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魚都趴在缸底怎么回事?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一般來說都是正常情況. 除非買回來的魚就有病. 剛買回來的魚要有一段時間來適應新環境..會不愛游, 不吃東西等現象,都屬于正常的!!., 還要看你買的什么魚, 一般來說給它們幾天適應環境的時間,然后慢慢試著給它們東西吃, 一旦開食了,就好了!,, 沒事的..耐心!
魚兒老是趴在缸底是怎么了?
如果魚無體型消瘦、體表潰爛的癥狀的話,這應該是懷孕臨產的預兆,持續觀察兩天,請把溫度升高到28度,保持恒溫,讓其安靜,投遞大塊鵝卵石或者水草讓其躲避或加蓋子防跳缸。
如果并未生產,那就可以按一下的方式排查:
1、消化不良
慢慢的魚兒會度過適應期,餓了好久終于有了食欲,此時我們往往會犯這樣一個錯誤:看到魚兒終于開始吃食,恨不得多喂點,于是乎手一抖就喂多了,魚兒吃的太撐就容易得消化不良,躲在水底慢慢消食。
2、水溫
過低的水溫會影響魚兒的食欲,特別是混養缸,不同魚類的最佳水溫不同,就會導致某些魚吃的很飽而有些卻基本不進食,也就沒有力氣游來游去了,而且水溫過低容易誘發水霉病。
3、中毒
如果是夏天,光照充足溫度控制不好的話,水體營養過剩容易滋生藻類,過多的藻類很有可能分泌一些有毒物質麻痹了魚兒的感官和神經,魚兒自然就集體趴窩了。
擴展資料:
觀賞魚常見的疾病及治療方法:
1、爛鰭病:病魚各鰭邊緣呈乳白色腐爛狀,鰭條殘缺不全。防治方法:可選用1克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溶于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0~20分鐘。也可選用0.1克高錳酸鉀,溶于十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0分鐘。
2、小瓜蟲病(白點病):病魚鰭條和鰓上有白點狀的囊泡,嚴重時全身皮膚和鰭條布滿白點和覆蓋白色黏液。 防治方法:用4%~5%食鹽浸泡15~20分鐘。
3、水霉病:病原體是絲水霉,病魚體表或鰭條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狀的菌絲,又稱白毛病。多在秋末早春季節發病。治療方法:用3%~5%食鹽浸泡20~30分鐘或用氯制劑和碘制劑浸泡。
參考資料:觀賞魚-百度百科
魚一直趴在缸底不動的可能原因:
1)睡覺;
2)魚鰾炎癥;
3)吃多了;
4)水質惡化(中毒)造成的麻痹。
測水的ph值當然用ph試紙,這是最準確、簡單、有效的辦法。
擴展資料:
1、觀賞魚是指具有觀賞價值的有鮮艷色彩或奇特形狀的魚類。它們分布在世界各地,品種不下數千種。有的生活在淡水中,有的生活在海水中,有的來自溫帶地區,有的來自熱帶地區。有的以色彩絢麗而著稱,有的以形狀怪異而稱奇,有的以稀少名貴而聞名。在世界觀賞魚市場中,通常由三大品系組成:即溫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
2、溫帶淡水觀賞魚主要有紅鯽魚、中國金魚、***錦鯉等,它們主要來自中國和***。紅鯽魚的體形酷似食用鯽魚,依據體色不同分為紅鯽魚、紅白花鯽魚和五花鯽魚等,它們2主要被放養在旅游景點的湖中或噴水池中,如上海老城隍廟的“九曲橋”、杭州的“花港觀魚”等。
3、中國金魚的鼻祖是數百年前野生的紅鯽魚,它最初見于北宋初年浙江嘉興的放生池中。公元1163年,南宋皇帝趙構在皇宮中大量蓄養金鯽魚。金魚的家化飼養是由皇宮中傳到民間并逐漸普及開來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