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陸龜如何散養,沒龜箱,有暖氣家里20多度,可以散養嗎?
緬甸陸龜散養條件長期保持25度以上的話還可以散養,否則還是弄個箱子,長期低溫容易患腸炎和肺炎。
緬甸陸龜,英文名Elongated tortoise,分類屬爬行綱、龜鱉目、陸龜科。該龜生活環境主要是棲息于熱帶和亞熱帶山地、丘陵地區,耐熱性強。主食植物性的餌料,以植物的莖、葉、果實等為食。
生活環境折疊編輯本段
緬甸陸龜通常居住在濕度高的柚樹林,但在炎熱、干燥的條件下于印度空地上也有被觀察到。緬甸陸龜棲息于山地、丘陵及灌木叢林中。
【生活習性】
喜暖怕寒。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龜喜在沙土上爬動,白天活動少,夜晚活動多。當環境溫度為22-33℃時,野生緬甸陸龜的活動量、進食量較大,17-20℃時,僅食少量食物,活動也少。當12-15℃時,龜攝食很少或不攝食,較多攝食有消化不良現象。每年的6-9月為活動、攝食旺盛。8月遇長期干旱后,突然下雨,龜喜在雨水中爬行,顯得非常興奮,有的低頭飲水,有的停在沙土上。若遇黃梅季節,連續陰雨數天,龜多數棲息在人工建的洞穴或遮陽篷下。十一月下旬,氣溫降低,龜的活動緩慢,有的數天也未見爬動,溫度低于14℃,龜進入冬眠狀態,若長期處于低溫5-7℃左右,易患病。翌年三月末,氣溫達到近二十攝氏度時,國內產地的龜出蟄,19℃時已能正常攝食,且消化正常。
緬甸陸龜有固定的棲息場所。若將其移到距原棲息場所數米遠處,且拐彎,第二天清晨龜仍在原地。家養條件下緬甸陸龜較其他龜類溫順,未發現互相撕咬,但有搶食現象。但在原生環境下,緬甸陸龜爬動較為迅速,相互之間有撞殼的行為。
緬甸陸龜適應力較強,喜歡吃瓜果、蔬菜等植物。香蕉、西紅柿、柑橘等對其誘惑較大,在野外,緬甸陸龜還吃花、草、野果及真菌、昆蟲、節肢動物和軟體動物。在人工飼養下,可作為主食的有油麥菜、白菜葉、上海青、地瓜葉、蒲公英、桑葉及香麻葉等;西紅柿、香蕉、蘋果、米飯、鮮玉米、車前草、黃瓜、豆角、香瓜、西瓜皮等可少量喂食,但是不能作為主食投喂;喂食草酸含量過高的食物對龜的代謝不利。可定期喂動物性食物,如瘦肉、蝸牛等。
如果只從溫度上看,二十多度是可以散養。但很多人都忽略了濕度問題,這種原產于亞熱帶地區的陸龜對濕度的要求是很高的。六十以上的濕度對緬陸才比較適宜。開了暖氣的話濕度恐怕是一個大問題。長時間處在低濕度狀態下有可能引起脫水。而長期的脫水則有可能引發結石或肺部問題,以及很多未知的影響。如果家里買個加濕器,可以嘗試將它圈在濕度較高的一塊區域內。
事實上,只要使用到加熱設備,龜箱也不能完全解決濕度問題。我為這個問題頭疼至今……
天不熱,少喂點。祝龜龜健康成長~~~~~
主要的三大件:爬箱,UVB燈,加熱陶瓷。墊材用報紙就可以,食盆水盆就不說了。
基本上還是挺好養的,缺點就是笨,互動性差,尿尿很臭,其他沒什么大毛病,也不大容易長結石什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感冒和肺炎,溫度和濕度要控制好,再就是各種皮膚病,衛生和通風要保持好,定期曬太陽。
長得挺快,買的時候注意不要買到野生的,家養的一般不會有寄生蟲
緬甸陸龜可以忍耐15度低溫嗎
不能忍耐。溫度低于15℃時龜就會進入冬眠狀態。
