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尾斗魚戰斗力如何
圓尾很強的,和抄叉尾應該是差不bai多的。
而國斗和泰斗比,其實不好du比zhi。先說泰斗分兩類,dao展示型的,搏擊型的。展斗要說打架,在斗魚里就算渣渣了。搏斗自然是很厲害了。
這里來比較國斗和搏斗兩種情況。一是兩者都是成年公魚來斗,國斗會碾壓對方,因為體型要大很多,同時打架技巧也很強。二是同體型公魚,這種情況下,國斗還是亞成魚,搏斗是成年魚,國斗未成年基本干不過對手。
如果要我來說,那就是國斗厲害。有些魚友硬要用同體型同體重來比較誰厲害。那么我會問他獅子和豹誰厲害?如果要同體型,那獅子亞成,豹成年,豹子是可以擊敗小獅子的。但通常答案很顯然是獅子厲害。
為什么說中國斗魚又叫叉尾魚,不是還有圓尾斗魚的么?
普叉是世界上最早被飼養的熱帶魚,同樣也是中國最早被介紹到西方的。在很多國外的水族用品包裝(比如伊罕)上都有叉尾的圖片。所以傳統上認為普叉代表了中國斗魚。
圓尾則比較考驗養功,不如叉那樣容易出狀態。而且北方沒有飼養圓尾的傳統——只在現代才有,所以并不被人所重視和認識。
國斗中的另兩類,越南黑叉和香港黑叉,則是發現較晚、數量較少、顏色不鮮艷,并不是國際上流行的觀賞魚,所以也不被認為是國斗的代表。
叉尾斗魚一件面就會打嗎?什么情況下才會打?
體形與圓尾斗魚相似。腹鰭有1根分節鰭條特別延長,雄魚鰭條延長尤甚,尾鰭叉形。
多生活于山塘、稻田及水泉等淺水地區,食無脊椎動物。繁殖期雄魚吐泡沫為巢,將卵匯集于中,雄魚有護巢的習性。個體小,因體色鮮艷,且雄魚好牛,是著名的觀賞魚。
不過一見面就打架(雄魚之間),似乎沒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的。
請問這是什么魚?有網友說是中國圓尾斗魚、求此魚詳細資料、
圓尾斗魚屬于中國斗魚中的一種,俗名錢爿,為斗魚科斗魚屬的魚類,屬于原生魚種,常見于山澗、池塘之中,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北的廣大地區。
圓尾斗魚體型較小,最大不超過13厘米,為長橢圓形,體型略扁,同叉尾斗魚體型十分相似,
圓尾斗魚眼睛大而圓,頭部有黑色花紋,因此也有人將圓尾斗魚稱為“蓋斑斗魚”,尾巴呈圓形,背鰭與腹鰭拉絲較長,會將尾鰭包裹住,尾巴多為淡淡的紅色,游動時拉絲隨著體型而動,十分飄逸。
圓尾斗魚容易飼養,對水質要求不高,溫度6-30℃之間都可以存活,水溫24-27℃是最佳生長水溫,
水質喜歡中性弱酸水質,PH在6.5-7.2之間為佳;溶氧量保持在5mg/L。圓尾斗魚生活在野外,為肉食性魚類,在人工飼養的時候最好喂食以稻田害蟲及孑孓,
也可以喂食紅蟲、線蟲。飼養時缸內要種植一定的水草、石塊,給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
圓尾斗魚繁殖
圓尾斗魚的繁殖同中國斗魚其他種類繁殖并無多大差別,不過產卵次數上較多,一年大概可繁殖4-5次,在每年的4-10期間都可繁殖。最佳繁殖溫度在26-30℃,喜安靜的環境。
雄性斗魚的成長較快,繁殖的前兆是活動加強,顏色變深,而雌魚的顏色則會變為淡黃色,繁殖期間,雄魚會不時的浮到水面呼吸,然后口吐泡泡進行筑巢,圓尾斗魚每次繁殖都需要***15-50次不定,
大概需要1天的時間,產卵主要集中在早上到上午,當然受到外在條件的打擾的話時間會推遲。每次繁殖大概可以產卵400-1000粒左右。
是中國斗魚。。
特別好養,在我國南方的野外溪流、河溝、稻田到處可見,
魚體長可達5~10厘米。叉尾斗魚對水質要求不嚴,在水溫20~25度的臟水中,生長良好。喜食昆蟲幼體和魚蟲,也食干餌料。性好斗,不僅互斗,又能吞食別的熱帶魚小魚,不宜混養。養時在水中多植水草和多放些石塊,為其設置藏身隱蔽之處。要用大型水族箱飼養,環境光線要暗些。不能與別的魚混養。屬夜行性魚類,白天也攝食,夜間比較活躍,能躍出水面
更詳細的資料盡在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2367.html?wtp=tt
這種斗魚是圓尾斗魚還是普通斗魚
