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養魚類的最佳比例怎樣?
作者對草魚和其他吞食性魚與濾、雜食性魚的混養比例作過長期反復的研究和生產實踐,證明只保證主養的吞食性魚吃飽,排除任何塘泥和殘剩飼料提供營養的情況下,吞食性魚帶養濾食性魚的能力是其重量的15%,即吞食性魚與濾食性魚混養重量比例是100:15;與雜食性魚比例是100:10。如有塘泥和殘剩飼料則兩比例分別是100:20和100:15。關于鰱與鳙、草魚與鳊或團頭魴、青魚與鯉等的混養比例在第85題中已介紹。
養殖的模式介紹,魚類養殖可以怎樣混養
你好,很高興為你答題,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這個還要根據你的水質和環境來定的,不過一笛般來說,合理搭配放養比例魚種放養搭配比例目前尚無嚴格規定,從大多數經濟效 益好的養殖模式看,以畝產成魚400公斤為例,其放養搭配比例為:白鰱450尾、35.5公斤;鳙魚40尾,4公斤;草魚60-80尾,15-20公 斤;鯉魚20尾,1公斤;團頭魴50尾,2.5公斤;鯽魚100尾,3公斤; 青魚6-8尾,4公斤。這種放養搭配雖然優質魚比例不高,但魚種成本低,投 資風險小,養成優質魚的個體大,增重倍數較高,效益較好。也可將這一模式改 為以優質魚為主,草魚數量增加到100尾以上,團頭魴增加到150尾以上, 白鰱降至350-400尾。這種模式的特點是投入較高,效益較高。
四大家魚成魚養殖池如何混養?
(1)混養原理:這種養殖模式主要適合于一般的常規成魚養殖,根據各種魚類的食性和棲息習性不同進行搭配混養,是一種比較經濟合理的養殖方式。成魚塘一般小雜魚類較多,是翹嘴紅鲌的適口鮮活餌料,混養翹嘴紅鲌后有利于逐步清除小雜魚,減輕池中溶解氧消耗、爭食等弊端,同時可增加單位產量。
(2)池塘條件:池塘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水深為1.5米以上的成魚養殖池塘。
(3)放養時間:翹嘴紅鲌善于跳躍,鱗片疏松,難以運輸,容易受傷。因此,魚種放養應與其他魚種同時進行,以冬放時間為好,一般在元旦、春節前后放養,放養時應用藥物殺菌消毒,主要防止水霉感染,一般用食鹽或抗水霉魚藥即可。
(4)放養模式及數量:魚種規格一般要求15~20厘米以上,混養比例10%~15%,約每畝30~50尾,可產翹嘴紅鲌商品魚20~35千克。
(5)飼料投喂:根據放養量池塘本身的資源條件來看,一般不需投餌,混養的翹嘴紅鲌以池塘中的野雜魚和其他主養魚吃剩的飼料為食,如發現魚塘中確實餌料不足可適當投喂。
(6)日常管理:
①每天堅持早晚各巡塘一次,早上觀察有無魚浮頭現象,如浮頭過久,應適時加注新水或開動增氧機,下午檢查魚吃食情況,以確定次日投餌量,另外,酷熱季節,天氣突變時,應加強夜間巡塘,防止意外。
②適時注水,改善水質,一般15~20天加注新水一次,天氣干旱時,應增加注水次數,如果魚塘載體量高,必須配備增氧機,并科學使用增氧機。
③定期檢查魚生長情況,如發現生長緩慢,則須加強投喂。
④做好病害防治工作,魚體下塘前要用3%的食鹽水浸浴10分鐘或用防水霉的藥物浸浴。5、7、9月用殺蟲藥全池潑灑各一次,防止寄生蟲侵害;在正常情況下,如2~3天大幅度減食,應用殺蟲藥全池潑灑,殺滅水體寄生蟲。
(8)放養優點:這種模式在各地普遍采用,尤其適合于中小型養殖戶,優點是管理方便,不影響其他魚類生長,技術要點是常規魚種放養時規格要求大一些,夏季高溫期間要適時開啟增氧機,以防魚類泛池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