不準備讓它冬眠就應該把溫度保持在22℃-30℃。如果溫度已低于15℃,又不想讓龜冬眠,那么應該逐步回升溫度,切忌溫度回升過快,而且不能在溫度不高不低的階段喂食,只能在20℃-30℃的環境中讓龜進食。
一旦飼養者已經選擇讓龜冬眠用的飼養容器之后,飼養者決不能簡單地將它們直接放置于外界的溫度下,并且期望這樣下去直到龜結束冬眠狀態。讓任何種類的龜冬眠都如此,不論它是水龜、半水棲龜還是陸龜,長時間處于3C以下的溫度,都會產生極高的死亡率。
緬甸陸龜喜暖怕寒。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龜喜在沙土上爬動,白天活動少,夜晚活動多。
當環境溫度為22-33℃時,龜的活動量、進食量較大,17-20℃時,僅食少量食物,活動也少。
當12-15℃時,龜攝食很少或不攝食,較多攝食有消化不良現象。
十一月下旬,氣溫降低,龜的活動緩慢,有的數天也未見爬動,溫度低于14℃,龜進入冬眠狀態,若長期處于低溫5-7℃左右,易患病。
緬甸陸龜怕熱嗎,能長時間呆在空調里嗎
不能!
緬甸陸龜喜暖怕寒,對溫度的變化尤其敏感。溫度不但影響龜的新陳代謝速度,而且也影響覓食和捕食的頻率,因此,在日常飼養中應重視對溫度的控制。溫度指龜生活的環境溫度,當溫度19-30°C時,可正常投喂食物,在季節***之際,投喂食物應遵循寧少勿多的原則。若白天投喂食物后,溫度忽然降低,應及時加溫,否則,易引起龜的消化不良,導致龜患腸胃病。
中文正名:緬甸陸龜 拉丁學名:Indotestudo elongata 中文俗名:黃頭陸龜 黃頭象龜 緬陸 陸龜 象龜 金頭象龜 英 文 名:Eiongate Tortoise 保護等級:我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收錄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2 分類地位:動物界 Fauna =>脊索動物門 Chordat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爬行綱REPTILIA =>龜鱉目 TESTUDINATA =>潛頸龜亞目 Cryptodira =>陸龜科Testudinidae =>緬甸陸龜屬 Indotestudo => 緬甸陸龜 Indotestudo elongata 地理分布:國內僅分布于廣西、云南。雖然在其他省市的農貿市場、寵物市場上常有緬甸陸龜出售,但它們并不產于本地,大多數是從東南亞地區進口,再分散到各地。在國外,主要分布于印度東北部至越南、馬來半島地區,包括:尼泊爾、印度、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緬甸和柬埔寨等國。 識別特征:成體背甲長20cm左右。頭中等,頭頂具一對前額鱗及一枚大的、常***的額鱗,其余鱗片小而無規則;吻短,顎緣呈細鋸齒狀。背高而甲長,脊部較平;臀盾單枚,向下包。腹甲大,前緣平而厚實,后緣缺刻深。四肢粗壯,圓柱形;前肢5爪;指、趾間無蹼。尾短,其端部有一爪狀角質突,雄性發達。生活時,頭淡黃綠色;體黃綠色,每一盾片有不規則的黑色斑塊;四肢褐色,有不規則黑色斑點。 外部形態特征:頭部呈淡黃色,頂部有排列對稱的大鱗,吻鈍,上喙略勾曲,鼻孔處為粉紅或淡黃色。背甲高隆,前后緣不呈鋸齒狀。每塊盾片***有大黑斑塊,腹甲前緣較厚,后部缺刻較深。四肢呈圓柱形。表面有大塊鱗片,呈灰褐色,趾、指間無蹼。北京市場所說的象龜皆為這種龜。 生活習性:緬甸陸龜是亞熱帶的陸棲龜類,棲息于山地、丘陵及灌木叢林中。