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鎖是怎樣產生的?
1893年,美國芝加哥的一位叫賈德森的工程師,把一個個很小的顆粒狀元件作為連接件,分別交錯地鑲嵌在兩條布袋子的邊緣上,然后通過一個滑動件達到嚙合和分開的目的。這就是拉鎖的雛型,當時稱之為“滑動系牢物”,又名“可移動的扣子。”20年后,瑞典工程師遜德巴克,對先驅者的發明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他發現使用中爆開和閉合不好,其原因主要是交錯的牙齒嚙合不牢所致。于是,他設計了一套可凸凹嚙合的“子母牙”,有了它,就基本上改善了,“可移動的扣子”的缺陷。但由于種種原因,新產品未能正式投產。后來,在1924年的一次商品交易會上,生產“可移動的扣子”的固定公司作了表演,并根據啟閉時發出的摩擦聲,將產品正式命名為“ZIPPER”,也就是“拉鏈”。它的性能和用途受到了人們的重視,于是,一種新產品正式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