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哥犬的外形特征有哪些
八哥犬的特點是中小型,結構緊湊,比例好,口吻輪廓硬。理想的體重范圍是14磅或者18磅左右。狗的比例大致類似于正方形,尾巴卷起來緊緊貼著臀部。
八哥的骨頭粗,前肢直,中等長度。從右后方看,兩條后腿平行。后肢肌肉伸展,膝關節輕微彎曲,跗關節自然下垂,跖骨短而直。腳趾圓而結實,腳趾像貓腳一樣彎曲。
八哥狗的頭比較大,比較重,額頭也不往后縮。它的眼睛又黑又很大,突出又醒目。它的眼睛里充滿了和平和渴望。興奮的時候,它的眼睛里充滿熱情,耳朵很細很小,摸起來很柔軟,像黑色的天鵝絨。
八哥的毛很漂亮,光滑柔軟,短而有光澤,不硬也不毛,摸起來很舒服。顏色為銀色、杏黃或黑色。銀色或杏黃色應清晰,與其他顏色條紋和面部顏色形成強烈對比。清晰的標記。口吻或面部、耳朵、耳朵、拇指斑、前肢菱形斑和背部斑紋的顏色可能是黑色。臉的顏色應該是黑白的。
八哥狗是方形的,因為它的引導方向好,腳踝結實,腳踏實地。中趾向前,后軀有力,膝關節和關節不向內或向外,后腿和前腿在一條直線上。
八哥與鸚鵡的區別
寵物:八哥妹妹1歲問題描述:八哥與鸚鵡的區別,第一、雖然八哥和鸚鵡都是屬于鳥類,但八哥只有一個品種、三個亞種,而鸚鵡的種類繁多,大概有358種。第二、八哥的體長一般在23-28cm左右,通體黑色、前額有冠狀的羽簇、翅膀有白色翅斑、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鸚鵡的體長、顏色、形態特征則與其品種有關,存在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形態特征等。第三、八哥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地帶,而鸚鵡主要棲息于各個熱帶森林。
八哥品種簡介及形態特征
八哥(學名:Acridotherescristatellus):外形大小和家八哥相似,體長23-28cm。通體黑色,前額有長而豎直的羽簇,有如冠狀,翅具白色翅斑,飛翔時尤為明顯。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嘴乳黃色,腳黃色。
八哥鳥
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次生闊葉林、竹林和林緣疏林中。以蝗蟲、蚱蜢、金龜子、蛇、毛蟲、地老虎、蠅、虱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谷粒、植物果實和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八哥在中國南方的種群數量較普遍,既是重要的農林益鳥,也是頗受歡迎的籠養鳥。它能模仿其他鳥的鳴叫,也能模仿簡單的人語,在國內廣被人們籠養,而且被引種到菲律賓和加拿大等地。
中文學名:八哥
拉丁學名:Acridotherescristatellus
別稱:黑八哥、鴝鵒、寒皋、鳳頭八哥、了哥仔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鳥綱
亞綱: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亞目:鳴禽亞目
科:椋鳥科
屬:八哥屬
種:八哥
亞種:3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66
英文名稱:CrestedMyna
形態特征
八哥通體烏黑色,矛狀額羽延長成簇狀聳立于嘴基,形如冠狀,頭頂至后頸、頭側、頰和耳羽呈矛狀、絨黑色具藍綠色金屬光澤,其余上體綴有淡紫褐色,不如頭部黑而輝亮。兩翅與背同色,初級覆羽先端和初級飛羽基部白色,形成寬闊的白色翅斑,飛翔時尤為明顯。尾羽絨黑色,除***一對尾羽外,均具白色端斑。虹膜橙黃色,嘴乳黃色,腳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78-150g,♀82-130g;體長♂221-277mm,♀210-261mm;嘴峰♂16-26mm,♀16-25mm;翅♂112-151mm,♀112-140mm;尾♂63-90mm,♀70-91mm;跗蹠♂37-41mm,♀33-43mm。