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點菠蘿魚怎么養
菠蘿成魚相對不易患病,但是飼養時也很重要,要注意一些問題,否則難以養出好品相的菠蘿。
一是水質。
大菠蘿對水質適應能力較強,不像鸚鵡要求那么高,但是也要注意保持它喜歡的水質才會養出色澤黃艷的魚,大菠蘿喜歡弱酸性軟水,同鸚鵡,注意不要用堿性或硬水養菠蘿,否則菠蘿的顏色會發白,不黃。
二是水溫。
大菠蘿要求的水溫沒有幼魚那么高,從22——30度都可以生長良好,但是要想菠蘿生長快一些的話,還是保持在26度以上為好。
三是飼料。
大菠蘿對飼料的要求沒有小菠蘿那么挑剔,人工顆粒飼料、血蟲、魚卵、蝦、面包蟲、雞鴨***等都肯攝食,而且往往吃得很飽,可以吃很多,但是大菠蘿最愛面包蟲,吃面包蟲也長得最快。
四是發色。菠蘿養到6厘米就要開始注意發色了,不要等養到十幾厘米再來發色就晚了些。菠蘿發色和鸚鵡有所不同。鸚鵡發色是增紅,而菠蘿發色既增紅,也增黃。發色的飼料主要可以用:魚卵(增黃)、河蝦(增紅增艷)、人工增色飼料(如寶增紅)。長期堅持喂魚卵的菠蘿比一般的菠蘿體色要黃,河蝦則對菠蘿的紅眼圈和身上的紅斑紋有很強的增艷作用,一尾十多厘米還不出紅紋的菠蘿,你只要堅持天天喂河蝦,不出一個月,臉部和腹鰭殿鰭就會變得紅艷動人。五是混養:菠蘿屬于溫順的大型魚,注意不要和一些過于兇猛的大型魚(比如羅漢、紅魔鬼)混養,否則菠蘿的鰭會被反復撕裂而無法復原,大大降低觀賞價值。
菠蘿魚愛在水族箱底中下層游動,性情安靜溫和,有挖掘底沙的習慣。 容易飼養,對水質無嚴格要求,喜歡中性潔凈的老水,適宜水溫為23~28℃。不挑剔餌料,食量大,水溫最好控制到26℃,氣候變化時容易患病,癥狀是是尾部變的不透明,就象是蒙上了一層霧狀物質,這時需應該稍微提高溫度(最好不用換水的方法),可以放入些土霉素溶液,該魚喜鹽,每月應定期在水中加一定數量的食鹽,這樣魚的色彩會更加艷麗,公魚鰓蓋上有明顯蛇紋、頭部有少許突起,母魚鰓蓋上蛇紋較少。
公的體形比較大一些嘴上在成熟的時候會有紅色的花紋母魚就沒有花紋體色較淺
黃金菠蘿魚可以混養嗎???
可以的。可以和地圖魚,銀鯊,虎頭鯊,金鼓魚,銀鼓魚,紅寶石等,都是比較好養的中型熱帶魚,性情都比較溫和,養在一起都不會打架的。
金菠蘿魚,Cichlasoma severum,慈鯛科麗體魚屬。成魚體長20~25cm,厚側扁形,側面觀橢圓形,口裂較小,體色為橙色,鰓蓋上布滿紅色小點,喜歡弱酸性至中性水質,適宜水溫25~30℃,偏動物性的雜食性,喜歡底棲無脊椎動物如水蚯蚓、搖蚊幼蟲之類,主要分布于巴西、圭亞那境內,亞馬遜流域。
菠蘿魚是屬于什么種類?
