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兔的護理方法
云南花兔(詳情介紹)
一、定期免疫
云南花兔仔兔斷奶時應注射免疫疫苗,每兔1毫升,隔10天后再注射1次兔瘟、巴氏桿菌、魏氏梭菌三聯苗,每兔2毫升。以后每隔4個月注射1次三聯苗。注射疫苗要做好消毒工作,一兔一針,嚴禁混用,以免人為傳染。
二、定期投喂預防
云南花兔預防用藥要有計劃地科學地定期投喂。預防球蟲病的仔兔斷奶后,每兔每天投喂氯苯胍1片,可連喂45天。預防胃腸炎、腹瀉可在飼料中拌入止痢靈,每天每兔1克,持續使用15~20天。兔飼料中每隔2天拌入喹乙醇,每兔1片,連用15~20天,可預防兔巴氏桿菌病(詳情介紹),尚可促進生長。另外在夏天每隔10~20天投喂1次敵菌凈。
三、定期消毒
每年開春后,云南花兔兔場內外都要徹底消毒1次,以后每隔10天1次。消毒次數視季節而異,一般秋季半個月1次,冬季每月1次。消***劑可選擇百毒殺、菌毒敵、消毒靈、生石灰、氫氧化鈉、來蘇兒等交替使用。
云南大理現珍稀爬行類動物
現場流出畫面顯示,這種動物身軀較小,尾部較長,背部較為寬闊,其鮮艷的色澤極為惹人注目。女子表示,在云南大理州發現這種動物,不知是何種類的動物,女子初步猜測這是某種蜥蜴。
尾較弱而側扁,鰭褶較低。背面棕黑色;頭部、四肢、尾部以及背脊棱和瘰疣部位均為棕紅色或棕黃色。捕食蚯蚓、蜈蚣、步行蟲、蝸牛等。
在云南西部分布較廣,數量也較多,但因其去內臟的干制品而被捕捉;加以人口增長,開發山區,棲息環境日益縮小,也影響其數量,需加以保護。
1989年1月14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與***聯合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Ⅱ級保護動物紅瘰疣螈,其拉丁學名現已被譯為棕黑疣螈。
云南龍蜥
早前***|麗江熱線APP
生物多樣性百科·每日一物
今天
帶大家了解
滇西北爬行類物種
云南龍蜥
Japalurayunnanensis
云南龍蜥
(Japalurayunnanensis)
云南龍蜥為鬣蜥科龍蜥屬的爬行動物。
頭體長75-88mm,尾長165-210mm。體稍側扁。外形上比較明顯的特征是,在眼眶和頸背鬣起點之間有一突出的由鱗片組成的結節;眼下后方有一黑紋達口角處。
該物種已被入列中國國家***2000年8月1日***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NT);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麗江市廣播電視臺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