喜暖怕寒。在人工飼養條件下,龜喜在沙土上爬動,白天活動少,夜晚活動多。當環境溫度為22-33℃時,龜的活動量、進食量較大,17-20℃時,僅食少量食物,活動也少。當12-15℃時,龜食蘋果,但有消化不良現象。每年的6-9月為活動、攝食旺盛。8月遇長期干旱后,突然下雨,龜喜在雨水中爬行,顯得非常興奮,有的低頭飲水,有的停在沙土上。若遇黃梅季節,連續陰雨數天,龜多數棲息在人工建的洞穴或遮陽篷下。10月上旬溫度達17℃左右,龜的活動緩慢,有的一天也未見爬動,溫度低于11℃,龜進入冬眠狀態,若長期處于低溫5-7℃左右,易患病。翌年4月下旬溫度16℃時,龜出蟄,19℃時已能正常攝食,且消化正常。 行為:緬甸陸龜有固定的棲息場所。若將其移到距原棲息地3米遠處,且拐彎,第二天清晨龜仍在原地。緬甸陸龜較其他龜類溫順,未發現互相撕咬,但有搶食現象。 食性:在野外,緬甸陸龜食花、草、野果及真菌、蛞蝓(鼻涕蟲)。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喜食瓜果蔬菜及瘦肉類,如菜葉(除大蒜,大蔥,韭菜,辣椒等辛辣食品還包括菠菜不可投喂)蘋果、西瓜、葡萄、番茄、香蕉、瘦肉、蝸牛。不食魚肉、豬肝、牛肉。緬甸陸龜對紅色較白色敏感,喜食紅色的食物,如西紅柿。 雌雄鑒別:體重500克左右可鑒別性別。雌性龜的腹甲***平坦,無凹陷,尾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后部邊緣較近;雄性龜的腹甲***凹陷,年齡大的龜腹甲凹陷的程度越大,尾長且粗壯,泄殖腔孔距腹甲后部邊緣較遠。在繁殖季節,雌、雄龜的眼、鼻周圍的殼趨向粉紅色,爪呈灰色。 繁殖:緬甸陸龜一般在5月開始***,7-8月是***旺季。雄龜發情時,尾隨雌龜,當雌龜停歇時,雄龜爬到雌龜的前方,伸長頭頸,不斷地上下點動,并不時地用嘴觸動雌龜的頭,阻止雌龜爬動,當雌龜停止爬動時,雄龜及時繞道雌龜的后面,爬上背甲,前肢懸空,后肢落地,用尾部抬動雌龜的尾,雌龜后肢略抬起,***進行,***需6-10分鐘。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緬甸陸龜于6、7、9、11月產卵。卵白色,長橢圓形,殼較其他龜殼厚。卵長徑43-48毫米,短徑34-37毫米。卵重35-38克。
[編輯本段]挑選與飼養
龜的選擇:一只健康的緬甸陸龜,可從其精神狀態、口腔、活動、糞便四點著手。 1. 精神狀態 眼睛有神,眼球上無白點和分泌物,用手拿龜,感覺龜較重。 2.口腔 將龜豎立,用硬物將龜的嘴扒開。龜的舌表面呈粉紅色,無白斑點。 3.活動 四肢有力,爬行時能將自身支撐起,不大量飲水(將頭長時間放在水盆中飲水,最好是用紅色水瓢一點一點的倒水給龜喝)。 4.糞便 正常糞便為長條圓柱形,深綠色,若食動物性餌料,糞便呈白色,似牙膏狀。 野生龜的馴養:緬甸陸龜較其他龜類適應力強。成體(體重1000-2000克)龜較幼體(體重60-80克)易飼養。新引進的龜一般不主動進食,需經一段時間的馴化后方能主動覓食。首先,為龜準備大小適宜的紙箱或木箱,放在人少的地方,使其適應新的環境,同時觀察龜的糞便。其次,在環境溫度為20-30℃時,每天將食物放在龜的嘴前方,食物最好是香蕉、黃瓜、西紅柿,因為香蕉、黃瓜有香味,西紅柿是紅色,易引誘龜進食,且大多數緬甸陸龜喜食這些食物。若環境溫度低于20℃時,可加溫或使其冬眠(適應健康的龜)。對連續1周拒食的龜采取填食方法。將龜豎立,拉出用鑷子掰開其嘴,將黃瓜等食物塞人口中,然后放下龜,任其自己吞咽,若自己不吞咽,可用鑷子將食物推至食道深處,首次填喂的食物量寧少勿多。對患腸胃病的龜應采取肌肉注射的方法。 喂食:緬甸陸龜的餌料簡單,瓜果、蔬菜等植物類均可,小型昆蟲及瘦肉類也可。餌料投喂前需洗凈并消毒,以防有殘留的農藥及有害物質。一般每天投喂1次,每次投喂量以龜能食完為宜。當初春、深秋季節,由于溫度不穩定,可每2天投喂1次,即使龜有食欲,也應少喂或不喂。