應該不是斗魚你看一下, 【斗魚的前世今生】 廣義上鱸形目(Perciformes)攀鱸亞目(Anabantoidei)所有小型熱帶魚的通稱,狹義上指攀鱸亞目斗魚科的小型熱帶魚,亦專指暹羅斗魚(Betta splendens)及其亞鐘。與其他魚類相似,主要以鰓呼吸,但另有一種輔助呼吸器官──迷鰓,并因之得英文俗名。迷器位于鰓上方一腔內,滿布血管,空氣經口吸入腔內,斗魚便能靠這些空氣中的氧存活於低氧水中。斗魚見於亞洲及非洲的淡水生境內。多數種類的雄魚會構筑、保護、維持一個由黏液組成的泡沫構成的浮水巢,而常稱筑泡巢魚。斗魚約有70種,一些種類常飼於家庭水族箱。各種斗魚可全部歸屬攀鱸科(Anabantidae),或分屬步魚科(Badidae)、攀鱸科、搏魚(斗魚)科(Belontiidae)、吻鱸科(Helostomatidae)以及絲足鱸科(Osphronemidae)等5科。 暹羅斗魚,野生品種是在稻田和小水潭中活躍的小魚,有紅或綠的色彩。它生活在東南亞泰國,雄魚與同種間爭斗性強,會為搶占領地、爭奪雌魚等進行激烈搏斗,有時甚至會因此導致死亡。于是,漸漸地,泰國民間利用這種小魚進行搏斗贏得樂趣和金錢的活動日益盛行,并從野外捕捉,到簡單飼養逐漸轉向有目的的繁殖與改良,以提高斗魚個體的戰斗力。時間流轉,在漫長的培育與改良的過程中, 斗魚形成了不同品系的變種,一個支系形成用于打斗的搏擊型斗魚,而另一個支系則向提高觀賞性發展,最終形成了展示級斗魚。使這種小魚散發出了獨特的魅力…… 150年后的今日,斗魚早已脫離的原生姿態,成為常見觀賞魚類,展現出多樣的色系與尾型,受到玩家青睞,展示級斗魚的競賽逐漸也形成,與此相關的斗魚協會在美國、***、德國及東南亞等地紛紛成立,觀賞性斗魚已經成為國際魚友的新寵。 叉尾斗魚又名中國斗魚、天堂魚、菩薩魚、花手巾。屬攀鱸科。原產于中國南部。叉尾斗魚體呈長圓形,稍側扁,尾鰭深分叉,體長可達8厘米。體色呈紅、藍、綠三色,體側有11條藍色和紅色橫向條紋,頭部有黑色條紋,鰓蓋后邊緣有一綠色斑塊,眼眶為金黃色。叉尾斗魚顏色協調、艷麗,深受熱帶魚愛好者的喜愛。這種魚十分易于飼養。適宜水溫為20℃~25℃。它也是最耐寒的熱帶魚之~,可以忍受4℃的低溫,在14℃以上的水體中就可以很好地生長。對水質不苛求,喜食孑孓,和泰國斗魚一樣長有褶鰓,可直援從空氣中吸取氧氣。一般雄魚體色艷麗些,延長的鰭條較長。雌跫產卵極多,多者可達1 000粒左右。叉尾斗魚好斗,不僅互斗,還廝咬其他品種的熱帶魚,適宜于單獨飼養。 泰國斗魚又名暹羅斗魚、搏魚。屬攀鱸科。原產地為泰國。泰國斗魚體呈長形,稍側扁,體長可達8厘米,背鰭、臀鰭、尾鰭都特別寬大,尤以雄魚更為突出。原生顏色較暗,但現已有鮮紅、紫紅、綠、藍、黑等各種顏色,還有雜色的。泰國斗魚英武颯爽的矯健身姿和驍勇善戰的獨特個性,吸引著眾多愛好者。 【繁殖篇】 這里探討一這斗魚在***上出現的問題。斗魚是一種十分有趣的魚種,對配偶的要求十分嚴格一定要兩情相悅,互相配合才能成功***。如果其中一方不悅,或體型上差異,那便會發生嚴重的后果,輕則不能成工***,嚴重的可能會令兩敗俱傷,或死亡。所以應要挑選一些體型相近的魚種,而雄魚的體型不應太大亦不應太小,最合適應是比母魚細少許,這樣在***期間便不會因母魚受到雄魚的猛列攻擊至死,母魚則以腹陪脹大索線成熟為佳。在年齡方面以四個月大至兩歲惟適合。繁殖期間親魚體被婚姻色,出現平時沒有的色彩,尢以雄魚為明顯。絕大多數卵生,體外***,雄魚有吐泡營巢和護幼的特性。***卵和苗很小,開口餌料需要活餌料。 盡管雄斗魚斗架時非常殘忍,然而它對自己的子女卻愛護備至,雄魚可謂一個親。它除在產卵前修建氣泡巢外,在魚卵孵化時,它一刻也不休息,時而拾起沉向粒,時而維修氣泡巢,經常環繞氣泡巢四處游動,警惕地防范著可能入侵的敵人。動魚能獨立生活后,可以把雄斗魚從繁殖箱中撈出喂養。一對親魚每次產卵200***卵在36小時左右孵化,仔魚在孵化后三天后能自由游動。泰國斗魚雄魚不能合養。每條斗魚的雄魚應該單獨飼養在一口小缸里。雌魚可水質要求不嚴,在21℃-30℃的水溫下生長良好。實際飼養中可把一雌一雄與相同的魚混養。 【斗魚的求愛活動】 斗魚在生殖時期,雄魚體色非常艷麗,并有一套求婚和筑巢的過程。產卵前,雄魚先選擇一處水面平靜避風的地方,由口吸空氣和吐粘液形成小泡,無數小泡粘附在一起,形成一個表面隆起或略平扁的浮巢。 當巢筑成后,雄魚開始向雌魚求婚,美麗的雄魚在雌魚的周圍不停地游來游去,盡量把美麗的鰭舒展開,口也張得很大,鰓膜突出,可以看到鰓膜內鮮紅色的鰓。在求愛過程,身體顏色變得特別鮮明,身體和各鰭出現虹光樣的燦爛。雄魚由于極度興奮而戰抖。如果雌魚對雄魚的求愛表現無所反應,雄魚就會惱羞成怒,追逐雌魚一直到它被迫跳出水面脫逃為止。