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下需要檢查胃部呢
您好,遇到這種情況你不必太緊張,醫生要求這樣做,一定有他的道理,祝你早日康復!
胃鏡檢查除可對胃粘膜表面作直接肉眼觀察外,還可同時作胃粘膜病理活***檢查,以此證實所見疾病的正確性。對判斷慢性胃炎的程度和腸上皮化生的有無,鑒別潰瘍病變的良、惡性,判定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及早期發現胃癌等,胃鏡檢查有獨特的功效。部分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及胃息肉尚可在胃鏡下得到治療。
胃鏡檢查的優點是無論男女老少、病情輕重、出血與否都能作反復多次檢查。但對嚴重心、肺功能衰竭,神志不清者,因其不能很好地配合檢查而視為禁忌。
為避免發生肝炎病毒交叉感染,檢查前應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檢查,陽性者應采用專用的胃鏡。
【處方】
1.胃鏡檢查是診斷胃、十二指腸疾病的重要方法。如醫師認為有必要檢查,病員應積極配合。
2.纖維胃鏡檢查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安全可靠,沒有太大的痛苦,病員不必緊張。
3.檢查前禁食8~10小時。檢查時取下假牙,放松腰帶,脫鞋上床,取左側臥位姿勢;所噴的麻醉劑可以咽下。
4.檢查時用鼻腔作平穩呼吸,切忌屏氣。插胃鏡時應盡量與醫生配合,將胃鏡咽下去。
5.檢查后隔1~2小時方可進食溫熱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次日可恢復正常飲食。
6.由檢查引起的咽喉部疼痛以及取胃粘膜標本后的少量出血大多能自愈,不必顧慮。如檢查后出現黑色糞便者,應往急診室就醫。
(上海醫科大學 張善身教授)
胃鏡檢查的臨床價值胃腸疾病診治知識 我除了臨床診病,從1982年開始兼做胃鏡檢查和治療,至今已檢查了上萬人次。許多人畏懼胃鏡檢查,道聽途說,認為胃鏡檢查十分痛苦,而不敢進行檢查,一些患者在上消化道腫瘤初期未作檢查,到了晚期,再查確診為癌,已經不可救藥了,實在是令人痛心。
其實,現在的新型電子胃鏡鏡身細,柔軟,順應性好,再加上醫生操作手法得當,3—10分鐘就能完成檢查,僅僅有些惡心,并無太大的痛苦。下面,我介紹一下胃鏡檢查有關知識:
胃鏡檢查的臨床價值
1.為臨床治療提供了診斷依據。確診,有利于選擇治療方法,使治療具有針對性。如:良性、活動期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內科治療,需抗潰瘍治療4—8周,其后,再以半量抗潰瘍藥治療6—18月;HP感染者,以二聯、三聯或四聯抗HP藥物不間斷地治療一療程,重者加一療程;如果診斷為腫瘤,就要盡快地采取外科根治手術,并配合放、化療等等。
2.為病變的發展趨勢和預后提供了參考。如:慢性淺表性胃炎,大多數預后良好;而活動期的消化性潰瘍,進一步發展,則有可能伴發幽門梗阻、穿孔、出血等合并癥,需要密切觀察,防止意外;中度以上的萎縮性胃炎、胃息肉、反復發作的消化性潰瘍,屬于胃癌前疾病;在病理意義上的食管黏膜胃上皮化生、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或者胃黏膜腸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均屬于癌前病變。癌前疾病和癌前病變,均需積極治療、嚴密觀察、定期復查,做到防止病變發展,即使是發生了癌變,也可早期發現,早期根治。
3.為醫生提供了疾病檢查的證據。胃鏡檢查不但為患者提供了科學的診斷,為醫生提供了治療的依據,也為保護醫生的利益,防止醫療糾紛提供了科學的證據。我們內窺鏡室所檢查的圖象和文字資料,都儲存于電腦硬盤中,可供當事患者和當事醫生調用。
4.可解除患者的心理負擔。有些患者有疑病癥,懷疑自己患有消化道腫瘤。治療這種消化道腫瘤疑病癥的最好處方,莫過于一紙排除消化道腫瘤的胃鏡診斷證明書。
5.科研課題客觀檢查的硬指標。如:治療上消化道黏膜病變藥物研究臨床觀察以及對照組,均需在服藥前后進行胃鏡檢查。胃鏡檢查是反映療效的主要的客觀指標。
胃鏡檢查的適應癥
1.凡疑有食管.胃及十二指腸疾病,經全面檢查(包括X線檢查)未能確診者。
