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常見動物傷害的處理
幾種常見的動物咬傷 1.狗咬傷 隨著家庭飼養寵物的增多,犬咬傷和狂犬病逐年增多,已成為全球性的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2.貓咬傷 被貓撓傷或咬傷后,受傷部位附近的淋巴結可能會腫大,引起發熱。另外,貓身上的跳蚤也會造 成感染,在受傷后數天至2周內,手足部出現隆起的紫紅色丘疹。最好及時去醫院治療。 3.鼠咬傷 老鼠的唾液中含有螺旋菌,被鼠咬傷時,容易發生鼠咬癥,約有3周潛伏期,傷口會腫燙,也可能發生頭痛、眩暈、全身倦怠等癥狀。 三 預防措施 (1)要始終監護好周圍的動物,包括寵物。 (2)學習如何與動物相處,切記不要逗惹寵物。 (3)遠離野生動物,不要喂食野生動物或流浪的動物 四 緊急處理措施 1.不隨便擠壓傷口 人被狗、貓等動物咬、抓或舔傷后,切忌像被毒蛇咬傷一樣對傷口進行擠壓,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進入神經系統,加快發病進程。 2.正確處理傷口 凡不能確定傷人動物為健康動物的,應立即對受傷部位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局部處理越早越好。 (1)徹底沖洗:首先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清洗傷口,最好用流動的水徹底沖洗傷口至少20分鐘。不要往傷口上涂抹任何消炎藥。 (2)嚴格消毒:在徹底沖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于傷口,以清除或殺滅局部的病毒。 (3)用消毒紗布覆蓋傷口。 3.什么時候去看醫生 (1)原則上被動物咬傷后,出現皮膚破損都應去看醫生。如果是被自家的寵物咬,皮膚未破損,且寵物最近接種過狂犬病疫苗,就徹底清洗和消毒,觀察皮膚和動物的變化。如果皮膚有破損,就算傷口很小,也得接受診療。受傷后24小時內要在醫生指導***射狂犬病疫苗。 (2)被野生動物或流浪的動物咬,或者該動物最近未接種狂犬病疫苗,且表現奇怪。 (3)與蝙蝠近距離接觸過,盡管未發現被咬的痕跡。 (4)被咬傷的部位在臉部、脖子或手、腳,或靠近關節處。 (5)被咬或抓的部位變紅、發熱、腫脹或疼痛加劇。 4.去看醫生時需注意提供的信息 (1)是被什么動物咬傷的。 (2)請記得動物是否注射過狂犬病疫苗,如果注射過,是什么時間。 (3)該動物是否具有任何最近反常的行為。 (4)動物的地址。 (5)如果是流浪的動物或野生動物,是否有人收留。 (6)傷者注射疫苗的記錄。 10種常見外傷處理法 小的皮膚十分嬌嫩,一旦出現外傷,無疑比較棘手,稍不留意就可能留下疤痕。尤其是夏天,氣溫高、出汗多,皮膚外傷更容易出現感染。所以,掌握了如下10種外傷處理法,將能幫助更好地度過這個夏天。 1 擦傷 擦傷是指摔倒擦破的傷口,僅僅是表皮受傷,所以傷勢比較輕微,在家治療就可以了。對于很淺、面積較小的傷口,可用碘油、酒精(紅藥水)涂抹傷口周圍的皮膚,然后用干凈消毒紗布包扎好。如果家里沒有碘酒、酒精,可用干凈的水清洗傷口,然后涂上抗菌軟膏,再貼上創可貼。 如果擦傷面積太大、傷口上沾有無法自行清洗掉的沙粒、污物,或受傷部位腫脹、嚴重疼痛、周邊機體***破碎、血流不止,或受傷位置很重要(如臉部),建議還是帶就醫。對于大而深的傷口,更應及時帶去外科做局部清創處理,并注射破傷風針劑。 2 裂傷 原則上24小時之內縫合就可以了,不過,如果是臉部受傷,就要及早縫合。還有,嚴重的裂傷拖的時間越久,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可能導致病情遲延或者殘留傷疤,所以應及時就醫。 3 刺傷 如果被釘子、針、玻璃等銳利的物品刺傷,一般會有少量血流出,因為傷口窄、深、細菌不易被排出,所以容易引發炎癥。假如被刺傷,無論傷口多小,都有患上破傷風的危險,所以務必要及時就醫。 在緊急處理刺傷傷口時,需要擠壓傷口,這時會有血流出,同時細菌也會被排出。所以,處理刺傷傷口時要把手洗干凈,并使用消過毒的器具。如果匆忙用手處理刺傷傷口,反而可能導致細菌入侵、產生炎癥。 有可能的話,要先找出是何種異物導致刺傷。假如是玻璃碎片,則可能傷害的肌肉或血管,因此,一定不要在家自行處理,而應趕緊去醫院。因為一旦處理不當,會導致流血更多甚至損害內臟、血管。如果被刀具或銅鐵制品刺傷,應到醫院注射破傷風針。 