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訓練八哥鳥?
冬季注意保暖
八哥與鸚鵡都是能夠學會說話的鳥兒,除了平時耳濡目染之外適當地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不正確的訓練方法會使得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掌握正確的方法至關重要。此外平時也要注意飼養方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錯誤,防止八哥鳥患病。
一、八哥鳥外型特征
1.八哥鳥身材
成熟的八哥鳥全長可達27公分,而尾巴比較短,可以達到7.8公分,八哥鳥是屬于小到中型的陸棲型鳥類,頭頂有著尖長羽毛形成的巾幘,看起來就如同皇冠一般。
2.八哥鳥被毛
普通八哥都呈黑色,上體的一些部分則呈褐色,初級飛羽基部和初級覆羽為白色,形成大型白色翼斑,尾羽黑色,而***為灰黑色,尾下覆羽黑而具白端,乍看之下十分與眾不同。
3八哥鳥名字的由來
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澤,兩邊的翅膀都有白斑,飛行的時候看起來特別明顯,從下面就好像看到八字,所以才稱之為八哥。
二、八哥鳥的生活習性及飼養
1.八哥鳥比怕冷
由于八哥鳥是產出于中國南部及中南半島,是典型的東洋界鳥類,所以生性比較怕冷,所以在冬天飼養八哥則要特別細心照料,對他它們要做好徹底的防寒保暖,才能養出健康的八哥。
2.引起頭上掉毛的相關原因
在夏天時,因為氣候的變化,八哥鳥會發生掉毛的情形,此時是八哥鳥的換羽期,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吃太多油性食物和攝取過多鹽分也會掉毛,所以要特別注意掉毛情形。
訓練環境不宜嘈雜
3.飲食問題
八哥鳥屬于群居動物,而且為雜食性動物,經常攝取各種食物的種子、蔬菜莖葉等,還有一些小蟲,像是田螺、小昆蟲等,各占一半的比例。
4.八哥鳥有哪些天性
八哥鳥性情溫馴,容易接近人,而八哥的消化力極強,食量非常大,吃的東西簡單所以并不難養,能簡單的模仿人話,這是他最獨特的地方,也是最討人喜愛的特點,但是也要注意采用正確的方法。
三、怎么管理***八哥鳥
1.怎么教它們說話
幼羽至成羽期是它們學說話的好時機,早晚在它空腹的時候教最好,周圍的環境最好不要太嘈雜,訓練要從簡到難,一開始就說簡單易讀的詞語即可,等到它念出來的時候就給它獎勵,這樣就能訓練出討喜的八哥了。
2.有會說話的老鳥可以帶著它說話
用已經學會說話的老鳥來教是最迅速的,如此一來就好像照鏡子般,可以讓八哥看看老鳥是如何發音的,這樣效果必定比自己教它來的好,而且經常相處在一起,老鳥說話八哥也能聽到有一個固定的條件刺激。
3.不要隨便變更籠內擺設
越聰明的動物就越敏感,八哥同樣是如此,它們善于觀察周遭的變化,在飼養時,除非必要,不然不要隨便變更籠子內的擺設,這樣會使八哥的警戒力提升,會緊張的大叫,而且會處于不安的狀態。
八哥是一種鳥,為什么起名叫八哥?
八哥屬雀形目椋鳥科。學名為鴝鵒,別名有許多,如鸚鴝、寒皋、華華、鸜鴝等,八哥是俗名,但這一名稱卻日漸取代了鴝鵒,即使是在非常專業的鳥類學書籍中也常使用八哥這一名稱。八哥是我國華南和西南諸省常見的留鳥。八哥的羽毛雖不很艷麗,但容易飼養,又善于模仿他鳥的鳴聲,學人語,還能仿效喇叭聲,歌聲悅耳,音調又富有旋律,深為人們所喜愛。
一、形態特征
八哥雌雄同形同色,極不易區分。八哥體長約25厘米左右,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澤,嘴和腳都是黃色。額前羽毛聳立如冠狀。兩翅有白色翼斑,飛翔時更明顯,從下往下觀看,左右的白色紋形成八字,八哥則由此得名。八哥的眼、嘴和腳均為黃色,具有冠羽,這是區別于烏鴉的明顯之處。
二、生活習性
野生八哥生活在山林、平原、村落,有時在城市也可見到。除繁殖季節外,多成群活動,常棲息在大樹上,或成行站立在屋頂上。于清晨聚集高處,喧噪一番后便分散活動,至翌日又在原處聚集,這是八哥的一個典型特殊性。晚上,它常與椋鳥、烏鴉混群共棲。八哥春末夏初開始營巢繁殖,營巢要求不高,無一定場所,樹洞、屋檐、房縫、廢煙囪或其他鳥的棄巢處均可營巢,卵呈藍色,非常好看,每窩產卵5~6個,一年可繁殖2~3次,因此繁殖期可延至炎熱的夏天。八哥的鳴聲嘈雜無韻律,但極善仿其他鳥的鳴聲音調,所以鳴聲有時多變。
八哥性情溫馴,容易接近人,撲籠撞籠極少。修舌后,能模仿說簡單人語,這是該鳥的一大特殊性。八哥吃雜食,包括蝗蟲、蚯蚓、甲蟲、蠅蛆,以及樹的果實、植物種子等,因此較容易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