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品種水草適合孔雀魚飼養
什么品種水草適合孔雀魚飼養
在飼養美麗的孔雀魚水族箱中,我們往往不僅能看見美麗的孔雀魚的身姿,也能看到嫩綠堅韌的水草。吹草悠然自若的***著,在強勁中有露著一絲柔美。很多人都喜歡在飼養孔雀魚的水族箱中,種植一些水草,這樣可以解決獨飼養孔雀魚的單調,有可以提升整個水族箱的欣賞價值。那么在飼養孔雀魚的水族箱中到底適合養殖什么品種的水草呢?
在孔雀魚的水族箱中種植水草,首先的要求就是要水草的生長習性和對環境的要求與孔雀魚保持一致。一般來說,水蘿蘭是孔雀魚造景缸的最佳選擇,其葉羽狀,色澤翠綠,葉質柔軟細致,既不會傷魚,又有很好的造景效果;同時鐵皇冠、細葉鐵皇冠、鹿角鐵皇冠也非常適合在孔雀魚的水族箱中種植,這類水草葉片深綠色,置于魚缸的后景,景深的效果十分良好;還有紅菊花草、綠菊花草、***花草這類葉形呈針形的掌狀對生葉,密密著生就如同菊花的花瓣一般,種植在孔雀魚的水族箱中也非常的搭配。
這幾類水草外形都獨具特色,而且其成長生活對環境的要求,與孔雀魚對環境的要求也非常的接近,它們生活在同一個水族環境中不會造成任何影響。無論是對調節孔雀魚的水質生態環境,還是在造景搭配上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孔雀魚幼苗的培養方法和注意事項
我們都知道孔雀魚屬于熱帶水族寵物,它有很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而且孔雀魚也相對較容易飼養。
飼養孔雀魚首先就需要準備適合孔雀魚幼苗的生活的環境,光照不僅直接影響到孔雀的生長發育、性腺成熟情況還和它的色彩關系重大。每天在自然光照的基礎上延長2-3個小時的孔雀魚在生長速度和色彩上也有叫明顯提高。
培養孔雀魚幼苗,讓其健康的成長,還要定期的給孔雀魚過濾換水。要培養出好的孔雀過濾是比不可少的,水就是孔雀魚生活棲息的唯一場所,它們飲食、方便都在一個環境中完成。為此,保證水質環境的健康,也就是在促進孔雀魚幼苗健康成長。
要讓孔雀魚幼苗健康快速的長大,優質的食餌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投喂的原則是少食多餐,每天定時定點定量的給孔雀魚喂食。給孔雀魚準備的食餌可以是人工配制的飼料,也可以是鮮活的小蟲。當然飼養者可以將這兩種餌料有機的搭配,然后喂食給孔雀魚吃。
雖然飼養孔雀魚較為容易,孔雀魚的成活幾率也非常的高。但是在飼養的過程中,也需要飼養者堅持不懈,耐心仔細的觀察孔雀魚的生活情況,監測孔雀魚的成長,總結飼養孔雀魚的相關經驗,不僅讓自己成為養魚高手,也讓孔雀魚可以健康美麗的成長。
【參考】孔雀魚喂什么魚食好?
野生的孔雀魚可以吃的食物有很多,如水蚤、絲蚯蚓、水藻等等,當然被飼養者寵養的孔雀魚也不用擔心它們的食物,因為飼養者每天都會精心的為孔雀魚準備可口的食物。然而,你知道喂養孔雀魚什么食物是比較好的嗎?
研究發現,孔雀魚是一種比較容易飼養的熱帶觀賞魚,體型嬌小而且食性雜。人工飼養孔雀魚可以準備的于是有很多。目前,人工飼料主要有三種,如薄片飼料、顆粒飼料、冷凍飼料。而活餌可以有豐年蝦、絲蚯蚓等等。
嚴格來說,活餌的營養價值要遠勝于魚飼料,但是活餌更容易攜帶病菌,這對孔雀魚的身體健康是存在隱形傷害的。
飼養孔雀魚的過程中,飼養者完全可以根據魚兒的情況和自己的情況來合理的為孔雀魚選擇食物。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選擇活餌喂食孔雀魚,那么一定要提前在家飼養幾天,而且要提前做好殺菌消毒的工作,要保證活餌沒有攜帶病菌,不會危害孔雀魚的身體健康哦。
小孔雀魚養了幾天就不見了
【前言】孔雀魚憑借其華麗的外觀,皮實易養的特性,得到了魚友們的廣泛好評。同時,孔雀魚是卵胎生魚,號稱“百萬魚”,又說明了其容易繁殖且繁殖率高。
但是,繁殖率不等于成活率。很多魚友在飼養孔雀魚的過程中,經常是看到繁殖出一群小魚苗,要么是一夜之間消失不見,要么是慢慢地越來越少,幾天過后也全都沒了。明明看到生出一群小孔雀魚,可是又消失了,這是為什么呢?
