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隨著最近在網絡上一起學貓叫的音樂視頻火的一塌糊涂,貓其實是可以分家貓野貓二種的,據資料記載,家貓跟隨在人類身邊已有三千五百年的歷史了,為什么要說是跟隨而不是馴化呢?因為到今天為止都沒有人敢說能把貓馴化的服服帖帖,像狗狗一樣那么服從命令,聽從指示。而面對難以完全馴化的貓咪,大多數人就會問了,自己養寵物貓會對主人會對主人產生感情嗎?
小編就說一下自己家養貓的事例,在七八歲的時候,家里非常有緣的養過一只貍花貓,小小的,養了差不多將近十年,之后是衰老而導致器官生病而死掉了,小編老家在農村,一開始養貓的初衷就是為了捕捉老鼠,畢竟貓叫一叫,老鼠都得抖三抖,給我留下最大的一些印象是,貓特別不好動,尤其是冬天,大便小便排完喜歡用東西埋起來,吃完東西或者睡覺起來,肯定會用前肢沾著口水擦臉,天熱的時候喜歡窩在有熱氣的地方,比如灶臺邊,火爐火盆旁邊,晚上還喜歡上床跟人睡覺,要是說沒感情,小編覺得是過于武斷的說法;有時候出遠門回來了,貓咪還會在門口接你,順帶喵喵的叫上幾聲,每年到了夏天晚上出去田間捉青蛙的時候,家里這貓也會跟上幾里路在田頭的路邊等著,然后再跟著走回來。這些其實都是可以佐證貓咪內心也是富有感情的。只是它們都比較內斂,不輕易表達。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去培養與貓咪之間的感情呢?
從大多數默哀的習性來觀察,其實它們也是特別喜歡玩耍的,比如一個毛線球都能玩一個下午,所以小編覺得首先就要拿出時間來陪它們玩游戲,自己做的一些工具,或者商店買的專業逗貓玩具,有事沒事可以逗逗貓,注意觀察貓的情緒變化,邊玩耍邊跟它說說話,給它起個比較好聽但又容易記住的名字。
平常看到貓了,下意識的可以輕輕去撫摸它一下,假如它喜歡的話一定會發出咕嚕嚕的聲音,這就意味著它很開心很樂意你這樣做,撫摸時注意部位和力道。然后就是在吃的方面要對它們好點,家里備好充分的貓糧,跟貓說話時也需平緩和氣的說,切記大喊大叫,不然貓會對你產生警惕心而疏遠的關系。
所以說,飼養的好的貓咪肯定會對主人有一定的感情,而這感情是要靠雙方去共同維護去促進的,投入了才會有回報嘛,用真心了才會得到對方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