產地: 產于圭亞那、亞馬遜河流域
食性: 喜食活餌、切碎的蚯蚓等。
習性: 性格較溫順,對水質要求不嚴,要求寬大水體和砂石、水草的環境,愛在水下層游動。一般情況下性情溫和,但在饑餓或繁殖等需要大量營養時,也會襲擊小魚,宜和體型較大的魚混養。
繁殖: 雌雄魚自擇配對,不可強迫,因此繁殖較難。6月齡左右,體長13厘米以上的菠蘿魚性腺成熟良好,繁殖期的雄魚體色比雌魚艷麗,并有紅色斑點和菠蘿紋。繁殖水溫28°C,硬度9—11度,寬大水體,但無需砂和水草,有光滑石塊附卵就行。產卵300粒以上,2—3日孵出仔魚,親魚有護幼習性,不用撈出。
菠蘿魚屬大型卵生熱帶魚種之一,體形大,體長可達20厘米,眼大,有黃綠帶紅的光澤,口小,嘴端有紅色斑點,從背鰭末端至尾部有一深色橫條紋,豎著與菠蘿紋相似,故名菠蘿魚,又名新藍頭、新藍火口魚、西付羅魚、斑眼花鱸等,變異種有白菠蘿、藍菠蘿、草菠蘿、紅眼金菠蘿等。菠蘿魚的體色多變,隨年齡增長而變成淺黃色、古銅色、橄欖綠等,雄魚較雌魚色彩更為艷麗。
菠蘿魚平時性情溫和安靜,在植有水草的魚缸中游弋,顯得非常斯文優雅,可是在餌料不足時,也會因爭食等原因襲擊小魚。在繁殖期雄魚變得十分兇殘,會對它不喜歡的雄魚突然襲擊,甚至追咬致死。菠蘿魚與一般觀賞魚不同,在繁殖配對上,要求自由戀愛,先建立感情,如雄雌能親切和睦相處,繁殖成苗有十分把握,如相互間不理甚至發現不睦現象時,應立即撈出,以免發生傷害。所以在菠蘿魚的配對上最好先將十余尾魚從小養在一起,陸續挑選彼此感情好的配對成親。
菠蘿魚體質強壯,適應能力較強,可使用較寬大的小族箱飼養,喜有沙石、水草的環境,愛在水的下層活動。食量大,食性雜,愛吃動物性餌料,如小蚤、線蟲、切碎的小魚等。適宜的飼養溫度為20℃,每日換五分之一的新水,并保持充足的光照,以利生長。繁殖期雌雄很好辨認,雄魚體色特別鮮艷,紅色斑點和菠蘿紋特別明顯,背鰭和臀經雌魚尖。繁殖用缸以80厘米×40厘米×30厘米為宜,缸中應放置一塊表面光潔平滑的石頭供產卵用,選用15厘米以上身體健壯的親魚進入繁殖缸。應在缸水中注入小量蒸餾水以促使發情。繁殖期水溫以保持26℃至28℃為宜。每次可產卵300—500枚,***卵在三晝夜左右可孵出仔魚,再經4天,仔魚可自由活動,20天左右可進入正常管理階段。6月齡體長可達15厘米,開始進入性成熟期。在整個繁殖期親魚的最大特點是不僅不會吞食魚卵,且始終在旁守護,故從孵化到仔魚成長,親魚不必撈出單養。
Amy 回答時間 2008-05-29 15:22
怎么養菠蘿魚?
根據其體色不同,可分為金菠蘿魚(體呈淡金黃色)、紫菠蘿魚(體色為淡紫色)。五彩菠蘿魚(背部及背鰭、尾鰭呈艷藍色,腹部呈棕紅色)。菠蘿魚愛在水族箱底部游動,性情安靜溫和,對水質無嚴格要求,喜歡中性水,適宜水溫為23~28℃。發情期性情變得暴躁,富攻擊性,可單獨飼養。卵生,對配偶要求苛刻。應從小群養,使其自然配對,挑感情融洽、配對穩定的作親魚。繁殖水溫以26C左右為宜,鱉殖箱里應放一塊平滑的石頭或置一花盆,先將選好的雌魚放人,待它用嘴清洗出一塊產卵地后再將雄魚放入。經追逐,雌魚將卵產在清洗好的產卵點上,雄魚隨后***。***卵為粘性;產卵后親魚有護卯行為,每對親魚每次產卵1000粒左右。***卵經60小時孵化,此時可將親魚撈出,再經60小時左右仔魚可游動、攝食。一年可達性成熟,每年可繁殖多次。原產于圭亞那、巴西、委內瑞拉。金菠蘿體長可達到18-20cm。橢圓形,體色金黃,頭部有紅色花紋。眼大,口小,眼虹膜呈金紅色。背鰭末端之間有一垂直的黑色條紋。雄魚體側有紅色小點組成的縱條紋,呈菠蘿紋狀排列;雌魚體形略小于雄魚,色彩稍呈淡白色。金菠蘿對水質的要求不是很嚴,最適合生長于水溫為20-25攝氏度,PH 7-7.2。愛在水族箱中底部活動。平時性情安靜溫和,但在發情期和極度饑餓時性情變得暴躁,具有攻擊性。喜好吃紅線蟲、水蚯蚓。成魚最好以血蟲或水蚯蚓喂養。如只喂水蚤等小型魚蟲,會使其營養不良,發育遲緩,導致成為僵魚。所以,一旦長至4cm以上,一定要喂以大型魚蟲。
