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溫過高觀賞魚投喂冰食
讓我們一起輕松養水,快樂養魚!
雖然目前已經立秋了,但是各地的氣溫依然是居高不下,況且,三伏天還沒過去呢。
我們也經常看到有些魚友,常年給觀賞魚直接投喂冰食,就是直接往魚缸里扔,任其在魚缸里自行化凍,人家的觀賞魚也很好,也沒看到有什么腸炎癥狀的發生啊?
為什么總有人不斷跳出來,大喊著給觀賞魚直接投喂冰食就是不好呢?
我們的冰棍是怎么吃的,一根冰棍一口吞下去嗎?如果是在劇烈活動后,直接就Gameover了吧?
除了某些小***比較任性、逞強以外,很少有人會在吃冰棍的時候一口悶的,那可以說就是傻子了。
特別是在我們進行各種劇烈活動以后,不管是冰淇淋還是冰棍,都不可以直接一口吞的,那可是要出人命的。
相信有些朋友這樣的蠢事小時候都做過吧,結果呢?身體很是不爽吧,有時候直接就會肚子疼或者壞肚子了。
我們給觀賞魚投喂冰食,到底是對還是不對,這個問題應該如何去看待?其實也是源于這個道理的。
水溫多高、冰食塊多大,觀賞魚的嘴巴又是多大?說來說去,還是觀賞魚的適口性問題
我們并不是說,就是絕對不可以把冰食直接往魚缸里扔,讓它們在水面漂著,這個是可以的。
再者,當然是魚缸的水溫越高越好,它們融化的速度也就會越快。
剩下來的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就是,觀賞魚是一口吞下,還是緩慢啄食?
這才是我們決定是否直接往魚缸里投喂冰食,需要首先考慮的最為重要的問題。
如果觀賞魚的嘴巴很小,是一群小型觀賞魚,或者其他觀賞魚的小魚苗,都是一個道理。
我們是可以把一塊冰凍的紅蟲,直接扔到魚缸的水面上,任由它們在那里不斷地緩慢啄食的,本身這個冰食化凍的時間也在不斷的延長。
如果說我們投喂的冰凍魚食,正好和觀賞魚的嘴巴大小一致,扔進去它就可以一口吞下,那么,這個道理和我們一口吞下一根冰棍,又會有什么兩樣呢?
再說了,我們還要考慮到觀賞魚的大小吧?
兩三米長的海象魚或者鱷雀鱔,我們給它直接扔一條很小的冰凍小草金,估計一時半會的偶爾投喂點,魚缸的水溫又很高的話,對于它們的損采幅道傷日炭也不會太大,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計,可能就庭劣籌像吃冰棍一樣了,甚至于還真的有助于解暑、降溫呢,難道不是嗎?完全會有這種可能性。
腸胃功能較弱的觀賞魚,必定會深受其害
剩下來還有一個問題,那就要看觀賞魚的個魚體質如何了?
有些觀賞魚可能長久時間投喂冰食,它也不會去在乎,而有些觀賞魚,本身的腸胃功能就差,可能投喂一次就出問題。
這個未必都是因為品種的不同,還有個魚的問題,即使是同一品種的觀賞魚,它也會有體質強健的和體質較差的,就比如我的那兩條羅漢。
再一個就是,我們在投喂之后是需要進行適度觀察的,這也是重點。
就是長期直接投喂冰食吃的,不信可以把冰食化開、投喂一個階段再去觀察。
結果當然是再也沒有出現過這種問題,而且,這也會與個魚的體質有關。
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再去持續投喂冰食,在一群燕魚或者七彩中,它也有嘴巴根本不會發紅的,出現紅嘴巴的一般都是個別現象,當這種情況持續上升到一定的比例以后,我們當然就要注意了。
如果是出現了這種情況,除了可以適度停食、把冰食化開投喂以外,給它們吃點復方新諾明消消炎,可以立竿見影的恢復,一般第二天就可以看到明顯的改善,還是那個基本原則,一米魚缸八到十片。
飼養觀賞魚,不是聽風得風、聽雨得雨,什么事情都是相對而言的,我們自己需要辯證思考和對待