在經過復雜的求愛動作后,雌魚接受了雄魚的求愛,接近雄魚,接著突然橫臥身體,雄魚隨即緊貼著雌魚,并把雌魚的身體倒轉過來,使其腹部朝上,雄魚貼在雌魚的下面。此時雌雄魚各排出***和***。由于***比水重,***在水中往下沉,此時在下面等待著的雄魚,用口接住,并在卵上涂上一層粘液,再向上游泳,把卵粘著在浮巢下面。盡管雄斗魚斗架時非常殘忍,然而它對自己的子女卻愛護備至,雄魚可謂一個親。它除在產卵前修建氣泡巢外,在魚卵孵化時,它一刻也不休息,時而拾起沉向粒,時而維修氣泡巢,經常環繞氣泡巢四處游動,警惕地防范著可能入侵的敵人。動魚能獨立生活后,可以把雄斗魚從繁殖箱中撈出喂養。一對親魚每次產卵200***卵在36小時左右孵化,仔魚在孵化后三天后能自由游動。 【斗魚飼養】 (一)飼養水質:斗魚對溫度的要求并不苛刻,一般20~30℃之內都能成活,水溫處于24~27℃時最適宜其生長;水的酸堿度以中性水為宜,pH值為6.5~7.2;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還應注意控制水質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以殘留氯0mg/l、亞硝酸鹽0mg/l、硝酸鹽5mg/l、氨0mg/l、磷酸鹽0mg/l為標準來檢驗您的飼養水質是否符合魚只的需要,并做及時的調整,為斗魚提供適宜的水質環境。 (二)飼養管理:由于斗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使許多人飼養過程中疏于管理,即使斗魚能頑強的生存,也會以無精打采、垂頭喪氣來回報您,要想讓魚兒生活的悠游自在,同時給您的生活增添快樂,還得盡點主人的愛心。 飼養斗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并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斗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采取單獨飼養。如若您想飼養兩只雄性斗魚激斗它們各展雄姿,可在魚缸中間設隔一塊玻璃再插一無毒塑料板,即可讓你一飽眼福,又不傷害魚只。近年來臺灣不斷推出的掌中缸,其精巧的款式和豐富的色彩都極適合于展示斗魚的美麗。然而不論使用何種容器飼養,都得做一些必要的裝飾和設備的安置,才能提供斗魚生長的最佳生存環境。首先在魚缸底部要鋪入一層清洗干凈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一方面可以穩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為微生物提供附著,水與底砂的比例以5:1為宜。為了保持缸中充足的氧氣和提供魚躲藏的外所,應適當的植入金魚藻、黑藻等對CO2需求量低的水草。此外為了提供充足的光照,利于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小型光線柔和的燈具。 飼養斗魚不僅設備輕巧簡單,飼養起來也毫不費力,只需每3~7天利用一塑膠軟管通過虹吸法清除缸底糞便污物,并抽去約1/3的污水,注入除氯的自來水即可創造清潔的水質環境;在小型水族箱中由于無動力設備帶動水循環,因此要隨時注意除去因殘餌、糞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夾一吸水紙,輕輕在水面拖動即可,此外還應適時根據水質情況添加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斗魚是屬于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因此可搭配喂食多種餌料,盡量不要讓斗魚的食譜過于單調。通常人工干燥餌料營養成份齊全且干凈衛生,是大多數人飼喂斗魚的必備餌料;為適應斗魚水上層活動的習性,最好選浮水性飼料,若能間隔投喂新鮮的活餌,如豐年蟲、孑孓、絲蚯蚓、水蚤等,;可使斗魚體色更加鮮艷,同時讓您在喂魚的過程中盡情享受魚兒攝食的樂趣,但由于這類餌料大多帶細菌而易于給魚只染病只能做為斗魚口味的調劑品,投喂時一定要經過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鐘內吃完為度,每天投喂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