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氣候類型名稱,成因,特點,相應自然帶
1.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馬來群島、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等地區,其特點為常年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小,各月平均溫在25—28℃之間,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較均勻。
2.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南北兩側,這里年平均氣溫高,但氣溫年較差略大于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間,有明顯的干濕季之分,離赤道越遠,干季越長,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南亞和中南半島等地,其特點為全年高溫,最冷月平均溫也在18℃以上,降水與風向有密切關系,冬季盛行來自大陸的東北風,降水少,夏季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風,降水豐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區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區遠多于此數。
4.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其特點為年平均溫高,年溫差較大,日溫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普遍在250毫米以下,許多地區只有數十毫米,甚至數毫米,降水變率很大,常常連續數年不下雨。
5.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大陸東岸的亞熱帶地區,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普遍在0℃以上,夏季較熱,7月平均溫一般為25℃左右,冬夏風向有明顯變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較少。這類氣候以我國東南部最為典型。其它地區,由于冬季也有相當數量的降水,冬夏干濕差別不大,因此被稱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6.地中海式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的亞熱帶地區,以地中海沿岸地區最為典型,故名。這類氣候的特點是冬季溫和,夏季炎熱或暖熱,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夏季干旱,因此又稱為亞熱帶夏干氣候。
7.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大陸西岸的溫帶地區,其特點為冬季不冷(1月平均溫在0℃以上),夏季不熱(7月平均溫在22℃以下),全年都有降水,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左右,在地形有利的地方可達2000毫米以上或更多。
8.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東部地區,朝鮮和***的北部,以及西伯利亞東部沿海地區,其特點為夏季溫暖,冬季較冷,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溫差由南向北增大,降水量由南向北減少。
9.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部,由于全年在大陸氣團控制下,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降水少,年降水量都在500毫米以下,在大陸中部形成干燥或半干燥氣候;而大陸北部,則由于緯度偏高,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涼、短促,蒸發不旺,降水雖少,但不干旱,形成特殊的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10.極地氣候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邊緣地區、格陵蘭島、北冰洋諸島和南極洲。在大陸邊緣地區,冬季長而寒,但夏季最熱月平均溫可達10℃,苔蘚、地衣是這里的典型植物,故又稱為苔原氣候;格陵蘭島、北冰洋諸島和南極洲等地的絕大部分地區,終年在冰雪覆蓋下,最熱月平均溫也不超過0℃,因此被稱為冰原氣候。
11.高山氣候可能出現在任何緯度,其特點是氣溫和降水都有垂直變化,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降水在一定高度范圍內隨高度增加而增加,超過這一高度則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其中10.極地氣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氣候.(1)極地長寒氣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陸和亞歐大陸的北部邊緣(南以最熱月10℃等溫線與亞寒帶大陸性氣候相接)、格陵蘭島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島嶼;在南半球則分布在馬爾維納斯群島、南設得蘭群島和南奧克尼群島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個月月平均氣溫在0°~10℃之間,冬季酷寒而漫長;年降水量約200~300毫米,以雪為主;地面有永凍層,只有地衣、苔蘚等低等植物。
(2)極地冰原氣候。分布在極地及其附近地區,包括格陵蘭、北冰洋的若干島嶼和南極大陸的冰原高原。這里是冰洋氣團和南極氣團的發源地,整個冬季處于永夜狀態,夏半年雖是永晝,但陽光斜射,所得熱量微弱,因而氣候全年嚴寒,各月溫度都在0℃以下;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氣溫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1967年挪威人曾測得-94.5℃的絕對最低氣溫,可堪稱為世界“寒極”。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蓋,又多凜冽風暴,植物難以生長。
13.亞寒帶針葉林氣候)。這種氣候出現在北緯50°~65°之間,呈帶狀分布,橫貫北美和亞歐大陸。具體來說,在北美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紐芬蘭的大部分;在亞歐大陸西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除外),經芬蘭和蘇聯西部(南界在***格勒—高爾基城—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一線)至蘇聯東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熱月10℃等溫線為界。這一帶的氣候主要受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并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在冬季,北極氣團侵入機會很多;在暖季,熱帶大陸氣團有時也能伸入。該類氣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長而嚴寒,每年有 5~7個月平均氣溫0℃以下,并經常出現-50℃的嚴寒天氣;夏季短暫而溫暖,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高者可達18°~20℃,氣溫年較差特別大;年降水量一般為300~600毫米,以夏雨為主。因蒸發微弱,相對濕度很高。
美國地區的氣候是怎么分的?
