病魚數量來決定使用的容器大小,放2/3的新水,然后按各種藥品劑量和所需藥液濃度,并根據魚體大小、水溫來配好藥品溶液后就可以把病魚浸人藥品溶液中治療。
2.浴洗時間 要按魚體大小、水溫、藥液濃度和金魚的健康狀況而定。一般魚體大、水溫低、藥液濃度低和健康狀態尚可,則浴洗時間可長些。反之,浴洗時間應短些。
3.注意事項
(1)浴洗時,不要離人 每當病魚浴洗時,人不要離開,如發現病魚出現不良反應,如狂游、抽搐、翻白時,應立即將魚放入新水中增氧搶救,切不可大意而造成不必要損失。
(2)漂洗 浴洗后的病魚,最好先撈入新水中漂洗后再撈入池(缸)里去,用嫩綠水,加增氧泵充氧予以靜養、并停食或少食,多曬太陽。
(三)、潑灑法
按比例潑灑全池(缸) 在病魚池(缸)中,可按潑灑法的藥液比例,潑灑全池,這樣也許可提高魚病的治療效果。如果水池(缸)面積太大,則可把病魚用魚網牽往魚池的一邊,然后將藥液潑灑在魚群中,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配制藥液時,寧可比規定比例偏低一點,而不宜過高。如果藥液濃度過高,一旦出現意外,容易造成大批金魚中毒死亡。而偏低一點,則還可以補潑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