孔雀魚小魚苗肯定不會憑空消失,很顯然,消失了就是死亡了,原因無外乎就是以下幾種:
1、生病引起死亡;
初生的孔雀魚小魚苗,體質差,抵抗力差,對水溫、水質的變化極為敏感,因此,極易因水環境動蕩生病,或是受到外界寄生蟲、病菌的侵擾而患病。而柔弱的小孔雀魚通常都不能自我免疫力恢復,結果就是因病致死。比如小孔雀魚最常見的針尾病,就是飽受水里的寄生蟲(三代蟲)困擾,拖累而死的。
2、設備導致意外;
同樣,初生的孔雀魚小魚苗由于體質差,所以游動能力較弱,在水流稍大一點的環境中就“身不由己”的隨水漂流,遇到一些過濾器的進水口,抵擋不住“強大”的吸力而被水流吞噬進過濾器而死亡。
當然,這種水流的吸力對孔雀魚大魚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對小魚苗來說就是致命的。
相信很多養孔雀魚的魚友都曾在“暗無天日”的過濾槽(桶)里面發現過小魚苗,要么是在掙扎,要么是已然歸西了,這就是設備導致的小魚苗意外死亡。
3、被大魚吞食了;
如果說前面兩種情況不可避免,那么小孔雀魚被大魚吞食就是責任完全在我們了。畢竟如果我們能夠提前預判、及時***,那么“大魚吃小魚”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在我們實際養魚過程中,小孔雀魚非疾病消失的絕大多數原因就是因為被大魚當作“點心”吃掉了。
魚友們都知道,想要讓小孔雀魚不被大魚吃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隔離。
而小孔雀魚的成長也需要隔離,避免如何種類的大魚、蝦、蟹、螺等生物混在一起,否則遲早會被吞食。
既然我們知道了,把小孔雀魚和其他大魚隔離開就能避免被吃掉,就能減少死亡率,那么,隔離也就可以有效提高小孔雀魚的成活率。而我們家庭養魚,不可能是每生出一窩小孔雀魚就多用一個魚缸來單獨養,哪怕是用繁殖盒也做不到一直用繁殖盒養到成年。
因為小孔雀魚和大魚的一直隔離是不現實的,因此,隔離一段時間后就要合缸,讓孔雀魚小魚和大魚混養在一起。問題來了,這一段時間是多久?孔雀魚小魚單獨養多久能和大魚一起養?
通常認為,孔雀魚的小魚苗長到可繁殖,也就算是成年了。從孔雀魚的出生到成年,需要三個月或更久,這和我們飼養的條件有關,比如水溫、比如喂食等等因素都影響著孔雀魚的生長發育,而這3~4個月我們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幼魚階段、亞成魚階段、成年魚階段。
幼魚階段:0~1個月。
0~1個月,這個階段的小孔雀魚最容易死亡,想要平安度過這個階段,可謂是“闖關”一般的艱難。究其原因就是前面說的體質弱、抵抗力差。這期間的小孔雀魚要么是被過濾循環系統吞噬,要么是被疾病拖累而去,要么被吃掉。
最可怕的往往不是設備和疾病,而是“大魚吃小魚”,因此,幼魚階段的小孔雀魚絕對不能和任何大魚混養,否則一定會被當作大魚眼中營養美味的“點心”慢慢消失。
亞成魚階段:1~3個月。
1~3個月,這個階段的孔雀魚已經不再是幼魚,就好比我們跨入中學的年齡,即將成年而又沒有成年,我們稱之為亞成年魚。
但是,畢竟孔雀魚本身體型就小,亞成年孔雀魚的體型更小一些。對于稍大一點的其它種類魚來說,它們依然是追咬的目標,或許不能被直接吞食,結果是咬傷致殘、致病后就會受到圍攻,終究可能還是逃不過一死。
因此,亞成魚階段的孔雀魚只能和同類孔雀魚混養,和其它類的魚混養仍然是危險重重,哪怕是同體型的小魚也可能會咬傷它,繼而被群起而分食,消失不見。
因此,成年的孔雀魚可以混養大魚了,當然,前提是不要和兇猛的不宜混養的大魚混養,否則還是會遭到攻擊而死。
【總結】
至于孔雀魚小魚多久能和大魚混養在一起?如果同樣是孔雀魚,那么一個月后的亞成年孔雀魚就可以合缸混養;如果是和可混養的其它種類魚合缸,則要等到3個月以后;如果是不能混養的兇猛魚類,那么多大的孔雀魚都不能和它們養在一起。
總之,你要記住,繁殖率和成活率不是一碼事,不要以為孔雀魚生得多就能全養大。在小孔雀魚沒有開始發色之前都是不宜混養在有大魚的缸里,哪怕同是孔雀魚,哪怕只是一條小體型的紅綠燈魚。假如你的孔雀魚小魚生出來沒有幾天就和大魚混養在一起,那么結果必然是消失殆盡。
淺談孔雀魚的帶苗
孔雀魚學名孔雀花鳉(Poeciliareticulata),也稱為鳳尾魚、彩虹花鳉、虹鳉、古比魚等,是花鳉科花鳉屬的一種熱帶魚,雌雄魚的體型和色彩差別較大,成年雄魚身體瘦小,體長3-4厘米,體色絢爛多彩、體型優美,尾鰭很飄逸;較雄魚體色遜色得多。
孔雀魚為雜食性小型熱帶魚種。能耐受污濁的水體,具群集性。分布廣泛。原產于南美洲的委內瑞拉、圭亞那、西印度群島、巴西北部等地。
孔雀魚作為觀賞用魚引入世界各國。性情溫和,能與溫和的中小性型熱帶魚混養,平時活潑好動,壽命較短,一般為1-2年,但是孔雀魚的繁殖能力很強,理想狀態下,一對孔雀魚在一年時間子代可達百萬,于是孔雀魚又有百萬魚、下崽狂魔魚之稱。
傳統孔雀魚的觀賞面主要為側面,而魚游工作室主要的培育方向為背面,以下給大家展示下近年來所培育的部分觀背孔雀。
孔雀魚的繁殖方式為卵胎生,簡單的說就是***卵在肚子里孵化,然后直接生小魚,一般卵胎生的小魚香孔雀、米奇、紅箭等魚苗都比較大,比較容易開口。
那么孔雀魚魚苗要具體怎么養?才能長得快和健康呢?