如果導致刺傷的異物不是玻璃,而且有一端***在皮膚外,可取一把鑷子,將鑷子末端放在火焰上進行消毒,待鑷子冷卻后,一邊分散的注意力,使不會太緊張,一邊輕輕用鑷子夾出異物。 如果異物留滯在皮下,可用火焰消毒縫衣針,或將其放在消毒酒精、消毒水中浸泡幾分鐘。在異物所處的皮膚部位放一塊冰,使皮膚多少有些麻木,再用消毒過的針輕輕挑開皮膚,使異物暴露出來,用消過毒的鑷子將異物夾出來。 如果是鐵釘導致刺傷,應首先拔出鐵釘。用消過毒鑷子或小鉗子,順著鐵釘扎入的方向外拔出,拔出時用力要均勻,不要左右晃動,以減少對周圍機體***的損傷。 如果鐵釘已拔出,可用力在傷口周圍擠壓,擠出瘀血與污物,以減少傷后感染。如果鐵釘斷在傷口里,應讓馬上停止走動,并將取出的部分釘子與一起送到醫院,通過手術拔除。 4 割傷 割傷是刀、剪、玻璃片或鋒利的器具造成的損傷。被刀割傷的時候,先用清潔物品止血,再用繃帶固定住。當傷口流血不止時,就要用直接壓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壓住傷口,依靠壓力阻止血流,使傷口處的血液凝成塊,或用干凈紗布壓迫傷口止血。 如果是手指出現割傷,而且傷口流血較多,應緊壓手指兩側動脈,在施壓5~15分鐘后,一般便可止血。如果是其他部位割傷,均要加壓止血。如果實在止不住血,可用橡皮筋在出血處以上部位扎緊,阻斷血流,并立即上醫院處理。每次橡皮筋止血扎緊的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不然會因為血流阻斷時間過長而導致肢體壞死。 在出血停止后,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再用消過毒的紗布或創可貼覆蓋,最后用繃帶包扎固定。請注意,較深、較大的傷口或面部傷口,應去醫院處理,必要時予以縫合,以免留下過大疤痕。 5 有瘀血 淤血多是外力導致皮下毛細血管破裂,血液從毛細血管破裂處滲至皮下,所以在完整的皮膚上可以看到一片瘀青,此時外滲至皮下的血液已屬異物,而且皮下神經豐富,因此疼痛感明顯。 如果皮膚上出現瘀血,應趕緊用涼水或冰塊冷敷消腫。如果受傷部位是胳膊或腿,那就將胳膊或腿抬起,可助消腫。在發生瘀血24小時后,可以用溫水熱敷患處,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一般來說,皮下瘀血都能被機體慢慢吸收,時間大約需要2周。 6 抓傷 小聚集在一起玩耍時,都容易被小伙伴抓傷,如果問題不大,適當消毒處理一下即可,不久就會自然痊愈。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傷口的時候要用流動的水。如果傷得比較重、同時出現發燒,或者被小動物抓傷,應趕緊就醫治療。 7 砸傷或擠傷 在門縫中被擠傷或被石頭等堅硬的東西砸傷時,要注意用冷敷。對于砸傷的傷口來說,繃帶纏得過緊只會增加傷痛,沒有什么治療的意義。如果在門縫中被擠傷,而且傷口內部因充血呈現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現了骨折,應盡快就醫。 8 被動物咬傷 被狗、貓等動物咬或抓傷后,切忌像被毒蛇咬傷一樣對傷口進行擠壓,以防病毒以更快的速度進入神經系統。可徹底沖洗,先用肥皂水、清水、洗滌劑或對狂犬病毒有可靠殺滅效果的碘制劑、乙醇等,徹底沖洗傷口至少20分鐘。在徹底沖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抹傷口,以清除或殺滅局部的病毒。 對未傷及大血管的傷口盡量不要縫合,也不必包扎。對需要縫合的較大傷口或比較嚴重的面部傷口,應在清創消毒后先用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浸潤傷口,數小時后(不低于2小時)再予以縫合和包扎。如果傷口比較深或大,可放置引流條,并使用抗生素和破傷風抗毒素,以控制其他感染。 9 被蚊蟲咬傷 夏天被蚊蟲咬傷后,用冰塊或涼水冷敷比較好,這樣皮膚的血管就會收縮,蚊蟲分泌的毒素就不能擴散。一般來說,大部分蚊蟲叮咬導致的外傷都不嚴重,但是一定要注意,盡量不讓抓撓傷口,如果把蚊蟲叮咬的部位撓破,毒素就會擴散到周邊機體***,可能引發膿皰瘡。 下面,介紹4個處理蚊蟲咬傷的小妙方: 1 被跳蚤、蚊子、毛蟲、螞蟻叮咬后,涂點牙膏、食醋、檸檬汁、搗碎的大蔥葉、大蒜、衛生球、洋蔥等,均可止癢。 2 被蚊子叮咬后,可用肥皂(或香皂)蘸水在被叮咬處涂擦,稍等片刻即可止癢。 