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融合術的手術步驟、術中注意事項
將腓骨的脛側面鑿或粗糙面,切除距、腓骨對應的軟骨面,在脛骨的外側鑿一與腓骨下段相應的淺骨槽,并自其下段刮除部分小塊松質骨,備作填充融合面的殘余間隙。然后,由專人保持踝關節于功能位(屈曲90°、中立位,注意防止內、外翻或內收、外展)。將腓骨復位,嵌入脛骨骨槽內,在將踝關節上下加壓、使脛距關節面緊密接觸后,用2~3枚螺釘內固定腓骨干于脛骨及距骨上。在關節間隙及植骨縫隙中用松質骨填充。松開止血帶,徹底止血后逐層縫合。
做過踝關節融合術的人進來下
我是16年從三樓摔下,導致雙腿骨折,踝關節粉碎性骨折,一開始選擇保守治療,以為可以恢復,一年以后關節走路疼痛難忍,最后還是決定了做融合,也可以選擇換假關節,但是假關節只能管十幾年,一旦做了融合,之后的人生就沒有跑這個字眼了,因為那是死關節了,固定在一個功能位,但是又必須得做,如果不做,一輩子走路都會疼痛
三關節融合術
足三關節融合術是指跟距、跟骰、距舟3個關節的融合手術。術后踝關節仍保持有活動度。手術目的是穩定足部關節,矯正畸形,并恢復其功能。由于這3個關節面位于兩個互相垂直的平面上,采用不同的楔形切除,可以矯正足的跖屈、仰趾、內翻、外翻、內收、外展或高弓畸形;兩個平面的聯合楔形切除,就可以對上述的各種聯合畸形作三維矯正。足的畸形種種不同,程度不一,因此,三關節的切骨程度、固定方法也各不有同。術前應充分研究,對不同的畸形作出不同的設計;術中還應根據發現的情況,隨時調整,才能收到滿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