金菠蘿親魚性成熟一般約為6個月,視其發育而定。一般情況只要正常喂養,幼魚長至六個月就可以成為親魚。 金菠蘿屬于麗科,所以如果要選擇,最好從幼魚時開始成批喂養。一般選擇一至二個月的同窩魚十至二十條。等其成為成魚時,會自動配對。如強行放入一對,雖也會成功,但產量不是很高。菠蘿魚是卵生魚類,水溫繁殖以26攝氏度左右為宜。當見兩條金菠蘿在一起舔食花盆時,可將它們單獨飼養。在40×30的水族箱內放置一只長腰型花盆。水質弱酸性呈中性軟水。此時要增加親魚的喂食。等魚產卵時,雌魚首先清洗用于產卵的巢床,然后產卵。雄魚隨后跟上***。***卵為粘性。產卵時間大約維持30分鐘,結束后,雙親會護卵。過24小時后,可移去親魚,進行人工孵化。因為一旦水質不對,親魚有可能將卵吃光。在移去后,可用小型氣泵在繁殖缸內增氧。讓水流輕微的流動,來代替親魚。成熟的親魚首次產卵比較少,約100-200,10至15天后,親魚將會進行第二次產卵,以后每約10-15天產一次。但應注意的是,一對親魚連續產卵三到四次后,可將雙親分開單獨飼養兩周,以此來增強親魚的體質,補充營養。魚卵在28度的水溫中,約60小時左右可見小魚搖動尾巴,3至4天后,幼魚開始游動。此時,可喂以小型魚蟲,少吃,多喂。這時也不可以換水。待其長成魚型時,可少量換新水。
菠蘿魚的品種幾種?如何喂養?
菠蘿魚又名新藍頭、新藍火口魚、西付羅魚、斑眼花鱸等,變異種有白菠蘿、藍菠蘿、草菠蘿、紅眼金菠蘿等。菠蘿魚根據其體色不同,可分為金菠蘿魚(體呈淡金黃色)、紫菠蘿魚(體色為淡紫色)。五彩菠蘿魚(背部及背鰭、尾鰭呈艷藍色,腹部呈棕紅色)。
菠蘿魚魚體扁平寬大,尾鰭圓形。魚體呈淺黃綠色,頭部顏色較深,吻端有小紅斑點。背鰭未端之間有一垂直的黑色條紋,雄魚體側有紅色小點組成的縱條紋,呈菠蘿紋狀排列。雌魚體側有檢向暗褐色條紋,這些條紋會隨著魚的生長而逐漸消失,只剩下尾柄基部的一條。雌魚體上斑點較少,色彩也較淡。雄魚背鰭、臀鰭未端較尖。
菠蘿成魚相對不易患病,但是飼養時也很重要,要注意一些問題,否則難以養出好品相的菠蘿 。
一是水質。菠蘿魚對水質適應能力較強,要注意保持它喜歡的水質才會養出色澤鮮艷的魚,菠蘿魚喜歡弱酸性軟水,注意不要用堿性或硬水養菠蘿,否則菠蘿魚的顏色會發白。
二是水溫。菠蘿魚從22——30度都可以生長良好,保持在26度以上為好。
三是飼料。菠蘿魚對飼料的要求不挑剔,人工顆粒飼料、血蟲、魚卵、蝦、面包蟲、雞鴨***等都肯攝食,而且往往吃得很飽,可以吃很多,但是菠蘿魚最愛面包蟲,吃面包蟲也長得最快。
四是發色。菠蘿魚養到6厘米就要開始注意發色,菠蘿發色既增紅,也增黃。發色的飼料主要可以用:魚卵(增黃)、河蝦(增紅增艷)、人工增色飼料。長期堅持喂魚卵的菠蘿魚比一般的菠蘿魚體色要鮮艷,河蝦則對菠蘿的紅眼圈和身上的紅斑紋有很強的增艷作用。
五是混養:菠蘿魚屬于溫順的大型魚,注意不要和一些過于兇猛的大型魚(比如羅漢、紅魔鬼)混養,否則菠蘿的鰭會被反復撕裂而無法復原,大大降低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