3 被蚊子叮咬后,迅速取一個熱水瓶塞子放在叮咬處2~3分鐘,連續幾次,劇癢即可消失,而且不會出現紅斑和丘疹。當然,瓶塞的溫度以高熱、又不燙傷皮膚為宜。 4 被蚊子叮咬后、奇癢難忍時,可將1~2片阿司匹林研碎,用少量涼開水調成糊狀,涂于被叮咬處,即可消腫止癢。 10 燒燙傷 沖、脫、泡、蓋、送5步驟,是燒燙傷意外的第一處理原則。 沖:以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15~30分鐘,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如果無法沖洗傷口,可冷敷。 脫:充分泡濕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用剪刀剪開衣服,或暫時保留粘連部分,盡量避免將水泡弄破。 泡:在冷水(加冰塊)中持續浸泡15~30分鐘,可減輕疼痛及穩定情緒。平時可在冰箱中準備一些冰塊,以備不時之需。不過,如果燒燙傷面積太大或年齡較小,則不必浸泡過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多或延誤治療時機。 蓋:用清潔干凈的床單或布條,紗布等覆蓋受傷部位。不要在受傷部位涂抹米酒、醬油、牙膏、漿糊、草藥等,這些東西不但無助于傷口的復原,還容易引起傷口感染,并且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送:趕緊就醫急救、治療。
常見的一類,二類,三類動物疫病有哪些
動物疫病,是指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根據動物疫病對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規定管理的動物疫病分為下列三類:
一類疫病,是指對人與動物危害嚴重,需要采取緊急、嚴厲的強制預防、控制、撲滅等措施的。包括:口蹄疫、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綿狀腦病、小反芻獸疫等。
二類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采取嚴格控制、撲滅等措施,防止擴散的。包括:布氏桿菌病、牛傳染性氣鼻管炎、牛惡性卡他熱、牛白血病、牛出血性敗血病、牛結核病、牛焦蟲病、牛椎蟲病等。
三類疫病,是指常見多發,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控制和凈化的。包括:牛流行熱、牛粘膜病、牛***彎曲桿菌病、毛滴蟲病、牛皮蠅蛆病等。
擴展資料:
《重大動物疫情應急粲例》第二十八粲規定:國家對重大動物疫情應急處理實行分級管理,按照應急預案確定的疫情等級,由有關人民***采取相應的應急控制措施。
第二十九條規定對疫點應當采取下列措施:
(一)撲殺并銷毀染疫動物和易感染的動物及其產品。
(二)對病死的動物、動物排泄物、被污染飼料、墊料、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
(三)對被污染的物品、用具、動物圈舍、場地進行嚴格消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動物疫病
一類動物疫病包括:口蹄疫、豬水皰病、豬瘟、非洲豬瘟、非洲馬瘟、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牛海綿狀腦病(瘋牛病)、癢病、藍舌病、小反芻獸疫、綿羊痘和山羊痘、禽流行性感冒(高致病性禽流感)、雞新城疫。
常見的一類,二類,三類動物疫病有哪些
發生一類動物疫病或者其他動物疫病呈爆發性流行時,必須上報。
一類疫病包括:口蹄疫、豬水泡病、豬瘟、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非洲馬瘟、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綿狀腦病、癢病、藍舌病、小反芻獸疫、綿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鯉春病毒血癥、白斑綜合征
《動物疫情報告管理辦法》規定: 動物疫情報告實行快報、月報和年報制度。
(一)快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快報:
1、發生一類或者疑似一類動物疫病;
