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的形態特征
燕雀
燕雀屬于小體型的鳥類,成年后理想的體長應在14-17厘米之間。幼鳥與雌鳥非常相似。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基角黃色,嘴尖黑色,腳暗褐色。雄鳥繁殖羽額、頭頂、頭側、枕、后頸、背、內側次級飛羽和***飛羽以及最長的尾上覆羽灰黑色,或多或少綴有藍色。肩、翅上中覆羽、大覆羽尖端、腰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小覆羽銹棕色,初級飛羽黑褐色,羽基較淡。尾黑色,外側尾羽具不明顯的淡色斑。頦、喉和上胸銹棕色,下胸、腹、兩脅和尾下覆羽白色,剛換上的新羽上體黑色部分多被有銹色羽端(直到5月才退去)。肩銹色,大覆羽尖端赭色,飛羽和尾羽外翈具淡色羽緣。冬羽額、頭頂到枕藍黑色具藍色金屬光澤,末端羽緣棕黃色,頰、眼周、耳羽黑色,羽端沙棕色,后頸至上背黑色,羽基灰白色,端部羽緣棕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白色;長的尾上覆羽黑色,羽端棕黃色,尾羽黑色,具窄的棕白色羽緣。飛羽黑褐色,初級和次級飛羽除第一枚外,外翈中段具綠黃色狹緣,***飛羽端部外翈具寬的棕紅色羽緣。肩羽和翅上小覆羽基部灰色,羽端橙黃色,中覆羽棕白色,大覆羽黑色具棕色羽端。頦、喉和上胸橙黃色,下胸和腹白色,尾下覆羽白色沾棕、呈棕白至棕黃色,兩脅淡棕色具黑色斑點;腋羽和翼下覆羽淡棕色。雌鳥春夏羽羽色和雄鳥相似,但較雄鳥淡,上體黑色部分被褐色取代,且具淡色羽緣,頭和背部具不明顯的縱紋。秋冬羽羽色和雄鳥秋羽相似,但羽色較暗、不及雄鳥鮮亮。頭頂至上背黑褐色,羽緣暗紅棕色,下背至腰灰白色,尾淺黑色,具白色狹緣。頦、喉沙棕色,上胸暗橙棕色,羽端灰棕色,下胸、腹和尾下覆羽灰白色。
常見的幾種燕魚是什么樣
燕魚品種繁多,有白燕魚、黑燕魚、灰燕魚、云石燕魚、鴛鴦燕魚、三色燕魚、金頭燕魚、玻璃燕魚、鉆石燕魚、熊貓燕魚、紅眼燕魚等等。
給大家介紹幾個常見種類:
1、埃及燕,身體花紋像斑馬一樣,黑白相間;
埃及燕魚又名橫紋神仙魚,整個體色為淺黃色,分布著4道黑色的橫向條紋,像斑馬的紋路一樣。其成體可達15厘米長,是神仙魚中體型最大的一種。
埃及燕
2、墨燕,墨燕通體烏黑;
黑燕魚通體烏黑,如果不開啟魚缸燈,根本看不出來魚缸里這個黑色的陰影是一條燕魚,它漆黑的雙鰭像張開的翅膀,如同一只真正的燕子。
墨燕
3、玻璃三色燕,魚體透明,幾乎能看清內臟。
玻璃三色燕魚一般頭頂是金黃色,下顎是黑色,身體為銀白色,接近尾巴的部位錯落著幾個黑色斑點,看起來像是染了墨一樣。它的身體比較透明,能看得清魚的內臟。
玻璃三色燕
燕魚又稱神仙魚,它們的魚鰭展開,像燕子的翅膀一樣,喜歡成群活動,各色的燕魚在魚缸游動時,像一群靈動的鳥兒,讓魚缸充滿生機。
劍尾魚有什么特征
劍尾魚體長可達10厘米,養在水族箱之中的只有7~8厘米,那么大家知道它們的特征嘛?
劍尾魚有什么特征?如何飼養?
劍尾魚原產于墨西哥,1840年被植物學家卡爾亨利發現命名它體長可達10厘米,養在水族箱之中的只有7~8厘米,雌魚身體呈橄欖色,鰓蓋后有一條深紅色條紋縱貫魚體中部,尾鰭下部數根鰭條延長如劍,背鰭上有許多紅色斑點,疏落有致,優雅美麗。雌魚無劍色彩稍遜于雄魚
紅劍尾魚品種也很多,從眼睛顏色上分為紅眼劍和黑眼劍;從背鰭形態分為髙鰭劍和普通鰭劍;從尾鰭形態可分為燕尾劍和普通尾創,其中以紅眼高鰭燕尾紅劍最名貴。當然,也有的人工培育品種體色并不是純紅,如鴛鴦劍、黃劍、白劍、蘋果劍等。劍尾魚品種雖多但生活習性幾乎完全一樣。
創尾魚的適應能力極強,這一點可以和孔雀魚媲美,只要水溫能保持在20~26°℃,在中性或弜堿性的水中就可正常生活和繁殖。劍尾魚雜食,非常喜歡吃水蚤,鮮活的最好,干的也可。它性情溫和從不攻擊比它弱小的別種熱帶魚,但同種間雄魚會發生追逐,有時還躍出水面。
如何繁殖劍尾魚?
創尾魚繁殖簡單,雌雄區別也容易:雄魚體形相對瘦小,臀鰭延長呈棒狀。養魚箱中發現胎斑明顯腹部膨大的雌魚,立即撈入產仔箱。
產仔箱一般用30厘米×25厘米×20厘米的小型水族箱,事先注入清水,水溫可略高于養魚箱的水溫,并放些枝葉柔軟的水草。為避免母魚吞食仔魚,待其產完后就撈入專設的水箱靜養2~4天恢復體力,之后撈回養魚箱,一般一個月后可再次產仔。劍尾魚6~8月齡性成熟,每胎產仔20~50尾,多者可達100尾。紅劍魚也有返祖現象,有時也會生出橄欖色的劍尾魚
紅劍魚性情活潑好動,體色濃艷血紅,這在熱帶魚中較少見,故常做其他熱帶魚的搭配品種飼養。
劍尾魚的壽命3~5年,當發現魚背部微微隆起,魚活動力弱,即表明已進入衰老階段,應及時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