2.胸骨后疼痛.燒灼感及吞咽困難,疑有食管疾病者。
3.食管.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可由胃鏡發現,隨訪其愈合情況,鑒別其良惡性。
4.疑有食管癌和胃癌患者,胃鏡可提高診斷準確率,發現早期病歷,并可進行治療。
5.胃鏡可診斷上消化道息肉及隆起性病變,并進行治療。
6.胃鏡急診查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可確定病因,并進行治療。
7.上消化道慢性炎癥,需借助胃鏡檢查診斷;對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可經胃鏡診斷及隨訪。
8.胃手術后病例發現癥狀,可經胃鏡發現病變并隨訪。
9.胃鏡檢查也可發現其他少見疾病,有的可進行胃鏡治療。
胃鏡檢查的禁忌癥
一. 絕對禁忌癥
1. 嚴重冠心病以及心肌損傷伴嚴重心功能不全者。
2. 食道狹窄或賁門部梗阻。
3. 主動脈瘤。
4. 出血性休克。
5. 急性咽炎及扁桃體炎。
6. 肺炎或其他感染伴有高熱。
7. 哮喘性呼吸困難。
8. 重度肺功能障礙。
9. 體質極度衰弱。
10. 患者不予合作或精神不正常者。
二. 相對禁忌癥
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經治療后可恢復者,如急性扁桃體炎、咽炎、食管炎、支氣管哮喘發作期等。
胃鏡檢查前后注意事項
一.檢查前注意事項
1.向病人說明檢查的目的和大致過程:解除病人的顧慮和恐懼,取得病人合作。
2.檢查前禁食:病人術前六小時起禁食、禁水、禁煙一天,以減少胃液分泌,便于觀察。
3.胃潴留者:檢查前洗胃,才能進行檢查。
4.了解病史:請病人隨帶病歷及X線片,以便醫生了解病情及上消化道大致情況。
二.檢查后注意事項
1.檢查后1-2天:病人可能會有短暫的咽喉部作痛,同時咽后壁因局麻關系,可有異物感,往往有咳出分泌物的反射.要勸告病人不可勉強咳出分泌物,以免引起黏膜破損,同時,可用一些消毒漱口水或含片,以減輕癥狀,便于恢復。
2.檢查后飲食:檢查后可飲用溫涼半流質或軟爛食物一天,以免粗糙食物對胃黏膜創面摩擦,造成出血。
胃部問題怎么檢查?
你好,做過的,是先叫你喝一支麻藥,含在口中,大概5分鐘,做的時候還好,就是有點惡心,到了胃里就好了,很快的大概5分鐘吧,胃鏡是最正確的了,可以肉眼看到胃里的一切,正常就是這么做的檢查的,,最好還是胃鏡設備精確一些好。
胃部檢查方法有哪些?
飲食習慣是消化系統健康的關鍵,而胃部長期不適的人,更該慎選食物種類,以減輕癥狀、加速恢復元氣。腸胃不好時飲食以溫和為最高原則,必須避免刺激和油膩的食物,那么, 胃痛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有時候突然會胃痛,嚴重影響到人的健康。泉州180體檢中心專家回答說: 1.胃鏡檢查及活***檢查:胃鏡檢查結合直視下活***病理檢查,是診斷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淺表性胃炎常胃竇部為最明顯,多為彌漫性,胃粘膜表面呈紅白相間或花紋狀改變,有時見散糜爛,常有白色或黃白色滲出物。萎縮性胃炎的粘膜多呈蒼白或灰白色,皺壁變細或變平坦,由于胃粘膜變薄,使粘膜下血管可透見呈紫藍色,病變可彌漫或主要胃竇部。 2.胃脫落細胞檢查是一項較簡單的診斷方法,在胃鏡直視下,胃內可疑處刷取細胞作脫落細胞學檢查有助于鑒別診斷。 3.X線胃鋇餐檢查大多數慢性胃炎無異常發。 4.胃液分析: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分泌常有障礙,尤以胃體部慢性萎縮性胃炎時最嚴重。 5.血清壁細胞抗體試驗血清胃泌素測定:多數胃體胃炎,血清壁細胞抗體常呈陽性,而血清胃泌素多升高。相反,胃竇部胃炎則血清壁細胞抗體多呈陰性,而血清胃泌素降低。 泉州180體檢中心是泉州市首家擁有TTM功能醫學檢查設備,該設備補缺了醫學設備的缺陷,傳統設備都是以形態學為基礎的醫學影像,而TTM是以功能學為基礎的,即不需要介入到身體體內,只通過被動地接收人體細胞代謝熱異常,便能對身體疾病進行初步地篩查,為需要檢查胃部的朋友帶來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