2、二類、三類或者其他動物疫病呈暴發性流行;
3、新發現的動物疫情;
4、已經消滅又發生的動物疫病。
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和國家測報點確認發現上述動物疫情后,應在24小時之內快報至全國畜牧獸醫總站。全國畜牧獸醫總站應在12小時內報***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
(二)月報
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對轄區內當月發生的動物疫情,于下一個月5日前將疫情報告地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地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每月10日前,報告省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省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于每月15日前報全國畜牧獸醫總站;全國畜牧獸醫總站將匯總分析結果于每月20日前報***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
(三)年報
縣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每年應將轄區內上一年的動物疫情在1月10日前報告地(市)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地(市)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當在1月20日前報省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省級動物防疫監督機構應當在1月30日前報全國畜牧獸醫總站;全國畜牧獸醫總站將匯總分析結果于2月10日前報***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
一、二、三類動物疫病病種名錄
一類動物疫病(17種)
口蹄疫、豬水泡病、豬瘟、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非洲馬瘟、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綿狀腦病、癢病、藍舌病、小反芻獸疫、綿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鯉春病毒血癥、白斑綜合征
二類動物疫病(77種)
多種動物共患病(9種):狂犬病、布魯氏菌病、炭疽、偽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結核病、弓形蟲病、棘球蚴病、鉤端螺旋體病
牛病(8種):牛結核病、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牛惡性卡他熱、牛白血病、牛出血性敗血病、牛梨形蟲病(牛焦蟲病)、牛錐蟲病、***血吸蟲病
綿羊和山羊病(2種):山羊關節炎腦炎、梅迪-維斯納病
豬病(12種):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經典豬藍耳病)、豬乙型腦炎、豬細小病毒病、豬丹毒、豬肺疫、豬鏈球菌病、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豬支原體肺炎、旋毛蟲病、豬囊尾蚴病、豬圓環病毒病、副豬嗜血桿菌病
馬病(5種):馬傳染性貧血、馬流行性淋巴管炎、馬鼻疽、馬巴貝斯蟲病、伊氏錐蟲病
禽病(18種):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病、馬立克氏病、產蛋下降綜合征、禽白血病、禽痘、鴨瘟、鴨病毒性肝炎、鴨漿膜炎、小鵝瘟、禽霍亂、雞白痢、禽傷寒、雞敗血支原體感染、雞球蟲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禽網狀內皮***增殖癥
兔病(4種):兔病毒性出血病、兔粘液瘤病、野兔熱、兔球蟲病
蜜蜂病(2種):美洲幼蟲腐臭病、歐洲幼蟲腐臭病
