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魚兒安心繁殖
寵物魚的繁殖對于環境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在對于魚兒繁殖的時候,我們需要創造的條件也更多,下面這幾點條件一定要滿足哦!
水溫要適宜
水溫是魚兒生存環境中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尤其在敏感的繁殖期,水溫的變化也能成為促進魚兒繁殖的一大因素。但不同的魚類,在繁殖期對水溫的要求也不同。
熱帶魚:熱帶魚進入繁殖期后,可以把它們放到相對較涼的水中,過一段時間之后,再移回水族箱內。對熱帶魚來說,突然把溫度降低1~2℃,是能有效促進產卵的一個好辦法。當然,如果你覺得太麻煩,也可以直接往水族箱里加入一些冰塊或者涼水,這樣比較省事。
錦鯉:錦鯉最佳的繁殖水溫在18~24℃,一般經過3~4天就能全部孵化完成。
光照要充足
因為適當的光照,能夠促進魚兒的新陳代謝,加快它們的活動頻率,從而促進繁殖發育。一般情況下,為了彌補家養觀賞魚光照不足,可以采用日光燈延長照明時間。
雖說光照有利于魚兒繁殖,但切莫把魚兒移到陽光下暴曬。繁殖期的魚兒喜光,可它們最喜歡的是散射光和折射光,所以光照一定要適度。
魚兒繁殖的設施要求
魚兒都有自己的產卵習性,有的喜歡把卵直接產到水里孵化,有的喜歡將卵產在沙子里,還有的喜歡產在自己的黏液泡沫中,甚至是水草的葉片上……魚兒產卵的習性各式各樣,對于設施的要求也不同。
添加沙石
在魚兒繁殖期,要在水族箱的箱底鋪設足夠的沙石。因為有些魚兒會自己筑窩產卵,尤其是非洲鳳凰,在繁殖的過程中,雄魚會把沙石一口一口含到嘴里,然后往周圍吐出,直到形成一個跟魚兒大小差不多的窩,雌魚才會把卵產到窩內。
放置裝飾物
適量增氧
在魚兒繁殖期,要適量增氧。因為有些魚兒喜歡吐泡泡來筑巢,然后把卵產到泡泡里面孵化,這就需要水體具備足夠的含氧量,來讓魚兒吐泡沫。
投放人工魚巢
如果飼養錦鯉,在繁殖期還要備好人工魚巢。
當錦鯉到了繁殖期,并出現兩魚伴游的狀況時,就必須在雌魚旁邊投放一個小型的人工魚巢,這樣有利于讓***卵黏附在魚巢上。人工魚巢一般可用水草、棕櫚皮或柔軟無毒的纖維***。
TIPS
魚兒繁育期間,適量添加營養豐富的魚食和活餌也是必不可少的。魚兒吃得好,才能長得棒。那些營養豐富的餌料,能夠促進魚兒***官的發育和性成熟。
實例分析孔雀魚繁殖死胎原因和解決方法
如果死胎的小魚數量很少,并沒有太大的關系;如果是大量,就要引起重視了!
孔雀魚
用一個孔雀魚繁殖過程的實例來分析下小魚死胎的原因,文中觀點雖然有實例輔證,但可能有局限性,供大家交流參考!
繁殖隔離盒內待產的母孔雀魚
所生的小魚大多數為死胎和畸形,并且沒有先后區別,死胎出現在孔雀魚后產的全過程當中。
孔雀魚出現大量死胎和畸形魚
雖然是混養缸,不過水質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泰國斗魚孔雀魚混養90天留影(下)斗魚混養實驗進行時
一天到晚游泳的魚!3分鐘看完孔雀魚繁殖魚苗1天-60天成長變化
好吧,這樣歸納下來問題已經很清楚了,水質和食物沒問題,當然就是養魚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溫度的問題了!
孔雀魚
季節原因,現在白天魚缸水溫在23℃左右,夜間應該20℃左右。本此孔雀魚繁殖出現大量死胎畸形魚的原因就是水溫較低、溫度變化較大。
溫度問題雖然不是孔雀魚死胎的唯一原因,不過也應該是一個重要的需要考慮的因素。如果大家有相同的經歷,在繁殖孔雀魚過程中就要注意做好溫控或者盡量選擇在溫度相對較高并恒定的時候繁殖孔雀魚。
孔雀魚繁殖記錄,一次不算成功的孔雀魚繁殖經歷和失敗原因分析
孔雀魚繁殖注意事項
孔雀魚適應性很強,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2~24℃,喜微堿性水質,pH7.2~7.4,食性廣,性情溫和,活潑好動,屬于上層魚,能和其他熱帶魚混養。孔雀魚易養,但要獲得體色艷麗,體形優美的魚則從魚苗期就需要寬大的水體,較多的水草,鮮活的餌料,適宜的水質等環境。
孔雀魚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經3~4個月飼養便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遲或早與水溫高低、飼養條件密切相關。孔雀魚繁殖時要選擇一個較大的水族缸,水溫保持在26℃。pH6.8~7.4,同時要多種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放入種魚。
待產箱中的溫度應比原水溫高1~2度,箱底放青苔或水草,給小魚設一個避身之處。雌魚產仔后,要立即將其撈出,以免吃掉仔魚。或者要塑料片圍成漏斗狀隔離墻,浸入水中,將產仔雌魚放在漏斗中,使仔魚產出后從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體,雌魚就吃不到仔魚了。
孔雀魚每月產仔一次,視雌魚大小,每次可產10~120尾仔魚,一年產仔量相當多,繁殖時應注意,同窩留種魚不要超過三代,以免連續近親繁殖導致品種退化,使后代魚體越來越小,尾鰭變短。最好引進同品種魚進行有目的遠緣雜交,以防次品種退化,達到改良品種的目的。但孔雀魚壽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第一胎一般產的比較少,大約產10~80尾;第二胎大約產80~120尾。價格幾元到幾十元甚至幾百元1條不等。
孔雀魚在狹窄的區域內會有爭地盤的現象,出現達到導致魚只致死,所以當地方狹小的時候適合單條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