首先回答長得快的問題,魚類的生長其實就是一個飼料轉化為魚體干物質的過程
那么如何加速這個過程呢?
首先飼料的選擇,一個是飼料顆粒要細,最好是粉狀的,顆粒太大,魚苗想吃也難以入口的,有的人拿大魚的飼料喂小魚,還問我為啥魚不吃。試問一下,飼料比魚頭還大了,魚苗用什么吃?選擇高蛋白的飼料,有機物的積累其實是蛋白質的積累,雖說孔雀魚為雜食性,但是不同蛋白含量的飼料對于觀賞魚的生長影響顯著。
以下說簡單介紹幾種高蛋白飼料
豐年蝦卵:活餌料。
水蚤:活餌料,可以搭配飼料使用,將水蚤放在魚苗缸中,魚苗沒法吞下水蚤種,可以吃剛出生的小水蚤,水蚤也可以***魚苗未吃完的飼料,水蚤為濾食性浮游動物,繁殖比較簡單,但需要每天投喂和撈取。
雞蛋黃:將雞蛋黃溶解于水中,然后在用來喂食,蛋黃水蛋白質含量高,也富含多種營養物質,是很好的開口料,但是明顯的缺點是喂太多水容易壞,進而造成魚兒不吃食甚至導致魚苗死亡,解決方法是少量多餐。
飼料磨成粉:把大魚的飼料磨成粉,用于投喂,但比較難保證飼料碾得足夠細。
綠水:綠水是指水中含有綠藻的水,一般顏色翠綠色的水比較好,綠水的培養方法可以搜索我以前的文章,綠水的優點是魚苗連喝水都在生長,缺點是后期營養跟不上以及影響觀賞效果,當然,魚苗也沒啥好看的,綠水搭配飼料也很不錯。
魚游開口粉料:這是我們自己所研發的開口飼料,超細粉末,青鳉和斗魚的苗子比孔雀苗小多了都可以開口。高蛋白,不易壞水,***之前也有賣開口粉的,買回來試了試感覺效果不是很好,于是就自己搞了一款,一般留作自用,喂食方法:手里沾一點飼料丟在水中,飼料會自動擴張開,一次投食的量夠覆蓋80%的水面即可,等水面干凈了即可進行第二次投喂,一般魚游工作室育苗投喂間隔時間為3小時。
飼料投喂主要原則是少量多餐,其實孔雀魚只要有吃都長得挺快的。
孔雀魚的生存溫度為15-42℃,適宜生長溫度22-34℃,最適生長溫度為26℃,溫度對生長速度的影響主要是影響魚苗體內的酶活性進而影響魚兒的新陳代謝,溫度過高或過低酶活性都會降低,因此孔雀魚冬天需要加溫,不然沒法過冬。
但是不換水如何保證水質呢?
不要老覺得魚吃得不夠,那只是你覺得,魚苗餓了會自己浮上來找吃的,后面訓食得比較好了每次投喂的飼料盡量控制在5分鐘內吃完,如果吃不完,那就是喂多了。
Tips
喂食少量多餐,水體大密度小魚苗長得快,溫度要適宜,活餌料不易壞水,如果水不得以要換一定確保水溫水質不要變化太大,有綠水的話用綠水搭配飼養長得更快,魚苗最好靜水飼養,氣泵過濾不要開得太大,進行定期的分苗,將體型相近的魚放一起,不然大魚會***小魚生長
吃得好,水質好,長得好,魚苗不容易生病,自然就健康了
疾病在于預防,水溫水質保持好了一般都不會生病,如果生病了,輕微的病一般加溫加鹽消毒換水這樣子就可以治好,病重了比較難治,趁早放棄
純手碼,想到啥就寫啥,難免有些紕漏,后續可能***或補充,有其它問題的歡迎補充,說養魚難其實也不難,但是需要用心,用心但是不要手賤,少折騰,你會發現長得比瞎折騰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