魚類病(11種):草魚出血病、傳染性脾腎壞死病、錦鯉皰疹病毒病、刺激隱核蟲病、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病毒性神經壞死病、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斑點叉尾鮰病毒病、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流行性潰瘍綜合征
甲殼類病(6種):桃拉綜合征、黃頭病、羅氏沼蝦白尾病、對蝦桿狀病毒病、傳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壞死病、傳染性肌肉壞死病
三類動物疫病(63種)
多種動物共患病(8種):大腸桿菌病、李氏桿菌病、類鼻疽、放線菌病、肝片吸蟲病、絲蟲病、附紅細胞體病、Q熱
牛病(5種):牛流行熱、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牛***彎曲桿菌病、毛滴蟲病、牛皮蠅蛆病
綿羊和山羊病(6種):肺腺瘤病、傳染性膿皰、羊腸毒血癥、干酪性淋巴結炎、綿羊疥癬,綿羊地方性流產
馬病(5種):馬流行性感冒、馬腺疫、馬鼻腔肺炎、潰瘍性淋巴管炎、馬媾疫
豬病(4種):豬傳染性胃腸炎、豬流行性感冒、豬副傷寒、豬密螺旋體痢疾
禽病(4種):雞病毒性關節炎、禽傳染性腦脊髓炎、傳染性鼻炎、禽結核病
蠶、蜂病(7種):蠶型多角體病、蠶白僵病、蜂螨病、瓦螨病、亮熱厲螨病、蜜蜂孢子蟲病、白堊病
犬貓等動物病(7種):水貂阿留申病、水貂病毒性腸炎、犬瘟熱、犬細小病毒病、犬傳染性肝炎、貓泛白細胞減少癥、利什曼病。
魚類病(7種):鮰類腸敗血癥、遲緩愛德華氏菌病、小瓜蟲病、黏孢子蟲病、三代蟲病、指環蟲病、鏈球菌病
甲殼類病(2種):河蟹顫抖病、斑節對蝦桿狀病毒病
貝類病(6種):鮑膿皰病、鮑立克次體病、鮑病毒性死亡病、包納米蟲病、折光馬爾太蟲病、奧爾森派琴蟲病
兩棲與爬行類病(2種):鱉腮腺炎病、蛙腦膜炎敗血金黃桿菌病
常見的一類動物疫病:
口蹄疫、豬水泡病、豬瘟、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非洲馬瘟、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綿狀腦病、癢病、藍舌病、小反芻獸疫、綿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鯉春病毒血癥、白斑綜合征
常見的二類動物疫病:
狂犬病、布魯氏菌病、炭疽、偽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結核病、弓形蟲病、棘球蚴病、鉤端螺旋體病
常見的三類動物疫病:
大腸桿菌病、李氏桿菌病、類鼻疽、放線菌病、肝片吸蟲病、絲蟲病、附紅細胞體病、Q熱
動物疫病:
動物疫病,是指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
一類疫病:
對人與動物危害嚴重,需要采取緊急、嚴厲的強制預防、控制、撲滅等措施的為一類疫病。
二類疫病:
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采取嚴格控制、撲滅等措施,防止擴散的為二類疫病。
三類疫病:
常見多發、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控制和凈化的為三類疫病。
方針:
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
參考資料
全國***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北京:全國***常務委員會,1997年7月3日
動物疾病如何分類?動物疾病的種類有哪些?
(1)動來物疾病按疾病源性質可分為:傳染病、寄生蟲病和普通病(內科病、外科病、產科病)。
(2)動物疾病按病因可分為:傳染病(細菌病、病毒病、真菌病、支原體病等);寄生蟲病(蠕蟲病、吸蟲病、原生動物病);普通病(營養缺乏病、中毒病、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生殖系統疾病等)。
(3)動物疾病按同時發病數量可分為:群發病(傳染病、寄生蟲病、中毒病、營養缺乏病)和散發病(如破傷風等)。
(4)動物疾病按交往頻繁程度可分為:本土病和外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