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左右的小孩能吃蟲藥嗎
最好是有癥狀再吃打蟲藥,因為打蟲藥都是有毒的。腸道寄生蟲病人多數沒有什么癥狀,有些可出現以下異常表現:1、孩子常喊肚子痛,尤以臍周部位為多,喜歡揉按,不痛時仍游玩如常;2、孩子夜間睡眠易驚醒、磨牙和流口水;3、在小兒面部、頸部皮膚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圓形或橢圓形斑片,上面有細小灰白色鱗屑,即俗稱的“蟲斑”;4、無明顯原因,孩子的皮膚常反復出現“風疙瘩”(蕁麻疹);5、孩子食欲不振,個別孩子發生偏食或異食,患兒喜歡吃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如紙張、布頭等;6、蟲子在腸道內與小兒爭奪營養,可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導致營養不良和貧血;7、幼蟲移行的時候,可出現咳嗽、胸痛、哮喘、呼吸困難、體溫升高、皮膚瘙癢、血液中嗜酸性白細胞增多等現象;8、腸道中的成蟲可引起寄生蟲性腸梗阻、闌尾炎、腹膜炎等合并癥。
三歲的小孩吃什么打蟲藥
當孩子肚子痛、夜間磨牙、臉上有蟲斑樣皮膚病或面黃肌瘦時,就認為該給孩子驅蟲了。往往未經檢查便盲目給孩子服用驅蟲藥,不見蟲體排出,又再服,這是極為錯誤的。實際上,消化不良、腸炎等疾病也會引起腹痛,上呼吸道感染、牙痛、做夢吃東西也會引起夜間磨牙等現象。
因此,對兒童來說,必須經過化驗大便,弄清體內有無寄生蟲,有哪種寄生蟲,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是很有必要的。盲目自行驅蟲,不僅可使寄生蟲增加耐藥性,給以后驅蟲增加困難,還有可能因為驅蟲不當使蛔蟲竄進膽道引起急性膽道蛔蟲癥。況且常用的驅蟲藥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肝腎功能不好、脾胃虛弱、急性發熱的兒童,更不能隨便使用。
目前常用的驅蟲藥有阿苯達唑(腸蟲清)、甲苯達唑(安樂士)、驅蟲凈等,這些藥的驅蟲譜較廣,家長在使用時應根據孩子的年齡、體重來計算藥量,并要注意孩子是否完全將藥物吞下,如果吐掉了一些,應補充。若藥量不足,就達不到預期的驅蟲效果。
腸蟲清:蛔蟲及蟯蟲病,1次頓服2片(400mg);鉤蟲病、鞭蟲病、糞類圓線蟲病,每次2片,每日2次,連服3日;包蟲病,每日20mg/kg體重,分2次口服,療程1個月,需多次治療。蟯蟲患兒一次服藥后,間隔一周再服半片,以防再感染。12歲以下小兒用量減半。
安樂士:蛔蟲、蟯蟲感染,頓服2片(200mg);鉤蟲、鞭蟲感染,每次2片,每日2次,療程3-4日,第1次治療未見效者,可于3周后再給予第2療程;包蟲病,每日50mg/kg體重,分3次服,療程3個月。4歲以下小兒減半量應用。
總之,兒童用藥須慎之又慎,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盡量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應發生。
小兒打蛔蟲一招
生南瓜籽20粒,去殼搗碎,飯前加紅糖空腹服,一次吃下,第二天蟲子即可隨大便排出。忌食油膩。
兒童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寄生蟲病,夏天感染機會最多。蟲卵進入體內,最后變為成蟲定居于小腸時,一般驅蟲選在秋天,如果發現寄生蟲則隨時驅蟲。孩子肛周肉眼可見的線蟲為蟯蟲的成蟲,夜晚爬到***皺褶處排卵,若用手抓不到,可以用透明膠條將其粘走。2周歲以上的兒童驅蟲首選腸蟲清,服藥當天忌油膩飲食,晚上睡前空腹吃,一次口服2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