[編輯本段]日常管理
(1)緬甸陸龜喜暖怕寒,對溫度的變化尤其敏感。溫度不但影響龜的新陳代謝速度,而且也影響覓食和捕食的頻率,因此,在日常飼養中應重視對溫度的控制。溫度指龜生活的環境溫度,當溫度19-30°C時,可正常投喂食物,在季節***之際,投喂食物應遵循寧少勿多的原則。若白天投喂食物后,溫度忽然降低,應及時加溫,否則,易引起龜的消化不良,導致龜患腸胃病。 (2)緬甸陸龜生活于陸地,糞便、尿及殘餌均留在沙上,所以做好衛生護衛工作是必要的。對飼養地的沙每月用紫外線消毒(將龜移出)或全部更換沙(適用于龜少的地方),每天及時清理飲水盆、糞便和殘餌。 (3)在日常飼養中,龜的管理和飼養要求管理者必須認真、細心、謹慎,每天檢查龜的活動、進食、糞便情況,并做好日記。對不健康的龜及時分開,隔離飼養。 (4)緬甸陸龜的日常日光浴也是比不可少的,但要注意緬甸陸龜完全暴露在太陽下超過半小時極易脫水死亡,所以要準備一個水壺定時讓龜補充水分(日光浴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為宜)
[編輯本段]冬季飼養
冬眠前,對龜進行體檢,觀察糞便、進食、體質狀況,不健康的龜不能讓其冬眠。用電熱器加溫,使環境溫度保持在22-25°C左右,正常喂食并用藥物治療。將健康的龜放置室內朝南處,飼養箱內增加沙土,也可增蓋棉墊,環境溫度保持在10℃左右,使其自然冬眠。冬眠中,除必要的每周查看外,應盡量少驚動龜,以免龜受驚而影響冬眠的質量。冬眠的后期,由于環境溫度不穩定,忽高忽低,有時環境溫度雖達19-22°C,龜也進食,但夜晚時溫度將下降,易引起龜腸胃不適。所以,晝夜溫差不超過4-6℃時,方可給龜喂食。
緬甸陸龜難養嗎?好不好養?
緬甸陸龜市場上見到的多是野生個體,所以飼養難度眾說紛紜,其實如果你的龜本身是健康的那么飼養難度其實一點都不大,緬陸對溫度要求不高,濕度要求也不高是不錯的家養寵物龜。
但是如果挑選一只健康的緬陸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平時打理也不難,緬陸排便有規律,泡水就拉,容易控制,主要是尿的味道比較大。需要及時清理。注:緬陸也排酸,但是很少有結石的緬陸。
出差的事:如果你出差不超過4天問題就不大,如果4天以上需要有人幫你給龜箱里的水盆換水和添水。否則龜會干死。6天以上就需要食物了,所以盡量不要超過6天的假期一般沒什么問題。
喜歡就好看,不喜歡就不好看,我就很喜歡,很好養,吃香蕉,番茄,大白菜,2個月都沒事!但是最好給龜龜吃飽點,正常情況下腹甲10cm以下的每天吃,10~15兩天吃一次,15~20三天一次,20以上就三四天一次吧,打理還好,就是便便有點麻煩。其實我也是新手,我是最近一個月才買的,但是你買的時候一定要看是不是病龜,要四肢有力,有精神,甲殼比較好,便便沒蟲,不血便,要很會吃東西的那種!想知道更多東西就去貼吧里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