1美國的東北部沿海地區和北部的五大湖區屬溫帶濕潤大陸性氣候,
冬季較冷,夏季溫和多雨;
2東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性氣候,冬季溫暖,夏季暖熱,降水豐富;
2中部屬大陸性半濕潤、半干旱與干旱氣候;
3西部大部分地區屬半干旱和干旱氣候;
4太平洋沿岸北段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南段屬地中海型氣候;
5阿拉斯加屬亞寒帶大陸性氣候,終年氣溫低,降水少;
6夏威夷則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暖濕潤。
美國本土位于北溫帶,介于北緯25度至49度之間,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和亞熱帶,氣候和降水比較適宜,降水與地下水均十分豐富,有利于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可謂得天獨厚。僅佛羅里達半島南端屬熱帶;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緯60至70度之間,屬北極圈內的寒冷氣候區;夏威夷州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
由于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并受不同氣流的影響,各地的氣候差別很大:當佛羅里達半島已是百花齊放的季節時,北部的五大湖區還處于寒冷之中。
東北部沿海和五大湖地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因受拉布拉多寒流和來自北方冷空氣的影響,冬季寒冷的季節較長,1月份平均溫度為零下1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1000毫米。
東南部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因受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溫暖濕潤,1月份平均溫度在9℃左右,7月份為24℃-27℃。夏末秋初墨西哥灣沿岸常有颶風侵襲。年降水量平均在1500毫米以上。
于
中部***平原的氣候基本上也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氣溫較高,濕度大。***平原南部的年降水量受大西洋及墨西哥灣的影響高達1500毫米,此地的平均氣溫雖然很高,但常受來自北方寒流的侵襲。這一地區每年的無霜期在160到200天左右。
干燥的西部高原的年溫差高達25℃,山岳地區山勢越高氣候越低。緯度的差異對平均氣溫的影響也很大,從哥倫比亞高原到科羅拉多高原,冬季平均氣溫高出10℃,夏季則更明顯。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高原荒漠地帶降水量不到250毫米。
太平洋沿岸北部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冬暖夏涼,雨量充沛,1月份平均氣溫在4℃以上,8月份平均氣溫不越過22℃。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毫米-1500毫米。太平洋沿岸的南段屬于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干旱,冬季溫和多雨。
美國的氣候條件比較優越,大部分地區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但自然災害也時有發生。每年的5月至10月,墨西哥灣沿岸常有颶風,而落基山北部的冬季則常遭到寒潮的襲擊,有時甚至出現12級以上的大風。美國的龍卷風多發生在春、夏兩季,二三月份墨西哥灣上的暖濕空氣北進,受害地區從得克薩斯至佛羅里達半島一帶;每年五月份,龍卷風襲擊俄克拉何馬、阿肯色等州;六月份龍卷風到達內布拉斯加州和衣阿華州。
怎樣挑選拉布拉多犬?
兩個月以前的小狗真是很難看出狗的品像。只能看大狗來猜測。后期養也很重要。
所以最好上專業的拉布拉多犬舍買。公認的是勇峰的拉拉,北京阿福的也不錯。不過都要 上萬。
不知道你能接受多少價位的,四千左右能接受的話可以上賓格,地中海等幾家專業的拉布拉多犬舍看看。都帶有比效好的血統,價格也不貴。
寵物店的拉拉的價格參差不齊,品像很差,極少有看到好狗。也不便宜。
被譽為,美洲大陸的地中海的是?????,北美5大湖的成因是
五大湖
五大湖是美國和加拿大之間五個相連湖泊的總稱,它們從上而下依次為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五大湖的湖盆主要由冰川刨蝕而成。第四紀冰期時,五大湖地區接近拉布拉多和基瓦丁大陸冰川中心,冰蓋厚2,400米,侵蝕力極強,原有低洼谷地的軟弱巖層逐漸受到冰川的刨蝕,擴大而成今日的湖盆。當大陸冰川后退時,冰水聚積于冰蝕洼地中,便形成五大湖的水面。
加利福尼亞寒流對北美地中海氣候有何影響?
什么拉布拉多寒流啊,拉布拉多寒流在北美東部,地中海氣候區域都在大陸西岸。。
不知道就不要來回答,誤導人民群眾
所有地中氣候的形成都是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性移動,而出現的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因為地中海區域經過地中海水的比熱調節而最典型。
北美的狹長地帶出現的地中海氣候是盛行西風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季節移動形成的,平時都沒有說與什么洋流有關系,你可能把大陸西岸的冷性沙漠的成因記混淆了。
熱帶?亞熱帶?溫帶?暖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區分和范圍和植被種類
一,亞寒帶
亞寒帶出現在北緯50°~65°之間,橫貫北美和亞歐大陸。具體來說,在北美從阿拉斯加經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紐芬蘭的大部分;在亞歐大陸西起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除外),經芬蘭和蘇聯西部(南界在***格勒-高爾基城-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一線)至蘇聯東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熱月10℃等溫線為界。這一帶的氣候主要受極地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并為極地大陸氣團的源地。在冬季,北極氣團侵入機會很多;在暖季,熱帶大陸氣團有時也能伸入。該類氣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長而嚴寒,每年有 5~7個月平均氣溫0℃以下,并經常出現-50℃的嚴寒天氣;夏季短暫而溫暖,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高者可達18°~20℃,氣溫年較差特別大;年降水量一般為300~600毫米,以夏雨為主。因蒸發微弱,相對濕度很高。
二,溫帶
位于地球的回歸線和極圈之間,不能受到太陽直射,也不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陽光終年斜射的地帶。
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為北溫帶,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為南溫帶。溫帶冬冷、夏熱,氣溫比熱帶低,比寒帶高;晝夜長短和四季的變化明顯。溫帶占地球總面積的50%.