結果呢,隨便拿出兩種我們看似不錯的觀賞魚投喂方式,完全是截然相反的操作思路。
那么,很多新魚友立刻又找不到北了,每當看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唉,我就不多說了吧。
難道我們就不能靜下心來,安靜的、反復辯證的,自己先去思考一下嗎?這都是些極為簡單的、人人皆知的常識性問題,只是因為我們太過依賴于別人的所謂理論知識了,已經完全丟失了自我。
想要養好觀賞魚,先把自我找回來再說吧。
熱帶魚水溫過高怎么辦
熱帶魚水溫過高的情況下,需要及時的調節,溫度過高,對于熱帶魚的身體會造成影響,導致細菌繁殖。
熱帶魚能適應的水溫為22-26℃,飼養時水溫不能低于其要求的下限,也不要盲目地認為水溫越髙越好,水溫長期偏高或偏低,都將危及熱帶魚的生命。
溫差不能過大熱帶魚對水溫變化特別敏感,且不能抵抗水攝的驟變。盡量保持水溫的穩定,晝夜水溫差控制在50以內。
水溫的控制無論飼養或繁殖熱帶魚,水溫的人為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飼養熱帶魚時,晝夜水溫差控制在5度以內為宜,繁殖時,晝夜水溫差一般不超過2度為宜。
熱帶魚箱最好放置在窗戶向南的客廳或房間里,屋子里氣溫要盡可能的恒定。在規定的范圍內,水族箱的尺寸最好大一些,因為水族箱的體積越大,盛水就越多,在單'位時間內,水族箱的水溫變化就越小,不會由于氣溫的急劇變化在短時間內使水溫發生較大幅度的升降。
準備注入魚箱里的水應先在水族箱附近擱置一段時間,待到和魚箱內的溫度相近后,再注入魚箱,以避免魚箱內的水溫的急劇變化。
在炎暑季節,要把水族箱放置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氣溫過髙時,除加探水層外,可在魚箱附近的地面上灑一些水,這樣會使魚箱周圍的氣溫降低)在寒冷季節,要把魚箱放置在溫暖避風的地方,氣溫過低時,需要給魚箱加溫。
飼養熱帶魚,需要調節好相應的溫度。
水位過高的魚缸怎么就不能養魚了
誰也沒有說不能飼養,不過有些傳統金魚如果水位過高的話,它們游動起來會很費力,從缸底游到水面相當困難,要不就是在水面躺倒一片,根本游不下去,所以說,一般不宜飼養。
那么,熱帶魚也不行嗎?
我們打個比方吧,比如說直徑四五十厘米,高八十的那種圓柱形魚缸,或者長四十、寬四十、高八十的所謂豎型魚缸。
更何況,還有一些魚友,在這樣的魚缸內,飼養一些底棲魚類,它們何年何月能夠爬上來?
魚缸過深、水面較窄,底部極易缺氧,糞便殘渣難以***
如果魚缸過深的話,水面接觸空氣的面積又較窄,那么,這個魚缸的底部或者中下部,極易發生缺氧現象。
為什么大多數困水容器要選擇廣口的,為什么金魚喜歡使用廣口的瓦盆或者木海飼養,而且水位都不高?就是溶氧量豐富啊。
再者,大部分這樣的高缸,都是采取的上濾設計,那個抽水管道,那個水泵揚程,怎么可能達到有效濾除底部糞便?這樣的高度,即使我們抽底換水,也是很有難度的,誰也不愿意去做,這都是問題,一旦沉底飼料投喂過多,拿都拿不出來。
這樣的魚缸,還不如壁掛式的、屏風式的魚缸,至少水質還可以保持,只是寬度不夠,水體不大罷了,實在不行,抽底換水也比較容易操作。
高缸不是不可以養魚,但是不要密度大,也不要飼養高氧魚
所以說,類似于那種高缸、圓柱形魚缸,不是不可以飼養觀賞魚,但是密度一定不要大,再者不要飼養一些高氧魚、體型較大的觀賞魚,哪怕是飼養一缸草金魚,我們經常會發現,魚一入缸就開始大幅度缺氧了。
本身魚缸的設計缺陷,根本不適合飼養這樣的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