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是怎么呼吸的
魚是一種水生的冷血脊椎動物,用鰓呼吸,具有顎和鰭。現存魚類可分為兩個主要族群:軟骨魚類(如鯊魚等)和 硬骨魚類(線狀鰭和波狀鰭的魚類)。這兩種族群的魚類都首先出現在泥盆紀早期。線狀鰭魚中較進階的一群稱為硬骨魚,在侏羅紀時開始進化,到了今日,已變成數量最多的魚類。另外也有數種已絕種的魚類。
魚在水里怎么呼吸的?氧氣哪里來?
氣體溶解度通常指的是該氣體①(其壓強為1標準大氣壓即1.01×105帕)在一定溫度時溶解在1體積水里的體積數。例如,在0℃時,1體積水里最多能溶解氧氣0.049體積,20℃1標準大氣壓時,氧氣的溶解度是0.031。所以在0℃和20℃時,氧氣的溶解度分別0.049和0.031。
氧氣在水中也是存在的,只是不是非常多,可以在魚的鰓中擴散進入毛細血管,供魚呼吸。呼吸并不需要那么多氧氣,人肺的氧氣只有很少一部分進入血液,呼出的空氣中還是有1/5的氧氣。而魚在呼吸時對氧氣的吸收率比較高吧。
魚是怎么在水中呼吸的? 注:(簡單點)
有種氣體叫做氧氣,是我們生活所必須的.
氧氣會溶解在水里,魚靠鰓呼吸水中回的氧氣,因為魚沒有肺,不能在答空氣中呼吸,就像我們沒有鰓,不能呼吸水中的氧氣一樣;魚也不能呼吸空氣中的氧氣.
離開氧氣,不只我們會死,魚也會死的.
魚的腮只能在水里呼吸,它可以透析水中的氧氣,人的肺是個空腔,可以通過肺泡將身體內部的無用氣體和外界的氧氣進行氣體***.
魚在水里怎么呼吸
魚主要是用鰓呼吸,水流從口流入及有鰓孔流出,在不斷通過鰓的時候進行氣體***。因此魚鰓有著特殊結構。魚一般有5對鰓弓,內緣是鰓耙、外側2個比列的鰓片,鰓片由無數的鰓絲排列構成,每條鰓絲又生出許多突起的鰓小片,鰓小片由2曾細胞組成,有著豐富的微血管,是氣體***的場所。相鄰的鰓小片交錯嵌合,水在其中對流,保證了血液與水之間的最大氣體***量。 當魚離開水后鰓絲和鰓小片就彼此粘連,呼吸面積大大減小,無法補充充足的氧氣,且鰓絲暴露在空氣中,因水分蒸發引起鰓絲干燥,破壞了鰓的結構,使其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魚在水中怎么呼吸丨
魚類可以在水中呼吸,吸取溶解在水中的氧氣,但它們不能直接吸取空氣里的氧氣,因為魚類的呼吸器官是鰓。
魚類的鰓生在頭部,一般都由鰓蓋覆蓋(鯊、鰩類例外)。鰓由梳子一樣緊密排列的鰓絲組成,鰓絲兩側排列著突起的鰓小片,鰓小片上密布著微血管。因此,魚類的鰓一般都顯紅色,這就是鰓小片上微血管的顏色。人們可以從鰓的鮮艷程度,來判定魚是否新鮮。當水通過鰓絲時,鰓小片上的微血管攝取水中溶解的氧氣,同時把體內的廢氣棗二氧化碳排出。因此,水從鰓裂流過,魚就可以不斷地進行呼吸。平時,我們看到魚在水里不斷地把口張開,以為魚在吃東西,其實,魚吃食物是和呼吸同時進行的,水和食物一起進入口中,而水從鰓孔流出,食物卻被鰓耙擋住咽入消化器官。
采納我的回答為滿意答案哦
魚是怎么呼吸的?
魚的呼吸器官是鰓,位于口咽腔兩側,由鰓弓,鰓耙,鰓絲組成。每一條鰓小片的兩側又生出許多突起為鰓小片,能增大與水的接觸面,提高氣體***效率,中間分布著大量的微血管,是血液與水環境進行氣體***的場所。此外還有的魚類可以通過其他器官呼吸,如:皮膚(彈涂魚),腸管(泥鰍)及氣囊(肺魚)等。
魚是靠腮呼吸的,魚腮上有許多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的管壁很薄,氣體容易滲透進去。當魚吸水時,水中的氧氣就跟水一起從它們的嘴進去,當水經過魚腮片時,水中的氧氣就滲到魚腮的毛細血管里。魚身體里產生的二氧化碳也從魚腮片排到水中。魚腮就這樣起著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