本帶冬季氣溫降到零度以下,河水和土壤屆時結凍。但夏季仍然溫暖。這一自然帶分布于東亞的部分,屬于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于夏季。分布于西歐的部分,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受西風影響,冬季降水量很多。植被同屬夏綠闊葉林(原稱落葉闊葉林),樹葉較寬闊柔軟,秋季脫落。如氣候偏于濕潤,土壤風化和淋濾較強,則發育為棕壤型,否則發育為褐土型。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落葉闊葉林帶都在靠海岸一側較寬,向內陸變狹,最后“尖滅”,兩部分沒有連成一體。動物方面,黑熊北自西伯利亞,南到印度、緬甸皆有分布,松鼠在北方也較普遍。此外常見的還有野豬、狐、鼬等。
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是溫帶氣候的顯著特征。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屬于溫帶氣候。從全球分布來看,溫帶氣候的情況比較復雜多樣。根據地區和降水特點的不同,可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地中海式氣候幾種類型。
溫帶海洋性氣候區主要分布在歐洲西海岸、南美洲智利南部沿海以及新西蘭、北美阿拉斯加南部等地區。這些地方由于受海洋西風的影響,冬季溫暖,夏無酷暑,全年濕潤多雨,降水分配比較均勻。溫帶大陸性氣候區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和北美洲的內陸地區。這些地方受大陸性氣團的控制和影響,冬季寒冷,夏季炎熱,空氣干燥,降水量較少。
溫帶季風氣候區主要分布與北緯35度-55度之間的亞歐大陸的東岸,包括中國的華北、東北和朝鮮、***以及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冬季受溫帶大陸性氣團的控制,風從內陸吹向海洋,大部分地區干燥少雨;夏季受溫帶海洋氣團的控制,風從海洋吹向內陸,濕潤多雨。我國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國家,除西部的青藏高原和云貴等高原地區外,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受季風氣候的影響。與世界同緯度國家相比,我國冬季是最冷的,夏季是最熱的。如廣州市和北美洲古巴首都哈瓦那差不多在同一緯度上,但兩地1月份平均氣溫要相差8度左右,廣州冷,哈瓦那暖。英國西海岸的利物浦與我國北方漠河鎮的緯度也基本相同。利物浦1月份平均氣溫高達4.3度,而漠河同時期的最低氣溫常在零下15-40度。
溫帶氣候是世界上分布最為廣泛的氣候類型。由于溫帶氣候分布地域廣泛,類型復雜繁多,從而為生物界創造了良好的氣候環境,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動植物界。從植物的種類上來看,有夏綠闊葉林、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草原地區生活著善跑能飛的動物;在闊葉林中生活著大型食肉類動物;針葉林中生活著一些耐寒動物。
三,亞熱帶
亞熱帶是地球上的一種氣候地帶。一般亞熱帶位于溫帶靠近熱帶的地區(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亞熱帶的氣候特點是其夏季與熱帶相似,但冬季明顯比熱帶冷。最冷月在0攝氏度以上。
亞熱帶是世界上一個重要的氣候帶。竺可楨先生認為亞熱帶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冬月微寒,足使喜溫的熱帶作物不能良好生長。其另一特點為每年冬季雖有冰雪,但無霜期在8個月以上,使農作物一年可有兩造的收獲”。亞熱帶有冷、熱兩季,冷季種喜涼作物,熱季種喜溫作物,喜涼和喜溫不同生態型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是亞熱帶農業的基本特征。
我國的亞熱帶位于秦嶺、淮河以南,雷州半島以北,橫斷山脈以東(22~34°N,98°E以東)的廣大地區。涉及16個省市(包括臺灣省),面積約2.4×106km2,約占全國國土面積的1/4,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或“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一半。我國亞熱帶屬東岸濕潤季風區,位置比西岸氣候型偏南5~8個緯度,比大陸氣候型偏北6~7個緯度。與世界同緯度比,除沙漠地區外,是最暖熱的地區,雨量遠比同緯度的充沛,生物資源豐富,四季長青,土壤肥沃,生物生產力高,農作物高產優質,是我國主要的農林產區。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 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東部地區。
地中海氣候 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 分布在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地區,以歐洲的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四,熱帶
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帶,地處赤道兩側,位于南北緯23°26′之間的熱帶,面積占全球總面積的39.8%。在回歸線上,本帶太陽高度終年很大,在兩回歸線之間的廣大地區,一年有一次太陽直射現象,其他熱帶地區,一年內有兩次直射,而且,這里正午太陽高度終年較高,變化幅度不大,因此,這一地帶終年能得到強烈的陽光照射,氣候炎熱,稱為熱帶。赤道上終年晝夜等長,從赤道到南北回歸線,晝夜長短變化的幅度逐漸增大。在回歸線上,最長和最短的白晝相差2小時50分。由此可見,在熱帶范圍內,天文現象的緯度差異是極小的。熱帶的特點是全年高溫,變幅很小,只有相對熱季和涼季之分或雨季、干季之分。全年溫度大于16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